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xianqihaotianmi.org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193 第 193 章
    ·

    回到大都城之后, 白曙的生活更加忙碌了。

    教授的课得补上;落下的笔记得补上;店里的活得干;爷爷、奶奶两老必须送到医院做定期检查;淘回来的东西,也要亲自收拾分类;土特产得早点分派出去……这一系列工作做下来,白曙没有一刻停歇, 幸好刘清和爷爷、奶奶这段时间都在琉璃厂住着, 倒是给白曙省了不少事。

    白金氏精神头非常好, 住在前屋热闹,后屋安静的琉璃厂, 最重要的是, 乖孙在身边, 所以她非常开心。

    白金氏是每天都乐呵, 把一张天生的凶狠脸, 生生弄出了慈祥的模样。精神好了,就能不断折腾了。白金氏原本就是个停歇不下来的主儿,她每日里拿着锄头,带着刘清, 在院子里捯腾,想着开春要种些什么。

    吃饭的时候,白金氏郑重地对白曙说道:“村里最近肯定不太平, 也不知道是从哪里传出消息,说国家要分田到户。我和你爷爷正打算把户籍迁回去。”

    白曙放下饭碗。他回来的这段时间,又一次偶遇了金融系范教授。按照范教授话里的意思,就是国家已经决定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华国是农业大国, 要实施改革开放, 拉动经济发展, 农业是无法绕开的重点。

    在两天前,位于大都城西北方向的一个省份的偏僻村子——长岗村,长岗村全村二十来户农民代表联名签订了分田和包产到户的契约。这引起了整个华国的大震动。白曙可以想象,在这样寒冷的季节,在这个接近新春的时候,那十八个农民,是怀着怎样的忐忑,签下了这份协议。冬天,是农民最缺乏食物的季节,这个季节连充饥的野草野菜都看不到。一年忙到头,收获的粮食根本就不够一家人的嚼头。如果实在不是走投无路,这十八个人,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签署了这样一份“生死文书”。

    分田到户,这可是违背了目前国家原则的做法。国家之所以提倡购人民公社,为的就是打击地主阶级,废除封建残余势力。但是若真的分田,那就是功亏一篑,个人私有,会导致地主会越搞越多!可是整个国家的人民都把视线聚集在大都城和长岗村上。等着看长岗村分田到户后,大都城的做法。国民们不知道什么政策,什么策略,他们只知道,世道变了,像长岗村那样干,若是丰收了,交了公粮,剩下就都是他们自己的。只要努力,那就不用饿肚子了,不用当乞丐了!这是天大的好事!

    “此事的确可行。”白曙说道,“明儿个,我回都村一趟,把您二老的户口转回去。”

    长岗村就像是堤坝中的一个漏洞,洪水堤坝一旦有漏洞,那么离决堤已经不远。农村一旦分田地,那城市户口的红利也将会结束。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与其在城里守着那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停止的定量粮,还不如回村里守住田地,吃地里的出息。

    白金氏瞪了白曙一眼,“你还有那么多事情要忙,就别回去了。让清儿去办!”刘清的户籍还在都村,迁户口的事情由他去做,也正好合适。

    “好,这事情,我明儿个一大早就回去办。”刘清说道。

    今天的菜,是白菜炖肉。白菜入味,肉酥软香浓。白三朝吃了白菜炖肉,沾了荤,还算是满足,他瘫坐在凳子上,朝刘清说道:“现在国内的环境正好,你也应该趁机考虑考虑要做什么了。”刘清虽然跟他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好歹是他看着他长大的。虽然他不知道刘清为何好好的军人不当,非要退伍,但是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他也不能责怪这孩子。可是让他看着这个孩子继续浪费自己的才能,在村里种地,他实在是不忍。

    刘清知道白爷爷的担忧,“我打算和战友一块儿搞运输。”他原本打算一直在都村种田的,可是看着白曙慢慢离他越来越远,他不得不改变了自己的计划。

    白金氏稍显凶狠的脸,看向刘清,“这事情,你心里有成算就好。”

    刘清这孩子,从小就不一般。乖孙算是冷情的了,但是刘清比乖孙更甚。至少被乖孙放在心上的人,比被刘清放在心上的人多。刘清,只对乖孙执着,对她和老头子,可能也只是因为他们俩是乖孙重视的人罢了。

    刘清刚回都村没几天,就传出了都村分田到户的消息。白曙即使没在都村,但是因为是从都村考出去的学生,而且还有白日朝一家在其中周旋,所以也顺利分到了两亩地。胖球儿因为已经定居在都村,所以此次也分到了一亩地。但是白曙看他脸上却没有半分愉悦,反而是心事重重。圆胖的脸蛋,直晃晃地写着:我有心事。

    白曙看着,一头黑线,“怎么了?”

    胖球儿没考上大学,也没有选择返城。在朱红上学的这段时间,他一直待在都村,偶尔回大都城帮爷爷。丁老年纪大了,身体得养起来,胖球儿好几次劝他辞掉广和居的职务,可是丁老都没有答应,他要守着店,等着交给胖球儿。

    胖球儿情绪非常低落,双眼满是落寞,“爷爷明明知道,即使他退休了,我也成不了广和居的掌柜。”爷爷想要把广和居交给他,想要让他做广和居的掌柜,若在以前,他定觉得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现在,他却不再这样认为了。广和居已经被国家接管,是国营饭店,不再是他们丁家的私产了,也不再是他们姓丁的说什么就是什么的情况了。

    “现在时间合适了,另起炉灶吧。”白曙拍拍胖球儿的肩膀。改革开放,国内的经济政策必定会松动。目前,已经能明显感觉到农业政策慢慢产生重大变革了,相信不久之后国内会掀起更大的变革。

    胖球儿眼中闪动着光芒,“真的?不会被认为是资本主义吗?”他知道,失去的,再难夺回来,更何况是从国家手中夺回来,更是难上加难。他也非常非常想要再建一个广和居,把丁家的招牌重新发扬光大,但同时也担心自己能否保住这个再建的广和居。他害怕像爷爷一样,被迫放弃自己花了一辈子心血守护的地方。

    “房子已经买好了?”白曙把手中的书放了下来,认真地看向胖球儿。

    胖球儿一出生,就被灌输了将来要继承广和居的想法,而他自己又喜欢烹饪,所以对于这样的安排不排除。但是当他失去这样的理所当然时,他才明白,继承广和居对他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

    “房子已经买好了。一座方正的四合院,一座临街铺面。”胖球儿说道。房子是不久之前才买下来的,牵线的人是白曙介绍的从善。本来家里打算只想买一个临街铺面的,但是他无意间想起白曙说过的,大都城最美的,就是四合院;最令人怀念的,就是在院子里吃饭时的闲适。所以买了个四合院,打算以后再用。

    “你可以开始着手了。”白曙的手指在茶杯壁上敲打。上次见到范教授时,光看他脸上的得意劲和那意气风发的模样,就知道,改革事项进行得非常顺利。

    胖球儿舒了一口气,有白曙这句话,他的心就安了。

    “临街商铺离你这很近,过两条胡同就到了。”胖球儿那张圆脸上的杏眼,眯成了一道漂亮的曲线。他是特地跟从善说要找离琉璃厂近的商铺,虽然琉璃厂这一带的人流量比不上城中心,但是也是相当不错的。更何况,离白曙近些,他的安全感也强些。

    白曙拍了拍胖球儿的肩膀,“去吧,赶紧的。”大都城的人口越来越多,随着知青慢慢回城,住房依旧不够。城市势必会扩大,交通工具眼见着越来越便利,到时候无论胖球儿的广和居开在哪里,只要味道有保证,势必会客如云来。

    华国的政策,在这一年的春节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变化,特别是作为华国政治经济中心的大都城,但凡上面有所动作,势必第一时间有所反应。

    胖球儿的广和居已经开业一周了,丁老也以年老为由,从原来的广和居退了出来,结果果然和预料的那样,胖球儿什么都没捞到。

    “铃铃铃——”

    一阵铜铃声,店里来了客人。

    “我就说嘛,小白曙今天一定在店里。”范老一进门就哈哈大笑。他手里拿着一个木盒子,身站着廖大家。

    白曙停下手中的笔,这是贾教授布置的作业,今天必须要完成,明天去教授家上课的时候要交。

    “廖爷爷,范爷爷。”白曙朝他们俩打了声招呼。

    白三朝原本在店铺后面的小隔间里打盹,听到乖孙的声音,赶紧穿了鞋,跑出来。

    “老廖、老范!你俩今天怎么有时间过来?店里不忙?”白三朝得意,年轻时再得意,也抵不过老来有人伴,有人养。在几个老家伙中,就数他有福气,儿子、女儿什么的不提也罢,不过乖孙白曙就够他余生炫耀的了。

    “半截身子要埋黄土了,钱够用就行了。”廖大家的头发已经全部花白。他脸上的笑容淡然,举手投足之间从容淡定,眼中充满了对生命、对生活的认真。这个老人,在这几年经受了不小打击,在他被划成黑五类的时候,他的妻子和儿女,都和他划清界限,离他远去。等国家平定,他的帽子被摘掉,房子也归还了,生活开始慢慢变好的时候。早就脱离关系的儿女找上门。对此,他不拒绝,也不接受,任由他们入住。其实,国家在归还他的房子时,里面还住着好几户人家,怎么赶都赶不走。所以,即使多住了几个人,对他而言,也没什么影响。

    “你呀,就是心软。”范老不认同师兄的做法。虽然说亲子血缘难以割舍,但是师兄那双儿女,真的是太寒心了。在师兄受苦受难的时候,那两人落井下石,在师兄否极泰来的时候,那两人又想上来吸师兄的血肉,抠师兄弟的钱财。要他说,住都不让住,才对。

    白三朝笑嘻嘻地摸了摸自己的短胡茬,“的确是,活到我们这岁数了,吃好喝好玩好就成了。”

    白曙嘴角抽了抽,爷爷说这话的时候,不时用眼神瞅着他。这话明晃晃地就是在跟他说的!昨儿个,胖球儿不是才刚给他做了一碗烧羊肉吗?怎么这会儿又馋了!

    范老给白三朝递了一个鄙夷的眼神,他们那么多年的朋友,他一眼就看出了他的小心思,“你嘴巴怎么就那么馋?医生不是才刚说的吗?少食荤腥!”他说这话的时候,眼神小心翼翼地看着白曙。自从从容县淘货回来之后,他的遭受了和老白一样的待遇。小白曙带老白夫妻俩去医院检查的时候,会带上他和兰姑。兰姑对小白曙话,言听计从,小白曙说他得少食荤腥,于是,饭桌上见不到肉:小白曙说,要适量运动,于是吃完饭,他得跟兰姑去散步;小白曙说,他得减少工作,享受生活,于是他三天两头被兰姑催着出门玩去!

    范老这模样,把白曙逗得哭笑不得。既然他已经决定要帮范老养老,那就得管着了。范老的身体比爷爷的身体差上许多,得慢慢调养。不过,这正好合适,爷爷和范老一起调养,正好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

    “老丁没来?”白三朝貌似无意地往老范和老廖的身后看去。老丁若来了,今晚的晚饭就有着落了。

    范老和白三朝现在是同病相怜,所以两人此时非常有默契,“老丁待会儿就来,咱们先来看看师兄新做的玉器?”

    当初白曙开出来的那块石料,托了廖大家打磨雕刻。

    当盒子被打开的一瞬间,白曙的精神为之一振,他觉得面前这颗白菜,是活的、充满了生命力。每一根线条都那么圆润,每一个叶子的舒展都那么自然。雕刻师,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造物主,他们用刀,一点点把原石刻出合适它的样子。这颗白菜,就是在廖大家的手中诞生的。

    “两颗白菜完全不一样,一个白玉,只有一点绿,雕成了个蛐蛐;一个白绿相间,是颗还原度极高的白菜。不过,你淘到的这颗……”滔滔不绝的,是范老。看得出范老是真的非常喜欢这两颗白菜。

    “铃铃铃——”

    门口的铜铃响了起来,一个年轻的男人走了进来。

    这男人看起来和白曙年龄不相上下,穿着非常时尚。褐色的太阳镜,被发蜡打得根根分明的大背头,穿着三件套的褐色西装,深蓝色的领带,黑色大外套。这副打扮,非常摩登,走在大街上会引来众人的回头,这样的款式和面料在大都城也是极少见的。

    白曙没有主动招呼。店里的装修趋向于西方的后现代化,简洁而明亮,令人充满了轻松感。白曙在店里的时候,一般不会主动招呼客人,任由客人在店里先自个儿找,等他们主动提出疑问,他才会出来搭话。

    这男人目标明确,一来就直奔主题,“这两颗玉白菜,我买下了。”

    白曙皱了皱眉,“这俩不卖。”能预测天气的玉白菜,是刚子送给他的,他不想卖。颜色碧绿如掀起波浪的湖水,白绿相间的玉白菜,是廖爷爷摘帽后的第一个作品,他舍不得。

    年轻男人哂笑,“在琉璃厂开铺子的,就没有不想赚钱的。你不想卖,莫不成是要提价?”他见过不少这样的商人,精明狡猾,还真的以为他们的商品有多好,可以随意提价?

    白曙摇摇头,“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我真的不想卖。”他不缺钱,也不缺吃穿。喜欢的东西就留下,没必要为了赚钱卖出去!

    年轻男人见白曙油盐不入的模样,终于来气了,“我给你一千,一颗一千!” 166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