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xianqihaotianmi.org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卷 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死的毒蛇
    孙慎行作为前户部侍郎,又是名满天下的算学大师,不可能突然出现在京城的。

    大朝会上突然被人提名出任户部尚书,不到午后,龙禁卫那边就已经将孙慎行从广东出发来京的所有经过查了个底朝天。

    周炯只看了一眼,就已经可以确定,孙慎行的出现,不是简单的与他打擂台。

    毕竟孙慎行从广州府出发时,他都还没想过重释圣言的事。

    “永丰侯,他们开始正式反击了。新法实施至今,利益之争已经不可调和,这是你死我亡的战争,孙慎行就是他们的阵前先锋。他若成了户部尚书,后果绝对是你我难以承受的。”

    财权若是断了,还谈什么变法。

    就是已经推广开的海贸、义务教育、皇权下乡都将会成为无根之源,被人掐断了水源,渐渐枯竭。

    贾琮接过了周炯递来的龙禁卫密报,快速浏览后才明白周老爷子所言。

    敌人不是一小撮人,而是整个反对新法的利益团体。

    这个利益团体囊括了经营茶、盐、丝绸、瓷器等等的大商人、大地主,还有那些原先依靠非法走私的大海商,占据大夏半壁江山的理学学阀,甚至还包括不少刘姓宗室。

    这股反对力量,终于在帝党的不断壮大,以及新法的步步紧逼之下,彻底抱团,要对变法开始反击了。

    “看来咱们的手段不够狠,依我看,您老也该亮亮刀把子,省的让人以为您老只会动嘴皮子……”

    贾琮说话间,手就搭在了腰间一直挂着的雁翎刀刀柄处。

    指腹磋磨着玉制的刀柄,炎炎夏日,贾琮从指腹传来的凉意压制着内心中的焦躁感。

    变法的每一步,几乎都是伴随着一桩又一桩的麻烦。

    虽说到如今没有出现生死之争,可这些麻烦早已让贾琮失去了耐心。

    今日的这份密报,彻底绝了贾琮原想的和平过渡。

    正如周炯老爷子所说,变法终归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

    不见血,却已经能嗅到血腥味了。

    对于贾琮的说法,周炯却是一笑而过。

    他的手指咚咚敲了两下桌案,似如黄钟大吕,将贾琮内心突然生起的焦躁压下三分。

    “规矩不能破,不到万不得已,朝廷不可用兵!孙慎行的出现,陛下与老夫早有预料。户部尚书也好,兵部尚书也罢,就算是整个内阁都成了他们的人又如何?永丰侯,伱回去后写封折子……”

    ……

    虽说贾琮与宝钗相识已久,贾、薛两家也是通家之好的姻亲,可如今两人皆已成婚,有些避讳的地方还是该遵守的。

    两人各乘一车,一前一后停在了荣国府门前。

    收到消息的黛玉、湘云将其迎进府中,一行去了荣禧堂拜见老太太。

    老太太这两日心情不怎么好,因为她的宝贝孙儿宝玉被人骂了。

    在宝钗与老太太说话间,黛玉小声询问贾琮朝中的事。

    今日的大朝会她告假未去,贾琮也是因为要参与廷推,才放下新婚妻子不情不愿的去了皇城。

    得知贾琮与宝钗要在三日后与名满天下的神算子孙山打擂台,黛玉不但没有什么忧虑担心,反而跃跃欲试。

    别人不清楚贾琮的算学之能,黛玉可太清楚了。

    就凭贾琮小时候算计她零花的各种手段,什么算学大家,都得在贾琮的手中吃瘪。

    倒是宝钗……

    黛玉不由的皱起了眉头,虽说宝姐姐自幼就跟着薛家老爷经营家中产业,算学定然不差。

    可对方到底是名传天下的算学大家,人称神算子的存在。

    贾琮见其眉间带着忧色,攥住了她那柔若无骨般的柔荑。

    “林姐姐莫要担心,若是辩经我或许会败,算学嘛……呵呵,优势在我!”

    不想黛玉却瞥了他一眼,嘴角微翘:“我不担心你,我担心的是宝姐姐。”

    呃……

    贾琮吃了个瘪,一旁的湘云咯咯笑出了声。

    “林妹妹不用担心我,其实这场算学比斗,无论输赢,孙慎行都是输了。他多大,我多大?就算他胜了我,只要琮哥儿赢了,你说他有脸出任财相吗?”

    这才是周老爷子的真正目的,人的身份地位到了一定的高度,必然是要脸面的。

    特别是孙慎行作为算学大家,这场比斗他不应战都不行。

    但只要他应战,只要贾琮与宝钗能与其打个平分秋色,甚至只要是他孙慎行不能速胜大胜,他都没脸再去接皇帝老爷的圣旨。

    人家只是个孩子呀,你赢了孩子有什么可骄傲的?

    人家只是个孩子呀,你连个孩子都比不了?

    瞧,周老爷子只用两个孩子来打擂,就已经是稳赢。

    宝钗的分析几乎与贾琮心中所想一模一样,只能说人老成精,更别提周炯这种在朝堂混到顶的老狐狸。

    “孙慎行……这个人跟咱家有仇!”

    嗯?

    老太太突兀的一声咬牙切齿,将几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

    只见老太太狠狠而言:“就是他,当初坑了咱家。昭武四十一年三月,圣驾南巡,户部财力吃紧,孙慎行说是让咱家与甄家负责行辕驻跸之事,坑了咱家数十万两银子……”

    宁荣贾家在户部的亏空,其实大部分是发生在昭武年间随扈南巡时。而且都是为圣人老爷南巡驻跸之事的花费。

    说白了,圣人老爷子南巡要吃饭要游玩要驻跸园林,稳坐江南头把交椅的甄家,以及出身金陵的武勋之首贾家,成了迎接圣驾的主要力量。

    人家甄家是镇守江南的地头蛇,搜刮银子的方法很多。

    但宁荣贾家就不一样了,在天子的眼皮底下,哪里敢胡来?

    没银子,就只有去户部借银。

    不借,你拿什么修行辕园林?

    不借,你让皇帝老爷住在茅草屋不成?

    你让圣人不玩的不痛快,那就是不忠。

    原本该是户部的花销,在孙慎行的操作下立马成了贾家为邀圣宠,借户部的银子修建行辕,供天下南下玩乐。

    不但坏了宁荣贾家的名声,还让贾家不得不欠下户部数十万两白银。

    孙慎行不愧是算学大家啊!

    贾琮还是第一次听说,唏嘘道:“竟还有此事?我还以为咱家的亏空是咱家奢侈所致。”

    “怎么可能?光是你祖父他们南征北战的战利品,就足够咱家几十年所用。若不是孙慎行借你祖父经略延绥,哄骗了我说这是为你爹你二叔求得圣宠的机会,我岂会被他所骗,让家里接下了迎驾的差事。”

    老太太明显对孙慎行厌恶到了极致,甚至不惜爆出了她藏在心中二十年的秘密。

    至于说是为了赦大老爷还是政老爷的前程,贾琮对此表示怀疑。

    就凭他老子在老圣人心中的特殊地位,弄不弄这些不会有半点变化。

    异父异母亲兄弟的崽,那就是亲儿子!

    算了,都到今天了,计较这些有什么用?

    不过嘛……

    “那正好,新仇旧怨一起算,三日后孙儿不让他孙慎行输的吐血,都算孙儿无能!”

    老太太一听这话,这几日的烦闷都散去大半,原本浑浊的双眼变得通亮。

    “真有把握赢?”

    贾琮咧嘴一笑:“孙儿有九成把握,剩下那一成,是孙儿怕别人说我骄傲!”

    ……

    看似朝中闹得天翻地覆,实际上始终在皇帝与内阁几位大佬的掌握中。

    在周炯老爷子那打听到了不少情况后,贾琮就懒得去理会朝堂的纷纷扰扰了。

    新婚燕尔,贾琮与黛玉二人放下了衙门的事,好好享受难得的闲暇安逸。

    眼见明日就是算学比斗之时,贾琮不但没有在家中准备,反而与黛玉出了荣国府,准备去坊市逛逛。

    “下月我陪黛娥娘子去岳丈大人那住上一月,中秋后就出发去倭国了。”

    大婚后第三日,贾琮携妻子回林府归宁。

    老丈人就给贾琮叮嘱了不少事,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王子腾从登州传回来的消息。

    征倭之战的所有准备已经齐全,水路两师静待皇帝圣旨,到时候便东渡大洋,彻底将倭国纳入大夏版图。

    而出发的时间,五军都督府暂拟中秋后的第二日。

    贾琮将以监军使、钦差大臣的身份随行,负责战时监督、战后安抚地方。

    原本心情不错的黛玉在听到贾琮所言之后,顿时神情低迷。

    “为何非要你过去?让别人去不行吗?”

    就算黛玉再有大局观,再明理,也不想丈夫在新婚刚过就远渡大洋,跑去万里之遥的海外。

    贾琮将其拥在怀里,手掌穿过薄纱阻隔,在黛玉如脂般的肌肤上感受着滑嫩。

    小声解释道:“可还记得水溶这个人?”

    黛玉闻言一愣,水溶,多么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

    若不是贾琮今日突然提起,她都快忘了这个人了。

    “他不是失踪了吗?难道征倭之战也与他有关?”

    贾琮点了点头:“靖王爷的暗子已经进了倭王宫中,那个将倭国各藩联合起来,以对抗王师的神秘人,就是水溶。他不死,我心难安!”

    黛玉不得不感慨水溶这个人的难缠与可怕,怨不得王子腾非要自己的丈夫随军,皇帝老爷也会同意让贾琮这个天授其慧的国侯随军东渡。

    只要水溶活着,别说贾琮,就是皇帝老爷都不会心安。

    毒蛇,必须彻底打死!

    “根据靖王爷传回的密奏,水溶不但说服了倭国各藩,更是拉拢了英吉利、葡萄牙等西洋诸国,欲意在倭国拖住大夏。而且倭王已经被其彻底控制,大有自立为王的可能。”

    说起来贾琮都佩服水溶的韧性,打不死锤不烂,不管到了什么地步,这人都会布下一个又一个后手。

    甚至能在万里之遥的海外,在大夏境内给朝廷不停的添堵。

    “罗刹国东进骚扰西域,就是这货给出的主意。二哥在高昌抓了几个探子,一查竟然是水家早就安排好的人。此人,真是令人头疼啊!”

    黛玉也叹道:“那确实可怕,我还以为这人早就死在交趾了。”

    感觉到贾琮的手又不自觉的从腹部上移,黛玉轻拍了一下,却没能阻拦住那只不安分的手。

    贾琮厚着脸皮,感受着手心的柔软,在黛玉耳边小声说:“不用担心,我此去最多年余就会回来。陛下跟我说了,王大侯爷要用命去换王家的前程,他却不愿背上刻薄寡恩的名声。倭国平复后,就让我绑了王大侯爷回京。我只需在倭国搭起台子,后续他会派老持承重之人过去……”

    ……

    “香甜可口的鄯善瓜……”

    “京城第一解暑神器冰淇淋,永丰侯尝了都说好……”

    “你看着寒瓜它又大又圆,皇帝陛下吃了都说甜……”

    朝中的纷争,对于京城百姓来说更多属于饭后解闷的八卦。

    坊市中的商贩也好,游人也罢,还是安安分分的过着他们的小日子。

    贾琮与黛玉在马车中耳鬓厮磨,几乎出了一身的汗水,早就口干舌燥了。

    他们坐在茶楼的二层雅间,吃着冰凉可口的瓜果,享受着难得的清凉。

    “这个冰淇淋……”

    “哦,这是惜丫头的产业。”

    黛玉用小木勺子挖着小碗中的冰淇淋,尝了一口后,眼睛就迷了起来,就像一只眯眼的猫儿。

    真甜!

    贾琮给黛玉解释道:“惜丫头向来好嘴,之前我曾给她说过一嘴,也没去做,不想她竟然跟淳儿商量后,从宫里讨要了牛乳等物,让御膳房的人研究了许久,竟给真做了出来。”

    若说馋嘴,贾家最强之人就是惜春。

    凡是她听到的,只要沾上好吃两个字,就算是王母娘娘的蟠桃,她都要找来尝一尝。

    也亏得她是宁国府的嫡出大小姐,不缺银钱。

    又与小公主淳儿相交莫逆,两个馋嘴的小丫头硬是从宫里薅羊毛,薅走了牛乳蔗糖,还薅走了好几个御膳房的大师傅。

    还别说,这俩丫头运气不错。御膳房的大师傅颇有能力,硬是造出了大夏版冰淇淋。

    炎炎夏日,谁又能拒绝冰凉可口的冰淇淋呢?

    “敬大伯亲自安排了人,惜丫头在京城一共开设了六家铺子,每月的纯利在一千两往上。她与淳儿五五分,俩丫头这辈子都不会差钱买零嘴了。”

    有皇家在背后站着,谁敢去打两个小丫头买零嘴的钱,除非他疯了。

    贾琮张嘴吃下黛玉投喂来的一勺冰淇淋,味道确实不错。

    他看了看桌上的瓜果,要来小刀将鄯善瓜与寒瓜切成小块,混在冰淇淋中……

    更棒了!

    在两人你一勺我一勺,你侬我侬的时候,门外却传来贾十一的声音。

    “三爷、少夫人,宝二爷果真出事了。有人在坊间传言,宝二爷……宝二爷与蓉大奶奶有不伦之事……”

    月票推荐票

    今日先更到这里,明天继续,晚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