最新网址:www.xianqihaotianmi.org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卷 第五百八十三章 本王要发飙啦
    贾琮对于查案、审案并不是很擅长。

    到目前为止,他能查到的查清的,基本上都是靠着蛮力与身份的威慑,从那几个太监以及突袭了龙禁卫,顺藤摸瓜摸出来的。

    好在褚邦正主动帮忙,老狐狸不愧是老狐狸,很快就理清了南直隶科考舞弊案的脉络,并已经开始在各州府抓人。

    凡与之相关的官商仕子,统统被带到了金陵城。

    自中秋那日开始,金陵四门不断有身着儒服却被绳子捆着的案犯被拖进城来,让城中的百姓看了好大的热闹。

    “南直隶学政范永鑫千刀万剐都不为过,三年时间,从县试到院试,甚至是乡试他都插了一手……秦淮河畔那些滥竽充数的废物点心,算是把咱们读书人的脸都丢光了。”

    虽说贾琮对才子佳人游秦淮的戏码没什么兴趣,可很多名篇诗词还真就出自烟花之地。

    金陵城文华鼎盛,秦淮河畔占据三成。

    想当年他的岳丈老子就在秦淮河畔写过诗,他的老师徐青藤也在画舫上作过词……

    如今的秦淮河畔呢,半天能给你憋出一句“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的打油诗,哪都算是好的。

    褚邦正那是正统的儒门维护者,金陵又是他的家乡,自然是对这些滥竽充数之人厌恶至极。

    “永丰侯,这些人必须严惩!”

    老相爷这么生气,还有个原因就是有人说涉案仕子过多,若一下子处置了这么多人,会伤及南直隶文气的根本。

    呸!

    有这些滥竽充数的人在,文曲星看一眼都会觉得丢人!

    “不破不立,老夫宁愿南直隶的文气暂时削弱,也不想将来走出去,人家一听是南直隶的读书人就露出鄙夷的眼神。”

    眼瞅着老相爷气的脸红脖子粗的,贾琮还真怕他一气之下血压升高中风过去。

    他连忙说道:“老大人勿忧,科考是国朝抡才大典,乃重中之重。别人我不知道,但在本侯这,唯有一个字,严惩不贷!特别是涉案的官吏,知法犯法罪加一等。我已拟定判处南直隶学政范永鑫凌迟之刑,其直系之子孙后代,永世不得科考。”

    别说什么子孙无辜,他范永鑫犯罪的时候怎么没考虑过自己所犯之罪会带来什么后果。

    在贾琮这里,株连是绝对不能废除的。

    “还有那些从范永鑫及涉案官吏手中得到功名之人,夺其文名,发往东瀛服役,后世三代不得科考。”

    科考舞弊,必须严惩不贷,必须用重典扼制住这股歪风邪气。

    贾琮的怒气值也是随着案件越挖越大逐步飙升到了极致,科考代表着百姓最公平的上升通道,当上升通道被切断的时候,社稷倾覆就在片刻之间。

    小爷好不容易让大夏欣欣向荣,谁想挖大夏的根,他就掘谁的祖坟!

    “有件事还得麻烦老大人,我打算以朝廷的名义,于年前另开县、府两试,年后三月再开院试。别人我信不过,还请老大人暂代南直隶学政,主持大局。”

    “哦?这桩事,老夫应了。”

    褚邦正明白贾琮的想法,一下子挖出这么大的科考舞弊案,涉及人数之多骇人听闻。

    南直隶学风、文华不可避免的要遭受重创,最可怕的是这案子会导致老百姓对朝廷、对科考失去信任。

    所以当下最要紧的就是重建信任,最好的办法不外乎迅速查明真相,纠正错误。

    他褚邦正是南直隶如今硕果仅存的文坛大佬,又是致仕还乡的老相爷,身份、地位、名望最高,是主持这件事的最佳人选。

    ……

    龙禁卫金陵镇抚司涉案,贾琮除了麾下亲兵能够相信外,他连江南大营的军将都信不过。

    不得已,贾琮从松江水师调来三千精锐,直接入城接手了金陵防务。

    南直隶提刑按察使司衙门成了贾琮的大本营,一连坐在中堂审了一个月的案子,光是五品以下官吏就被贾琮拿下上百人之多。

    这还没完,读书人的案子还没办妥当,又查出了江南大营的问题。

    等贾琮让亲兵秘密潜入江南大营,传回的消息差点把他气晕过去。

    “三成空饷,三成老弱,他们怎么敢的!”

    根据亲兵传回来的消息,江南大营原本应有大军两卫四万正军,一万辅军。

    自吴王府入京后,由魏国公府袭一等伯徐靖隆任统制。平日的操练、调动皆徐靖隆说了算,包括钱粮的发放,装备更新等等,也是魏国公府上报兵部,每年分两次由户部调拨银两,着其自行采买分发。

    这就让其有了可趁之机,天高皇帝远,吴王一走,他魏国公府可不就是金陵城最大的吗?

    徐靖隆竟然在数年间逐渐试探,胆子越来越大,到如今江南大营只是面上光,内中早就老朽不堪。

    这几年退役、裁撤之人员配额,他都没有重新招募,只是在送往京城的文书上报了补充,吃起了空饷。

    三成的空饷啊,还有那些他不知从哪找来的歪瓜裂枣,军饷到手后上交魏国公府一半……

    “属下现在担心的是配属江南大营的火器,徐靖隆比我们想象的还要贪财,这种人很可能把火器都卖出去了!”

    贾琮几乎是腾的一声就站起身来,寒气自脊椎骨就冒到了头顶。

    “十一叔,快,你亲自去松江水师调兵……还有,给父亲与十三爷报信,让他们日夜兼程,一刻不停火速南下。”

    若只是吃空饷,贾琮自己也就处置了。

    但经过贾十一这么一说,贾琮都不敢保证徐靖隆还干过什么荒唐事。

    他娘的,朝廷配属给江南大营的火器,都是等同京营的水准。

    工部最新研制的火炮、火枪,除了京营与各大水师,就属江南大营最先装备。

    以徐靖隆爱财的性子以及他的大胆,很可能把这些火器也拿去卖了。

    若真是如此,那麻烦可就大了。

    “要不要属下先把徐靖隆控制起来?”

    贾琮摇了摇头:“不行,不能打草惊蛇。万一这货真把火器给卖出去了,咱们就必须先查清卖给了谁,必须找到这些火器。”

    这玩意跟别的东西不一样,若真卖了,买去的人但凡往紫金山上一架,金陵城都得被轰成废墟。

    ……

    虽说金陵城的龙禁卫不堪用,但贾家的亲兵那真是个顶个的好。

    秘密潜入江南大营的探子很快就传回了最新消息,徐靖隆这厮还真是胆大包天,他真将大军配属的火器卖了一半,还他娘的是最新的那一批。

    贾琮看完情报消息,手脚都被吓得冰凉。

    要不是理智还在,他真想直接带人冲进魏国公府,将徐靖隆片了喂狗。

    “江南大营已经不堪用了,咱们还得防止其闹事。这样,催一催松江水师,让他们加快行军脚步。三日后,我要看到他们将江南大营团团围起来。”

    就在贾琮头疼之时,赦大老爷与老十三二人,带着一千禁军招摇过市的入了金陵城。

    “你说琮哥儿是遇到什么事了,竟然这么着急的催咱们?”

    “那是伱儿子,你问我?”

    报信的人只说贾琮遇到了麻烦,却并未说是什么事。贾赦与刘恪二人没敢耽搁,直接放弃了继续乘船,而是快马加鞭一刻不停的飞驰南下。

    整整三日没怎么歇,不知跑废了多少马儿,这才匆匆赶到了金陵城。

    两人皆是一脸的疲惫,不顾城中百姓的好奇目光,由贾十一带着直奔贾琮、黛玉暂住的梦园。

    夜幕降临,原本瘫在椅子上的两人在听完了贾琮的解释后,吓得汗毛都竖起来了。

    老十三直接发出了土拨鼠的尖叫,大骂道:“徐靖隆是疯了吗?那是火炮,近三百门火炮,他真卖了?”

    何止三百门火炮,还有数千杆火枪呢。

    根据现在查出来的,贾琮已经基本上摸清了徐靖隆敢这么大胆子的原因。

    购买这些火器的,绝大部分是他娘的金陵勋贵。其中还包括刘氏宗亲、京城各家在金陵留守的族人。

    要不是贾珍那会正好“病逝”了,宝玉来金陵处理后事,金陵族人不敢在宝二爷眼皮子底下犯事,估计他贾琮都得拿着绳子自挂东南枝。

    “这些人从徐靖隆手里购买火器,就是为了装备在海船上,去海外劫掠。毕竟从徐靖隆手里买,可比工部便宜多了。”

    贾琮也是无奈,徐靖隆这厮的胆子是真的大,他往京城报耗损,用公款从工部购买了火器,打骨折卖给金陵城的勋贵,把银子装进自己的兜里。

    都督府与兵部例行检查的时候,他再从各家用极低的费用租赁过来,应付完检查再从回去……

    好家伙,这厮真是把脑瓜子都用在哄骗朝廷的事上了。

    “其中还有十余门火炮、六百多杆火枪查不到去处,儿子是担心这些火器落在乱匪手中。故而到今天都没有打草惊蛇,一直在等您与十三爷到来,好商议出一个对策。”

    徐靖隆的骚操作,真是把赦大老爷与老十三干沉默了。

    见过离谱的,没见过这么离谱的。

    京营也常有吃空饷的事,可跟这厮一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刘恪不禁揉着眉心,忍不住抱怨道:“不好办啊,工部那些疯子现在做出来的火炮既轻便威力又大,恐怕咱们这边刚一查徐靖隆,那边就会把火器藏起来。若只是藏起来还好,万一真落在了乱匪手中,人家只要在城外一架……恩侯,那咱俩真就成了朝廷的罪人了。”

    别看国朝如今欣欣向荣,一副盛世之景。

    可乱匪从未断绝,特别是国朝最繁华的江南烟花地,什么白莲教、圣火教,那是割韭菜一般,割完一茬又一茬。

    就在贾琮派人秘密调查徐靖隆的时候,还在其府中发现了一尊三眼佛像。

    也不知是徐靖隆自己的,还是魏国公府其他人的,这群象征三阳教的佛像,代表着乱匪已经将手伸进了魏国公府。

    所以,刘恪说的也正是贾琮的担心,这才是他一直引而不发的原因。

    前日甚至应了魏国公府的宴请,与那徐靖隆虚为委蛇谈笑风生一下午。

    “确实不好办……”

    赦大老爷想了许久,最后将目光放在了刘恪身上。

    “咱们不能明着查,更不能明着抓了徐靖隆。所以,老十三,你要牺牲一下了!”

    啊?

    “我?”

    刘恪懵逼的手指自己,疑惑万分。

    赦大老爷的脸上突然挂上了怪异的笑:“咱们进城的消息估计这会已经传到了魏国公府,他徐靖隆敢不给咱俩接风洗尘?到时候你寻个理由发飙,随便找个借口将其打个半死,最好能将其软禁……”

    啊?

    老十三气愤的一指赦大老爷,大骂道:“凭啥不是你发飙?你个生孩子没屁眼的老货,坏名声的事为啥每次都是我去做?”

    面对老十三的咒骂,赦大老爷甚至都不生气。

    他只是眉头一挑,悠悠说道:“因为你沉不住气,我要跟他徐靖隆‘交朋友’,跟他合伙再做一次生意!”

    ……

    忠顺亲王与荣国公府的大老爷远道而来,据说是在京城搅得朝堂不宁,闹得满朝文武脑仁疼。

    正好南直隶闹出了镇守太监与市舶司监察太监的破事,皇帝便将这两人打包赶出了京城,让他俩南下处置此事。

    内中原因到底为何,金陵城没几个人能猜得出来。

    不过这也无法阻碍金陵勋贵对两人的欢迎邀请,这两人一个亲王,一个国公……呃,是前国公。

    只要让这两人在金陵玩高兴了,将来回京后在皇帝老爷那赞上一句某某不错,前程不就来了吗?

    金陵作为陪都,他们这些留守的勋贵也都是京城的陪衬,想要上进,可不就得巴结好贵人?

    “十三爷,赦公,没想到俺老徐还能见到你们啊!”

    徐靖隆与刘恪、贾赦都是老熟人,当年老圣人多次南巡,魏国公府是圣驾驻跸地点之一,还是世子的徐靖隆跟刘恪、贾赦等御前红人没少打交道。

    如今再见,可不得先好好回忆一下老交情么?

    可惜啊,老十三今日可不是来回忆往昔的,发飙,必须发飙。

    寻个什么借口呢?

    老十三思前想后,突然从嘴中冒出了一句:“呵,徐靖隆,你不说本王都差点忘了。当初老子随父皇南巡,在你家住着,你小子竟然给老子安排甜豆腐脑……老子吃豆腐脑,只吃咸的……”

    月票推荐票

    今天起床迟了,更新晚了,抱歉哈。

    先更到这,明日早上继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