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xianqihaotianmi.org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241 心事
    自从周七七上学以后, 没几天她就成了一年级的班头, 比班长威信可高, 除了老师就是她。

    有时候她说话比老师好使!

    最后魏生金直接让她当班长,让原班长当副班长。

    为了促进班级学习成绩,魏生金规定, “不做家庭作业的, 上课不认真听讲的, 不友爱同学的,一律不准听班长讲故事!”

    这么一规定,全校的学生们学习都认真起来。

    因为每次一下课,三个年级的学生都挤到一年级门外听周七七广播西游记呢, 这规定对他们一样生效。

    不只是上学的, 就连不上学的孩子都掐着点往学校跑——听广播去!

    这样一来, 周七七听广播更加积极认真, 莫茹每次看她都在做笔记!

    就是那笔记记得跟密码本似的,一般人绝对看不懂,不只是通假字那么简单, 各种符号都包涵在内,估计还有她自创的奇怪符号。

    小日子过得有意思, 时间就格外快,转眼就年底放寒假。

    三个年级的期末考试试卷是魏生金去范木匠小学领的, 二年级和三年级是一人一张, 一年级则是俩孩子一张试卷, 看了试卷在本子上写答案。

    周七七是最早交卷的, 老师当堂阅卷,语文数学都是一百分!

    “周夕同学做的很好,就是以后写错了,要用橡皮擦掉再写新的。”

    魏生金指了指她的本子,有三处写错了,但是没擦直接划掉在旁边写上新的。

    他也发现这孩子有时候很勤快,有时候很懒,这绝对是懒得用橡皮擦掉。

    周七七却想那橡皮那么难用,越擦越黑,累死也擦不干净,何必费劲?再说了,擦得黑乎乎的,还不如不擦啊,怪埋汰的!

    全班二十二个孩子,周七七新来的,只上了一个多月的学,结果考了个第一,比第二名还高好些分呢。

    照以前,一年级的孩子们,最高分八十出头顶天了,这会儿有周七七当榜样,第二名还是八十出头,但是后面的却上来了。

    原本零蛋的可以考三十几分,三十几分的可以及格。

    看着这样的成绩,老师自然高兴,没有老师喜欢自己班上的学生一多半不及格的。

    考完试花了一两天时间批卷子,然后上课公布成绩,再发奖状、奖品。

    每个班前三名发奖状,第一名发奖品。

    奖品是一个本子一支铅笔一块橡皮。

    奖状也都是范木匠小学集体发放盖章的。

    在学校大会上,魏生金发表了慷慨激扬的演讲,自觉潇洒倜傥的架势,大手一挥,“同学们,M主席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老师看好你们,你要要跟周夕同学学习,一不怕苦,二不怕难,既要朝气蓬勃,又要谦虚谨慎,要发扬……”

    他这么长篇大论地白话起来过了瘾,孩子们哪里呆得住?腊月天冷得要命,除了听周七七说书他们能呆得住,这会儿可呆不住。

    就有孩子嘀咕,“七七,听见了没有,老师说要一不怕苦,二不怕难。”

    周七七:“不行,我可怕苦了,累和苦我都不喜欢,我只喜欢甜。”

    坷垃儿:“我也喜欢甜,七七,咱们去你家吃糖吧。娘娘做的糖棋子还有没有?”

    周七七每天兜里都有零嘴儿,可架不住孩子多,还都是自己村的、自己家的,这个吃那个吃,不到两节课就吃光光。

    后来周七七就和哥哥姐姐吃完再进教室,放学再回家吃一次,免得被人瓜分。

    听她说书不给钱,还要吃她的零嘴,怎么那么大脸!

    魏生金看孩子们开始闹腾,只好收了要讲到天黑去的兴奋劲,赶紧放学,让孩子们放假回家。

    他也要去大队算一年的账目,领了过年的福利然后回家去。

    ……

    过了几天,莫茹算着时间,让周明愈赶骡车去县城把莫应熠接回来。

    县城到各公社没有公交车,学生们回家只能步行,莫茹都是让小弟提前告知回家时间,家里人骑车去接的。

    她还收拾好一些年礼,让周明愈带过去分给傅家和邱家。

    咸鸭蛋、鲜鸡蛋、两只活鸡、自制罐头和果酱、炒面、黄米年糕、另外还有囤在空间里的瓜果蔬菜,为了不让人怀疑,没有送叶子菜。

    萝卜白菜吊瓜,也没送。这些高产要贮藏的,城里菜场也不少,各家都是按供应数额买上几百斤囤着过年的。

    莫茹送的都是茄子、豆角、洋柿子、菠菜、韭菜、豆芽、土豆、蘑菇、野菜等,林林总总直接装了好几篓子,反正送过去他们吃不了分给邻居呗。

    周明愈先找邱磊去两家送年礼,结果两家又收拾不少干海鲜、点心、罐头、麦乳精之类的给他带回来。

    周明愈推辞不下,也只得让他们装上。

    等他去火车站接了莫应熠路过医院跟傅臻打招呼,正好傅臻也休息,就跟着来住两天。

    傅臻每隔一段时间就来莫茹家住两天,所以先锋大队的社员们和她非常熟悉,都亲切地喊她傅医生,邀请她家去吃饭。

    这一趟她来,先锋大队又集体下粉条、摊煎饼呢。

    先锋大队的磨房日夜不停,如今磨浆子和粉面子一点都不费劲,各家早就拿晒干的地瓜干磨成粉面,这会儿下粉条就很方便。

    原本是莫茹和张翠花商量下粉条,张翠花就让几个儿子忙活,本家的听了以后说要一起,左邻右舍再加上,最后就演变成二队一起下粉条。

    各家拿多少粉面子,能出多少粉条,都算好的,到时候分干粉条即可。

    男人们下粉条,女人们就摊煎饼,忙活得热火朝天的。

    当然印刷灶王像这事儿也没落下,莫茹早就交给吴美英负责,专供本大队以及附近一些大队们请灶王。

    过了两天,傅臻跟着去东关拉煤的车回县城,莫应熠也要回家。

    莫茹给他收拾一堆东西,让周明愈骑车去送他。

    她往常回娘家也挺勤,这会儿要帮着忙年走不开,让周明愈自己去送就好。

    晚饭他们都是在南屋吃的,五点钟把收音机拎过去,大家听一遍连播的重播、评书或者戏,差不多七点半回家休息。

    照例睡前活动,聊天、看书、下棋、画画……各做自己兴趣的事儿也可以。

    周七七已经把葫芦娃写完,现在正写各种童话故事大杂烩呢,小八安静地在一旁围观。

    过了生日的小八又长大不少,不过依然不爱说话,或者……不爱说废话?

    周七七给他念故事,问他好不好听?

    他点点头。

    周七七给他吃了半颗糖,问他甜不甜?

    他点点头。

    周七七:“你说出来能累着你是怎么的?”

    他点点头。

    周七七:……

    如果说周小八还有勤快的一点,那就是除了腻着他妈妈就是拧收音机——短波频道。

    他总好奇里面说出来的鸟语,这是他听不懂的,有各种各样的鸟语!

    有一次爸妈不在家,姐姐出去玩儿,嫲嫲去茅房,他在屋里偷摸听短波,那简直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可惜,等姐姐一回来立刻给关掉,禁止他碰,还说“你要是再拧这里就给你挂上大牌子,写个‘通敌周小八’,把你拉出去游斗!让人骂你、打你、往你身上扔烂菜叶子!”

    于是,他不敢碰了。

    至少不敢让爸妈和姐姐知道。

    当然,他脑瓜里想却不说的,用莫茹的话说,这孩子长大了那面瘫脸也更面瘫了。

    拦子儿几个在他面前上蹿下跳就为他引他一笑,人家愣是没反应,真是一点笑容也欠奉的。

    你说这世界这么美丽,怎么就引不起你的兴趣?

    明明看到感兴趣的事情眼珠子也是跟着转的,你兴奋一下,拍手叫好,欢乐大笑,就那么难?

    哎,没辙儿!

    好在只是面瘫、懒,说话、走路、跑步都不是问题,比同龄的孩子优秀很多。

    真的只是懒而已。

    八点的时候,座钟当当地响起来,莫茹看了看,提醒道:“八点半准时睡觉啊,都收拾一下。”

    周七七就抓紧时间划拉剩下的几个字,然后飞快地去洗脸刷牙洗脚洗屁屁,火速钻进被窝等着爸妈给讲睡前故事。

    周小八则慢吞吞的,或者不洗脸就拿湿手巾小猫一样蹭一下,刷牙也用手指头刷刷拉倒,至于洗脚洗屁屁?

    NO!

    怪麻烦的,直接脱光光,站在大盆里让妈妈给冲个澡,然后套上背心钻被窝就好。

    反正屋里生着炉子,热乎乎的,真的不冷,或者冷也能忍一忍的。

    等讲完睡前故事,把俩孩子打发进入梦乡,周明愈开始和莫茹过两人世界。

    “小弟好像有心事啊。”他说。

    莫茹哎呀一声,“是不是谈恋爱了?”

    小弟长得那么俊,班上女孩子都喜欢他呢,保不齐他也春心萌动呢?

    周明愈摇头,“不像,要是谈恋爱该是很兴奋的事儿,我看他有点低落。”

    低落?他这一次还是考第一,那就不是因为成绩。

    难道是失恋?

    莫茹:“你没问问他?”

    “我问了,他装着说没事,所以我才觉得有点奇怪,这孩子开始藏心事了呢。”

    莫茹头枕在他肩上,轻哼一声,“怕不是中二病了?”

    周明愈就笑,“反正年前你还得回娘家,到时候好好问问看。”

    莫茹猜了半天,觉得都不像,毕竟小弟学习好、人缘好,不像有中二病的样子。如今还结识了几个高中同学和老师,跟着一个邓老师学生物呢,也不知道哪里来的那么多精力。

    过了小年又忙活两天,二十七莫茹自己骑车带着姐弟俩回一趟娘家。自行车的后座绑着藤编篓子呢,停车的时候再把空间里准备好的东西装进去掩人耳目就行。

    如今的莫家已经今非昔比,院墙和三间茅草房顶上也覆盖了瓦片,还堆着未化的积雪。

    门前和院内打扫得干干净净,院子里垒了一个鸡窝,养了三只鸡。

    院中的树杈和屋檐下挂着编起来的玉米,门框上挂着蒜鞭子、辣椒、晒干的扁豆等。

    窗户上糊着雪白的窗纸,上面贴着沈淑君自己剪的喜鹊登梅的红窗旁。

    房门口按了到人肩下的风门,卧室门挂着老式的木板夹布帘子,低矮的屋子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布置得非常温馨。

    精心过日子的人家,只要环境一松快,立刻比那些只会红眼病却不努力的人家过得有滋味。

    沈淑君正领着小儿子在家里准备过年的豆包、饽饽。

    看到莫茹带着孩子过来,莫应熠欢喜地叫了一声,“娘,我姐姐他们来了。”

    沈淑君围着黑布围裙迎出来,“孩子爸呢,没来啊?”

    周七七笑道:“姥娘,我爸说他过了年再来给你和姥爷拜年。”

    莫应熠帮着往里拿东西。

    沈淑君道:“你这个孩子,每次来都带这么多东西,说也不听,你们还没分家呢。”

    莫茹笑道:“知道啦,以后少拿点。”

    沈淑君无奈地叹气,幸亏亲家和气,这要是别人家早打破头了。尽管莫茹说婆婆没事,沈淑君还是有点担心的,上一次她去的时候,就感觉老四家的对自己闺女有意见。

    周七七忙着分她的糖——和家人分享就可以趁机多吃一块。

    沈淑君问莫茹住不住一宿。

    莫茹笑道:“不住,过了年再来住两天,俺爹呢?”

    莫应熠道:“爹和二哥去自留地剜菠菜了,我去迎迎。”

    很快,父子三人拎着去河里洗好的菠菜回来,见到莫茹和孩子们,莫树杰和莫应斐也很高兴。

    莫应斐把他攒的一些好看的鹅卵石拿出来给周七七。

    她捡了一堆,说是要在院子里排一个花样出来。

    莫应斐把小八抱起来,逗他,“小八,叫舅舅。”

    小八:“舅。”

    惜字如金。

    至少叫了,很给面子。

    这要是在村里,周培基抱起来让他叫叔,他也就转一下眼珠子瞄一眼而已。

    周七七哈哈大笑:“二舅,你别想让他多说一个字。”

    莫应斐看看小八,小八眨了一下眼睛,惹得莫应斐就笑。

    莫茹问了一下村里的事儿,最近没什么特别的,崔发平对家里挺和气的,还特别关照呢,年底分麦子给大家过年,家里还多分了两斤。莫应熠放假回家的时候,都是从学校再把粮食关系带回来的,上学再带回去。

    “崔发忠最近没什么动静啊?”

    “听说病了一直没好利索呢。”沈淑君小声道,“好好的就病了,这都有日子了。”

    莫茹笑了笑。

    晌饭做的菠菜豆腐粉条,沈淑君还把挂着的一块咸肉切了几片放进去,大酱炖茄子,韭菜炒鸡蛋,蘑菇鸽子蛋汤。

    鸽子蛋是前天人家给莫树杰的,他拿回来留着等孩子们过来吃呢。

    周七七闻了闻,“哇,好香,姥娘以后我来你不用这么客气的。”

    沈淑君慈爱地摸摸她的头,“哪里客气了,不就是家常菜吗?”

    他们自己在家当然不舍得吃这么丰盛,可闺女回娘家当然不一样啦。

    吃过饭聊了一会儿,莫茹暗中观察莫应熠,他虽然跟二哥、七七和小八玩得不亦乐乎,可眉宇间总是能看出一点失落来。

    她悄悄问沈淑君,“娘,小弟是不是有心事啊,你没问问?”

    沈淑君瞅了小儿子一眼,“我也瞧着不咋对劲,明愈那天还问他呢,他说没事,我再问他也说没事。这个孩子,别管他,也是大男人了。”

    看看怀表下午三点半莫茹就跟家人告辞,看了莫应熠一眼,沈淑君就把一个草盒子交给小儿子,“去送送你姐。”

    盒子里是她用细面专门给外孙们做的属相面花,小狗、小老鼠、老虎、花花等。

    这东西以前都是富裕家庭做的,因为做出来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了看的,如今粮食金贵,细面吃都不够呢,哪里还有的做这个。再说一般人就算有面也没有这个手艺,也就沈淑君当初娘家就是做这个的,学来这门手艺。

    学校里的事儿,其实莫茹都知道,莫应熠每周都写信呢。再说他刚放假那几天也聊了挺多,现在也聊不出新鲜的。

    她就直接问道:“小弟,这些天姐姐有点忙,忽略你了,你是不是有心事啊?”

    嘴里说着心事,心里恨恨地吐槽,一个小屁孩,有毛的心事儿啊。

    莫应熠笑道:“姐,我能有什么心事儿啊,我有啥都跟你说的。”

    莫茹看他,“你现在还小,有事第一时间跟家里说,不管多难办的事儿,咱们一起想办法比你自己憋着好。”

    莫应熠轻轻地抿着唇,抬起低垂的眼看了莫茹一眼,笑起来,“姐,我能有……”

    “你能有!你当然有!”莫茹抬手拍了他一巴掌,“臭小子,有事还敢瞒着我了啊。”

    “姐!我这是考第一的脑袋,不能打,打坏了怎么办。”莫应熠赶紧抱着自己的头。

    坐在后面的周七七:“切~~第一的脑袋有什么稀罕的,我也是呢。”

    坐在前面的小八点头。

    莫应熠:姐姐,你越来越不温柔了,难不成生了孩子的女人真的会变成鱼眼珠子?啊,好吓人,姐姐才不会呢!

    “别磨叽啊,赶紧交代吧,还等着刑/讯逼/供啊。”莫茹一把拿过草盒子小心翼翼地放进后座一侧的篓子里。

    莫应熠低着头,踢着脚下的一块小石子,“姐,还没有确定呢。”

    嘛事儿没确定?难道真的是早恋了?

    早恋也没啥,这时候也没早恋一说,莫茹安慰自己。

    莫应熠道:“我听人家说好像要精简城镇人口,我们这些农村去城里读书的,可能要被送回来。”

    “啊?送回来?你成绩那么好,全校第一呢,也送回来?”莫茹怒,这什么破政策!破格录取是你们说的,送回来是几个意思?

    莫应熠点点头,“说不管成绩,只看……出身、籍贯,不过还没确定名额呢,说是过了年等通知,让去的再去。”

    莫茹表示懂了,抬手又拍他脑袋一下,“就这么点破事你跟失恋似的,值当么,好好陪着爹娘过年,我和你姐夫帮你打听打听。”

    莫应熠眼圈发红,“姐,……又让你去求人。”

    “求人有什么丢人的,谁一辈子还没有个三灾八难的,有人求就不是事儿,回去吧,我走了。”

    她说着就跨上自行车就走了,莫应熠等看不到人才转身往一条田间小路上去。

    “小熠,小熠!”一个留着齐耳短发的女孩子朝着他跑过来。

    她笑得双眼亮晶晶的,手里捧着用包袱皮包着的俩黑面包子,热气腾腾的,“白菜肉渣馅儿的,香着呢。”

    莫应熠瞅了她一眼,没接,“你别再给我送吃的了,我家现在能吃饱。”

    胖丫笑道:“我也不知道咋回事,我只要有好吃的就想给你。”

    莫应熠看她一脸期待的样子,就拿了一个,“你也吃吧。”

    胖丫咽了口唾沫,犹豫了一下,“还是你吃吧。”

    “让你吃就吃。”

    “好,谢谢小熠,你对我真好。”胖丫拿了一个大包子开始啃,“啊,真香,啊啊啊,你看,里面有块肉!”

    莫应熠又看了她一眼,看起来比以前瘦多了,“你们家吃不起饭了吗?”

    胖丫大口吃着包子,“怎么可能,你看我这不是还给你送大包子吗?”

    莫应熠就没再说话。

    过了一会儿,“你不上学了?”莫应熠问她。

    胖丫低下头默默地啃包子,“下学期不想去了。”

    “你家里不让你上?”

    “我自己……不爱学习,读书有啥用啊……”

    “读书不让你当蠢蛋。”莫应熠把包子吃完,拿手帕擦了擦,看胖丫在那里吮手指头就把手帕扔给她。

    胖丫擦完了就想把手帕揣自己兜里,却被莫应熠抢了回去。

    胖丫笑道:“我想洗洗再还给你。”

    “我自己会洗。”莫应熠把手帕揣进兜里,摸到一块水果糖,那是周七七分给他的。

    他把糖丢给胖丫,自己双手插在裤兜里走了。

    胖丫用力地握着手里的糖,笑得身子都扭啊扭的,瞅着他的背影,越看越呆,小熠真是越来越好看啦,他让我读书哎,难道我现在很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