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xianqihaotianmi.org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情报档案#观察组【代号:0-1】
    您好,观测者:

    为了便于您接下来能够流畅、清晰的观察方舟世界,天父责令鄙人为您整理了一些关键的情报。因为事出突然,鄙人的情报不会像书面语写法那么正式,但其中的内容保证客观。

    在正式开始对方舟时间进行观察前,请务必坚持阅读鄙人为您准备的情报档案,不仅是因为您和天父以及鄙人所处同一阵营。更为重要的是,只有鄙人为您提供的数据和情报是最为准确的,这一点尤为重要。

    【文明终焉】

    现存的档案对那场灾难记载无多,即便像我这样的专业人士,对最初的那场毁灭地上文明的灾难也知之甚少。按照官方的说法,灾难的起源源于一场被称作“冥王(Hades)”的全球性瘟疫,不过具体发生时间无从可考,我们只知道,盛极一时的人类文明在于冥王对抗的三年时间里,死去了接近全球人口四分之一的人,有些国家、民族、甚至人种,都灭亡了在了这场灾难中。

    即便已经有了初步对抗冥王的手段,但锐减的人口使得当代的文明难以维系,灭绝二字已经提上了人类文明的日程。为了防止事态发生到无法挽回的境地,世界政府启用了最后的紧急措施 —— 文明留存预案。

    【文明留存预案】

    关于文明留存预案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在二十世纪中叶,某国际组织发现了一个被科学家称作时间胶囊的容器,他们用了近十年去研究、破解其中存储的信息和知识,最快于七十年代初,在联合国上提出了现在已知的文明留存预案。

    由储存于时间胶囊内的技术为基础,以最大程度的保留现有文明为原则,这个直到人类步入二十一世纪才被通过的文明留存预案,旨在将人类现有的生存方式,以近乎百分之百的相似度,复刻进八千米深的地下。

    这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项空前绝后的计划,人们以诺亚方舟的寓意为建立于不同区域的地下避难所命名为“某某方舟”并真的如最初计划的那样,将几乎人类在地上生活的所有条件,都搬入了地下。但这其中有些细节却耐人寻味。

    您可以将方舟内的地下城,完全理解成一个下沉到地底的城市。它奢侈到拥有人造的阳光和足有千米高的蔚蓝晴空,生活其中的人甚至能够享受到宽阔的马路和位于城市中心的公园。

    在这里,鳞次栉比的公寓为了保有住户的隐私而留有不小的间隙;高大的地标式建筑为了确保美观和观赏性而造型各异。

    您注意到了吗?方舟世界的价值正如这个计划的名字一样,它的存在不并意味着能在末世中拯救多少人的性命,而是为了将某个时间点上的人类文明完整的保存下来。

    当然,这之后发生了一件更为讽刺的事情。

    【下界】

    从城市结构上讲,下界本是为城市拓展以及城市间的物流运输而预留出的空间。然而从城市生态来说,生活在下界的是一群身世不幸的人。方舟系统将他们称作劳工,劳工的存在众说纷纭,不同的说法源于不同的立场和见解,就我个人而言,劳工的存在是对方舟系统一种最大的讽刺。

    下界的地理位置均位于地下城的最外环,和规划好的城市上界区域有着约六七十米的水平落差,原本连通上下界的货运通道被后来命名为“着陆区”的垂直升降梯所替代。不同于生活在上界的公民,生活在下界的劳工享受不到方舟系统为文明所建设的任何福利,他们才像是真正在末世中挣扎求生的人,多数人只能背靠着文明,苟活一生。不过您大可不必先下结论,我相信在观察的过程中,您会对他们有新的见解。

    以上就是这次情报档案的全部内容了,还请见谅,毕竟鄙人手上还有天父交代的任务,而且下一波敌人估计很快就要骑到我脸上了。

    等鄙人度过这次难关再为您撰写下一份报告吧。

    —— V社第三科 Metro组情报人员 S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