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叶旺的遗泽
何夕心中隐隐有了担忧,就立即下了命令。旅顺各地捕捞出的咸鱼,优先送往抚顺,沈阳等厂矿。
毕竟,这些高丽人与原来辽东百姓是不一样的。辽东百姓是真有粮食,发了粮票之后,仅仅是自己粮食吃完,或者其他事情才会去粮仓去。但高丽人,却是一贫如洗地来到这里。
虽然何夕给出的口粮数量已经不算少了。
之前觉得足够吃饭。但是铁铉的实践告诉何夕,未必。
------
何夕更是快马加鞭。来到了营口。
牛庄,不,营口几乎一天一个样。
此刻的牛庄正在大兴土木。毕竟时刻用高丽移民,山东饥民从海上而今来,而牛庄更是大部分高丽人安置的第一站。
黄子澄杨士奇等人来迎接何夕不提。
一行坐定之后。姚广孝先行将一封文书递给了何夕。
何夕一看,收了起来,说道:“这两人什么时候到 ?”
这封书信并不是别的。就是任命吴高为辽东都指挥使,刘璟为辽阳知府的事情。当然了圣旨还在路上。
姚广孝说道:“吴高早则半个月,晚则一个月。他此刻应该在南京。而刘璟就不知道了。诚意伯出事之后,刘家就没有在南京了,而是回到了青田老家。再加上前几年,诚意伯长子去世,朝廷属意刘璟继承爵位。但是刘璟坚决拒绝。这一次陛下征召,能不能行,还在两可之数,我是听过刘璟的名头,有些不想刘伯温的儿子,是一块硬骨头。所以,难免要耽搁一段时间。”
何夕默默算了算,随即将这书信放在一边了,说道:“那就到时候再说吧。”
吴高来得早一些,或许还能遇见辽东最艰难的时刻。但是何夕有足够的自信压得住他。至于刘璟,等刘璟来了,辽东最艰难的时刻,估计已经过去了。
根本不用在意。
何夕直接问道:“这一段时间,从外面运入多少粮食?”
黄子澄语气有些苦涩地说道:“几乎没有。山东大旱今年很严重,朝廷海路运粮,一来抬高的粮价,二来,抢占的运力。很多粮食都在海上被征用了。咱们要的粮食,只能迟一段时间了。”
何夕听了之后,一阵疲倦。虽然说,何夕到大明这几年,也不都是风调雨顺。但是偏偏今年遇见了山东大旱,而且偏偏不是其他大旱。如果是其他地方出现灾情,其实与依靠海上运粮的辽东不大相干。偏偏是山东,不管是陆地还是海上的粮价都能影响。
更不要说山东饥民越来越多来到辽东。
何夕想过要遣送,但是而今他是靠一个面子撑着。遣送流民,会让很多人揣测辽东粮食储备。
只能忍着。
何夕说道:“问题严重了。粮食还能支撑多久?”
杨士奇说道:“支撑到六月份。甚至不到六月份,我算了一下。发现似乎百姓从粮仓之中取粮的数量越来越多。大概往年存的粮食,快要吃光了。如果是这样的话,六月也未必能撑到了。”
何夕说道:“百日黄,还有多长时间才能成熟?”
这也算是叶旺的遗泽了。在选种大豆的时候,他种了大量的百日黄。是一种早熟的大豆品种。似乎正好预见了而今的困难。
杨士奇说道:“我刚刚看过,也问过老农,大概有十日功夫。”
何夕起身,叹息一声说道:“十日,希望这十几日之内,太平无事吧。”
虽然有一批大豆成熟,但是毕竟是荒地之中种植出来的,产量并不会太高。总共大概就有几十万石。但是用来充做口粮的话,也是能够熬过一段时间的。等之前采购的粮船到达,回船的时候,将辽东各种货物带走,这一关就算过去了。
而今,该做的都做了。
能做的也都做了。
剩下的也只能交给老天爷了。一动不如一静。
而今他什么也不做,严守这个秘密。辽东市面上也没有什么消息流传,或许能过这一关。但是如果他做的事情太多,被人有心人窥破了这个秘密,消息传播开来。引起挤兑浪潮。
那才是真正地没有办法了。
------
新开的荒地是沿着辽河开垦的。何夕这一段时间,一直在营口似乎是正常工作。
视察纺织厂,印刷厂,银号。等等大大小小的场子。然后规划牛庄,不,营口的城垣。选定营口城的位置,已经营口城中的布局。并派人建立辽阳新城。为辽阳的府的驻地。
等等工作。看上去一切如常。
只是朱雄英却发,牛庄驿站的院子里种了一些黄豆。何夕每天都在这里站很久很久。
好在时间不会因为任何人而走得快,也不会因为任何人走得慢。
十几日很快的。
大面积黄豆还没有成熟,但是已经有一批成熟了。
何夕亲自主持收割,黄豆收割是比较麻烦的。好在何夕提前设计好了很多剥壳的机械,直接塞进去,就能将黄豆打出来,很快大片大片的黄豆从滚了出来。
何夕拿起一颗黄豆。虽然说颗粒饱满。但是比起现代的大豆,实在是小太多了。随即拿一颗塞进嘴里,硬生生吃了,一股豆腥味扑面而来。但是何夕却感觉好像奶香味一样。
何夕说道:“传令,立即给所有高丽人加餐,每人每天加一合黄豆。还有榨油厂可以开工,所有新榨出来的油,直接下发给各卫所士卒,作为俸禄的一部分,按比例酌情减少一些粮票。”
合,是一个计量单位。
十合是一升,大概有一百多克。虽然说加的并不是太多。但是几十万人。那就太多了。
这一批黄豆估计很快就吃完了。
最多支撑两个月。
还有榨油这一件事情,其实也是在减少粮食消耗。
其实很简单,人吃油水多的时候,就不会多吃米饭了。对于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对待方式。对高丽人,直接加餐就是了。但是对于辽东老人们,就不一样了。
油脂在古代可以稀罕物。不管是什么油,都是很贵的。
而何夕改进了榨油技术,出油率即便多了一些。但并不能改变大豆油价格,说奢侈品是绝对了。但是寻常人家一年也吃不了几次带油水的。而大量下发大豆油。自然会改变卫所士卒的饮食结构,毕竟油更多会用来炒菜。
这也就节省一些粮食。
而豆饼也可以用来马料与牛料。
马就算了,是战略资源。而牛也是生产资料。但是辽东天然有畜牧业基础,还有大量羊的存在。不管是之前辽东百姓养的,还是纳哈出投降,遗留在辽东的。
这些羊,就是何夕最后一些筹码。
不,已经动用了。官府的羊是比较少的。毕竟羊都是散养的。官府大规模饲养成本太高了一些。何夕已经在用很多办法,悄悄地从各地采购羊。作为粮食储备了。
何夕与身边的人细细核算。这几十万石大豆,还有陆陆续续成熟其他大豆,虽然让百姓恢复到秦汉时代吃豆饭,有些不大好。但是计算各方的情况,这一场危机,似乎能悄无声息地过去了。
只是何夕万万没有想到。他这边刚刚松了一口气,立即就从抚顺传来一个惊人的消息。
抚顺煤矿的高丽人造反了。
何夕顿时脸色铁青,虽然一时间不知道因为什么。但是何夕想来一定与粮食供应有关系。他二话不说,立即启程带着一批大豆往沈阳而去。他必须立即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