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xianqihaotianmi.org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91 第 91 章
    对于要回乡祭祖这件事情, 其实顾明妧也有点害怕。顾家的祖籍在山西平阳县, 实在是一个比较穷苦的地方。当然顾家在当地是很有名望的,尤其是顾翰清这一支, 自老太爷在京城立足之后, 便已经成为顾家族中最兴旺的一支了。

    顾翰清对顾家的这些族人也是相当优待的, 但凡族中有上京求学之人,都免费让其在顾家族学入住听课, 但也不知道是不是风水的问题,除了顾老太爷这一支,族中其他亲戚家的后生们,就是没有一个在学业上开窍的。顾家的文脉, 似乎是被顾老太爷这一支给独占了。

    不过幸好, 因为有顾翰清在京城的名望,当地的地方官对于顾家也很照顾。顾翰清又在老家购置了田产, 分给叔伯一辈的人耕种, 日子虽然依旧是清苦的, 但已经没有从前一样艰辛了。

    老太太回乡祭祖不是小事, 顾家门口的车队排起了长龙来。除了丫鬟婆子之外,顾翰清另派了一队身手不错的护院跟着, 还将他的长随阿福也留给了顾明妧,让他专门为顾明妧驾车。

    除了各人要用的衣物箱笼之外, 另还有十几大车的箱笼, 里面装着分给族中人的各色面料布匹、粮食粟米、并一些半新不旧的衣物, 这些东西在京城没什么人要, 但回去老家分给老家的乡亲们,却是他们最缺的东西了。

    顾明妧也备了几样东西,她知道三叔公家还有几个未出阁的妹妹和一个新进门的堂嫂,这些事情却是别人不知道的。

    顾翰清亲自送了她们到门口,他朝中事多,自然脱不开身回去,便嘱咐周氏道:“替我好好服侍母亲。”

    周氏点头,昨夜交代的事情也都交代了清楚,临走还不忘折腾了她一回,她今日早起还觉得有些乏呢,但心里却是甜的。

    “老爷放心,我会的。”周氏又对方姨娘道:“老爷就交给你了。”

    方姨娘自是点头如啄米,她一个妾氏没有进祠堂祭祖的资格,但从此之后顾明烟却是记在了族谱上的嫡女了,她心里自然是高兴的。

    顾明烟站在周氏身后,听着两人说话,等周氏走开了之后,方姨娘正想找她说几句,却见她先走到了方姨娘的身边,凑在她耳边小声道:“姨娘这一回可要加油啊!”

    方姨娘一听这话,却是红了脸,顾明烟如今大了,知道的事情也多了,还是念叨着想要她给她生个弟弟出来。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方姨娘也不好说什么,便对顾明烟道:“你好好听太太的话,不要给太太添乱。”

    顾明烟觉得方姨娘冥顽不灵,扭着脖子不去理她了。

    顾明妧和顾明珠已经上了马车,天气渐冷,马车的角落里放着一个黄铜雕花的脚炉,她脱下了鞋子将脚搭上头,用一条小毛毡被盖着,一阵风吹过,将马车的帘子吹出一道缝隙来,顾明妧便看见陈伯青就站在了顾翰清的身边。

    他一向是沉稳的性子,中了解元之后,其实和从前也没有什么太多两样,只是眼神中似乎更多了一些自信。顾明远和顾明德都打算放弃明年春天的春闱,等三年之后再一鼓作气的去考,但陈伯青决定去试一试。顾翰清便没拦着,陈伯青年纪尚小,就算春试落榜,再等三年,也耽误不了什么。

    顾翰清好像是真的已经把他当成了女婿栽培……

    顾明妧心里有些忐忑,她不敢将心中所想告诉顾翰清,毕竟顾明妧也不知道太子李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现在一切都只是她的猜测而已。

    “你不去跟他说几句话吗?我们再回来,可要到三月份了,那时候他大概是要下场子了……”顾明珠顺着顾明妧的眼神看过去,便也瞧见了陈伯青。

    虽然她同陈伯青的事情,家里没什么人知道,但顾明珠从前是看见她做鞋底的,自然也以为顾明妧对他有些意思。

    顾明妧急忙就底下了头,稍稍抬起头眼皮看了顾明珠一眼,脸上却还是忍不住有些发热:“我又没有什么好说的……”

    她实在没有什么好说的,也不敢再同他说什么了。

    顾明珠也垂下了眼皮,过了片刻才开口道:“也是……有什么好说的呢……”说起来女儿家的婚事,到头来也不过就是那八个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

    他们一行人在路上走了有一个多月,终于在腊月二十五的时候,到了山西平阳。

    县太爷亲自过来相迎,并将老太太一行人送往了顾家所在的安陵村。姑娘们一路上刚开始觉得新奇,后来慢慢就失去了兴趣,等到了安陵的时候,上上下下的人包括周氏在内,都已经累得散了架子一样。

    好在之前周氏先派过来的人早已经将宅子收拾了妥当,周氏将众人安置好之后,才算先歇息了下来。

    老太太身子硬朗,又是归乡心切,这一路上倒是仍旧精神奕奕的,不过头一日还是谢绝了族中人的拜访,一家人在府上休养生息。

    老宅是一个旧式的四进院落,虽然回乡之前已经派人修葺过了,但比起京城的房子,自然是差了许多。周氏带着顾明珠顾明玉住在正房,顾明妧便和顾明烟分住在东西厢房。

    老太太住在第三进的正房里,各房的下人除了晚上要上夜的,都住在后罩房里头。

    大约是因为马车上呆得日子太久了,顾明妧睡在炕上,依旧还有一种摇摇晃晃的感觉,只觉得眼前的房里都在晃动一样,身上虽然累得很,却一点儿也睡不着。

    自古山西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离柳氏和萧浩成所在的武阳关其实并不太远了。

    顾明妧上次收到书信的时候,柳氏已经有了身孕,掐指算一算,如今也有四五个月了,她倒希望柳氏能生个儿子出来,她上头有顾明远这个哥哥了,还想要个弟弟,若是将来弟弟随了萧浩成行武,那她的两个兄弟,就是文武双全了。

    越想越兴奋,好像已经完全睡不着了的样子。顾明妧在床上翻了一个身,听见春雨在她对面的炕上打着哈欠道:“姑娘怎么还没睡呢?是不是认床了?”

    其实她们在路上投宿打尖,顾明妧每天都是贴上枕头就能睡下的,今天却是不知道怎么了……

    “没有……只是好像还不想睡。”炕头烧得很热,她脸颊都有些泛红,外面月亮不大,却照得院子里明晃晃的,忽然间有几片雪花在窗外飘了下来。

    “外头下雪了。”顾明妧从炕上翻起来,趴在窗台上盯着外面看。小小的四合院,各家的灯都已经暗了,只有游廊上还点着几盏忽明忽暗的灯笼,照的那雪花在夜空中静静的飞舞着。

    顾明妧一个机灵,忽然想起一件事情来……前世好像就是这一年,山西遭逢大雪,顾翰清作为钦差大臣,回乡赈灾。顾明妧实在过的□□逸了,竟然把这件事情给忘了!

    ……

    第二天醒来的时候,雪已积了有一尺深了。老太太已经开门迎客了,族中的几个年长的妯娌,都冒着风雪前来请安。

    周氏正在库房将带来的东西一一清点,三叔公送了族人的名录过来,老太太的意思是把东西按照名录上的人头,各家各户的分发下去。

    顾明妧见周氏实在辛劳,这几日一直在她跟前服侍。

    面料布匹分派好了之后,剩下的便是粮食。他们从京城带了细米过来,熬粥是最好不过的,寻常人家难得能吃到几回。顾明妧想了想,却同周氏道:“母亲,这细米先别送人。”

    她前世虽然不知道这场雪灾持续了多久,但闹到京城要皇帝派了钦差来赈灾,想来是不小的,族里的亲戚们并不缺这么几斗细米,可一旦雪灾降临,粮食补给中断,这里的百姓很有可能会没有饭吃。她们虽然只带了几车的粮食,但也有可能是救命的粮食。

    “怎么了?”周氏心下疑惑,倒是放下了手里的册子,听顾明妧怎么说。

    “外面雪这样大,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停,万一米没了……”

    顾明妧的话还没说完,周氏却是笑了起来道:“我们吃的粮食都另放着,这些是给族中亲戚们的。”周氏只当顾明妧以为她们自己要没饭吃,还开口安慰她。

    “不是的,母亲……”顾明妧咬了咬唇,但还是继续道:“若是这雪一时半会儿停不下来,到时候我们有的吃,百姓们没有的吃,他们知道我们回乡祭祖,必定求过来,母亲要用什么去安抚他们呢?”

    周氏心下一惊,她当真是没预料到这些,顾翰清在平阳名声极好,她可不能坏了他在百姓心中的形象。要当真到了那一天,必定是要拿出体己救人的,但那时候可不就要断了他们自己的口粮了。

    周氏想了想,忙就让刘妈妈喊了外头的管事过来,拿出一张五百两的银票,同那人道:“你现在就去城里,屯一些粮食。”这雪才下一天,粮价不会涨得那样快,可若是再等几日,那就说不定了。

    五百两虽然不多,却可以买下不少粗粮,若是这雪当真下个不停,她们也好拿出来赈灾,若是这雪很快就停了,到时候分给族中亲友,也是一样的。 166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