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xianqihaotianmi.org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273 莫应棠
    周明愈看着崔公源的表情由原本的轻松不屑慢慢地变得凌厉起来, 心里大约也能猜到点什么,故意试探:“看起来崔长官要在家乡任职,也挺亲切的。”

    崔公源原本搭在车窗上的手轻轻地拍了拍, 别有深意地看了他们一眼,“的确很亲切, 以后有机会坐下好好聊聊,我可听说你们先锋大队越来越了不起呢。”

    周明愈看他那副得意的样子,自然不肯让他如愿,“如今俺们是先锋生产团,人多力量大, 自然会越来越好的。”

    不就是压着不给买拖拉机嘛,那东西以后越生产越多,今年不买就明年咯。

    左右这个革委会主任也是有保质期的, 可惜眼前这个得意的男人并不知道。

    原本就不是朋友,谈话自然也不会愉快,崔公源挥手让侄子驱车前往莫家沟,却从观后镜里看着周明愈。他鼻子里哼了一声,这时候又看到了路边正骑车的少年男女。

    他问道:“这俩小毛头就是他家的?”

    “是的, 儿子叫周钦暄,女儿叫周夕,成绩都很好。”

    “走吧。”崔公源挥挥手。

    原本寻思周明愈见了自己应该会愤怒, 毕竟自己驳回他们买拖拉机的申请了嘛, 谁知道居然没有。难道, 二愣子根本不知道是自己驳回他们的申请, 还以为是刘新农?

    这倒是有可能。

    都说那二愣子多聪明,他才不信,他宁愿相信一直都是公社和县里有人给他撑腰的。

    现在他是高进县的一把手,哼,一定要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崔公源自己踌躇满志,周明愈却也不闲着。

    他和莫茹没有回家,叮嘱了儿女让他们先家去,两人去公社找相玉亭和柳红旗,直接跟他们坦诚崔家和莫家的恩怨。

    当然,这事儿两人是知道的,毕竟之前周明愈的匿名信可是送过林纾办公室的。

    周明愈只当他们什么都不知道,表现得忧心忡忡的,“两位书记,我和媳妇儿不能当团部干部了,那崔公源现在是县革委会的大干部,肯定会迁怒故意刁难先锋生产团的。”

    相玉亭安慰他俩,“不要担心,他既然做这个主任,自然也是有分寸的,不会做这种授人把柄的事情,你们只管放宽心,好好干工作。”

    周明愈庆幸自己二愣子的名头没全部摘掉,一副赌气的样子道:“您是不知道,这一次去县里,我们才发现不让买拖拉机了。这事儿,肯定是他捣鬼。”

    他知道相玉亭和柳红旗不服刘新农,而刘新农和崔家穿一条裤子,自然也不会多喜欢崔家,当然他们也不了解崔家的一些无耻手段,所以他需要提前透露一下。

    反正他和莫茹在这些干部们跟前向来都是一副乡下人耿直憨厚,有啥说啥的形象,利用这个形象就可以把一些看似不合适但是又需要说的话给说出来。

    相玉亭和柳红旗了解他们的这种性格,也并不会怪他们,反而觉得他们敢说真话。

    当然,就算崔公源真的针对先锋团和莫家沟,两人也没办法,毕竟他们是公社干部,崔公源是县一把手呢。

    不过,他们还是需要知道,毕竟谁还没个靠山啊!

    周明愈猜测柳红旗的靠山就是高瑞阳,这个事儿他不好去跟高瑞阳告状,但是柳红旗可以暗中写信投诉的嘛。因为是亲信和靠山的关系,也就不会有所谓的越级上报,反正不走正式程序就不存在那种问题。

    周明愈和莫茹第一次在两位面前啰嗦了半天,都是他们的担心,虽然被相玉亭安慰了一会儿却也没多大效果。

    直到告辞离开,两人还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等两人离开,相玉亭叹了口气,跟柳红旗道:“周明愈和莫茹不是这样婆婆妈妈的人,这会儿怎么吓成这样,看起来那崔主任真不怀好意啊。”

    柳红旗冷笑道:“那还用说?崔家和莫家也算是宿敌,如今崔发忠被送去劳改农场劳改,莫树仁都回来他却有家不能回,崔家还能不恨?我瞅着这崔公源只怕是有备而来,下面还会有动作的。”

    相玉亭也同意,“那咱们要怎么办?”

    他跟高瑞阳可没那么大的关系,也没法越级上报。

    柳红旗道:“其实周明愈他们也不用怕,不是还有老书记嘛。”

    相玉亭:“老书记?可他退休了啊。”

    柳红旗笑道:“退休的老书记就不是书记了?他要是写封信区委还是要给面子的。”

    而周明愈和莫茹从公社革委会离开以后,两人还又去了一趟供销社,找到夏主任再用他们设计好的那副坐立不安、忧心忡忡的姿态说了一会儿话,话里话外都流露出先锋团可能要倒霉,只怕以后都不能好好完成供销社任务的样子。

    夏主任安慰他们一通,让他们只管好好搞生产,其他的都不用担心。

    上完双保险以后,周明愈这才驮着莫茹回家。

    ……

    果然,崔公源是个沉不住气的,以为自己现在在县革委会说了算没几天就开始兴风作浪。

    他先指挥着人把莫家沟莫树杰等人的干部身份撸掉,又找个莫须有的借口把莫应龙给抓起来,再让人去黄河农场交涉把崔发忠给接回来。

    同时他对先锋团也不手软,他先勒令先锋团团部的小学关停,都要去范木匠小学,又指责先锋团走资本主义道路,要求割尾巴,让人把先锋团的副业工厂要么关掉要么以县革委会的名义接收整改,让人彻查先锋团的账目,防止有人浑水摸鱼等等。

    这下次供销社不干了,因为先锋团的鱼塘、果园、磨坊、大棚等,可关系着供销社的任务呢。如今红旗公社的供销社已经是整个地区乃至本省最优秀的供销社!!

    这个荣誉,夏主任可不想丢!

    于是夏主任开始接连写信告状,急了自己还跑区、省里去抱怨诉苦。

    县革委会还下令取缔农村集市,说这是黑市,是尾巴要割掉,再也不许开办农村集贸市场,以割尾巴为由抓了不少社员。老书记和柳红旗等人也开始给上头写信汇报,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上头暂时没管。

    于是短短俩月,崔公源就把境内各公社弄得怨声载道,社员们说起姓崔的就啐一声。

    尤其是先锋团的社员们。

    原本冬天社员们正好可以趁着农闲的时候去干活赚钱,这个钱可比生产队靠着粮食分的多多了,现在不让他们去,那不是断他们生路吗?

    这么一来,很多人就开始抗-议。

    甚至有人知道了崔家和莫家的恩怨,知道是崔家故意打击报复,还连周家也算是,甚至把整个先锋团都列入打击范围。

    虽然有极少数人会埋怨莫家和周家连累他们,但是绝大部分人都义愤填膺,认为崔公源这是在断他们财路!

    自从加入团部以后,他们的日子也跟着红火起来,以前一年到头分不到十块钱,现在都不稀罕生产队年底那点分红,去干活儿一冬天赚的都比那个多多了。

    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对崔公源不满,唱衰他,抗-议他打击报复,公报私仇。

    不过周明愈和莫茹倒是不着急,因为早就有安排,这些也都在他预料中的。只是没想到崔公源那么蠢,那么沉不住气,原本还寻思崔公源会慢慢来,没想到这么疾风骤雨的。

    他索性就当放假一样在家里陪家人。

    虽然砖窑厂还开着,但是和他关系好的本家同村的,自然也不会去捧崔公源的臭脚,不让周明愈管砖窑厂,他们就不去干活儿。

    正好,大家就当放假在家里休息过年。

    …………

    转眼腊月,过两天是小八的生日。

    以前条件不好,根本不过什么生日,饭都吃不饱谁还想那玩意儿。不过后来条件好起来,村里人也开始流行过生日,自己擀长寿面,再加上俩鸡蛋,这就是很好的。

    莫茹因为空间里囤了很多蔬菜水果、肉食、糖果等,家里孩子过生日,她都一视同仁,会给一把糖、一瓶自制水果罐头。

    这一次莫茹想做点好吃的,过个不一样的生日。

    现在冬天那么冷,又不让去上工,窝在家里没事,可不就张罗着吃?

    张翠花也凑热闹,自己拿出三块钱给莫茹,让她去供销社买几斤肉,给小八做他最喜欢吃的红烧肉。

    莫茹自然不肯要张翠花的钱,“娘,肉让小五哥去割,钱不用,我有呢。”

    张翠花也就没再说什么,不过等她回家的时候,就被小八追上。

    “嫲嫲,我的生日你干嘛给我妈钱,不是应该给我嘛?”反正妈妈不要,给我吧,给我吧。

    张翠花乐了,说得也对,她真就把那三块钱给了小八。

    这事儿恰好被张够和王金秋看见,俩人差点被把眼珠子掉出来。

    张够:“我的老天爷啊,娘居然舍得给小八三块钱!”

    婆婆那么抠门的人,一分钱都死攒着,竟然一下子给小八三块钱!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

    她现在手里也有钱,虽然三块钱很多,可她并不眼红,就觉得抠门的张翠花居然舍得给人钱,这太不可思议。

    王金秋也有钱,却不耽误她难受。

    家里人去工厂打工赚的钱一半给张翠花,一半自己拿着。

    周明林手巧能干,赚的钱比二哥三哥都多,一半交公,剩下的也就给孩子买个零嘴,其他的都给王金秋拿着。

    就是,看着婆婆私下里给小八三块钱,她心里还是挺不是个滋味的,酸溜溜的。

    毕竟家里孩子过年也就从嫲嫲那里得五分到一毛压岁钱,现在居然一下子就给小八三块,能不吃醋吗?

    这时候大人也不是谁能随便拿三块钱的。

    她少不得酸溜溜地道:“我怎么觉得老太太就一个孙子一个孙女。”别的孙子孙女都是假的,捡来的!

    周七七不用说,老太太对她最好,这么大了还时不时来找老太太撒娇,老太太屋里只有她能随便去随便拿。

    一个乡下丫头打扮得比城里孩子还时髦,跟家里其他女孩子一比,她就是小姐,别人就是烧火丫头。

    偏生俩嫂子居然觉得这样很正常,谁也不反对!

    她有时候晚上悄悄跟男人嘀咕,周明林不但不偏向她,反而还说让她也对七七好点。

    听听这话,真是……一口老血都要喷出来。

    你自己闺女是捡来的不成?非要巴巴地去讨好别人的闺女?

    不过她也知道周明林是个实心眼,他认准的事儿,你怎么怎么说也不好使,还把自己气得够呛,她已经摸着他的脾气,也懒得非要他改变说法。

    反正他赚的钱还是给自己也没给周七七。

    张够道:“也是应该的,全家加起来没有这俩孩子可人疼!”

    王金秋差点被她给气死,不会说话你还是闭嘴吧。

    当然,她也就是吃吃醋,心里嘀咕闹闹小别扭,见了莫茹和周七七,她比另外俩嫂子还会来事儿更加亲热呢。

    她手巧,给自己孩子做鞋子就想着给周七七和小八也做双,反正三双是做,五双也那样。

    她给周七七和小八做鞋子,莫茹就送她布和棉花,给她的和给俩嫂子的差不多,甚至还更多——张够因为是三个闺女,给了好东西还说白瞎,主动再转给周七七。

    王金秋觉得她真是个大傻子!

    ……

    听说莫茹要周明愈垒一个小窑炉,王金秋等人也好奇,立刻就来看看,说给帮帮忙。

    58年的时候,为了炼钢铁,有些地方也要求社员家里垒窑炉炼铁,当然那都是扯淡,全浪费的。

    莫茹要的却是为了烤食物。

    媳妇儿有要求,周明愈就乐颠颠执行,周七七和几个孩子也跟着掺和,周培基和周诚廉也扛着闺女儿子的来帮忙。

    一个小窑炉一堆人忙活,动作那叫一个快。

    他们垒成一个一米半高,八十公分宽的耐火砖窑炉,分成上下两个炉膛,炉膛上面的烟囱一个像牛角,一个像条鱼,这是孩子们的杰作。

    垒好以后烧火暖炉子,再加工一下,最后就彻底完工。

    莫树杰、沈淑君、莫应斐和莫应熠也来了,莫树杰和沈淑君一人给小寿星一块钱,很快邱磊和傅臻也领着邱恒过来给小八过生日。

    他们其实一个月都来两三趟,为此邱恒还拜托爷爷给他买了一辆自行车!

    从腊月初七那天莫茹就带着孩子们开始准备面团,周家村的社员们听说也纷纷跑过来凑热闹,说凑面粉一起做,到时候也尝尝鲜。

    于是本来就是小八的生日甜品,结果成了一群老婆孩子们的狂欢,和面发面,第二天一早都跑过来忙活。

    做饼干的,打发蛋清的,准备装饰的,还有莫茹早就囤的果酱、罐头等等,这时候也都拿出来做装饰。

    各种各样形状的饼干,有的用葡萄干做眼睛,还有的用杏仁、核桃仁装饰,都是孩子们的奇思妙想。

    而那些大小蛋糕,则是周明愈几个帮忙打发的鸡蛋,女孩子们筛的细面粉,男孩子们帮忙碾碎的冰糖粉,最后就是莫茹和小八掌控窑炉火候烤出来的。

    莫茹觉得肯定是空间之力的作用,让她对窑炉火候掌握非常完美。

    那些蛋糕一个大的是在一个小铝盆里,小的则是在饭盒、茶缸里,开炉的时候香甜四溢,连大人都跟着流口水,更别说那些一个劲地喊要吃的孩子们。

    虽然没有奶油,但是有莫茹做的果酱、果脯、还有水果罐头,甚至还有口味独特的要用猪大油和肉滋啦来装饰。

    因为腊八节,团部食堂说要杀猪招待研究所和知青们,所以黄院长也领着师生们到团部来过节。周家村的社员们也都带了自己家的饭菜去凑热闹,就跟开茶话会一样热闹。研究所师生和知青们也都纷纷发表自己特长,弹吉他、唱歌、跳舞、讲故事、说评书,表演节目大家一起乐呵。

    莫茹带了妇女们把烤好的蛋糕、饼干、面包拿去,切成小块,给大家品尝。

    “七七娘你这蛋糕要是卖到城里去,指定抢着买。”有人吃了还想吃。

    莫茹笑道:“这年头,只要是吃的有啥不是抢着买的。”

    粮食都不能随便吃,如果有不要票的,自然也是抢着买的。再说城里蛋糕那是高档食品,是要用副食品券的,可不是随便买的。

    不过有这个窑炉,今年过年他们的食物可以更加丰盛,到时候社员们可以自己家杀鸡,也可以从养殖场买,他们可以做烤鸡、烤鸭、烤肘子、烤面包、烤饼……

    莫茹那么一说,大家都嗷嗷的,“馋死了馋死了,怎么还不过年呢!”

    吃了杀猪菜加甜品,再来一茶缸秘制的果茶,研究所的师生们都觉得十分满足。

    黄院长跟李主任道:“可不能被那些混蛋把咱们这么舒服的日子给毁了。”

    几个老师也纷纷点点头。

    黄院长道:“省委那里已经改换门面,下面各地区、县肯定也有新势力接替,这高进县革委会居然还这样蹦跶实在是不可理喻。咱们给上面写封信反映一下情况。”

    现在也不是当初他们领导被掀翻,孤立无援的时候,如今一切都在恢复正常秩序,他们也是可以告黑状的!

    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腊月十八省革委会、区革委会以及供销社系统就有文件下来,要求高进县革委会不能干涉各公社、生产团、生产大队的农业和副业生产,让他们按照之前的模式继续保持生产活力。

    如此,崔公源下派的一些接管先锋团工厂的干部也全部被拿下,拿走的钱物自然也要被一一追讨回来。

    他们虽然名义上接管先锋团的工厂,可实际就和当初张金焕做造纸厂厂长一样对工厂的大局并不能造成什么影响,无非就是暗中捞点钱物,而不能真正地掌控这些工厂,所以捞的财物也有限。

    有上级文件,周明愈他们直接把那些手脚不干净的干部拿下扭送县革委,要求归还财物,并且给他们应有的惩罚。

    崔公源派下来的人嚣张了没有一个月半月就被打回原形,甚大部分被判刑、撤职的,这无疑狠狠地打了崔公源的脸,气得他整宿整宿睡不着觉。

    “既然你们做初一,就不要怪老子做十五!”

    崔公源这才发现,他是真的低估了周明愈的力量,只以为他是个二傻子,没想到他有这样的手段。

    区委有人给他撑腰,这个崔公源不奇怪,毕竟他是高瑞阳提拔起来的。

    可省委为什么也有人给他撑腰?

    这个崔公源怎么都想不通!

    省委可是他崔家靠山的天下,怎么会……

    难道是因为某人去中央开会,下面的人故意钻空子?

    这就体现出先知的逆天好处,崔公源和崔发厚以为抱上大腿,可他们并不知道,那大腿看着像定海神针那么粗壮,却根本不牢固,被上头一指头就能戳倒。

    “达达,爷爷来电话说现在不要对莫家和周家出手,让你先站稳脚跟,剩下的慢慢谋划。”

    要是站稳脚跟,就不至于有这样的情况。

    现在还没站稳脚跟,革委会除了一个刘新农,别人都阴奉阳违的,根本不买他们的账。

    这样下去的话,一点好处都没有。

    “你爷爷就是太谨慎,太小心翼翼,这么多年才让莫家给喘过气来的。”崔公源经过之前那俩月的膨胀,感觉父亲太过窝囊,明明之前可以趁着好几次运动把莫树杰和莫树仁给弄死,可他偏偏说什么时机不对。

    那时候时机不对难道现在对?

    他已经忘记之前答应父亲要谨慎对待,徐徐图之的策略,恨不得一脚就把敌人踩死。

    他不能给敌人太多喘息机会!

    他自觉比崔发厚看得远看得多,周明愈并不是大家以为的二愣子,相反,这一次乃至之前的几次,说不定都是周明愈捣鬼。

    周明愈在公社、区委都有靠山,如今还和研究所关系密切,他们自然都会帮他。

    否则没法解释省委怎么会下令保护先锋团!

    这不合理!

    所以,一切的结点就在周明愈。

    只要他把周明愈给拿下,那先锋团就是一盘散沙,莫家也不足为惧——就算有莫应棠,可他远在天边根本无能为力的。

    崔公源自觉自己想通了其中关键,不想再干坐着。

    毕竟自己堂堂县革委会的正主任,却连一个泥腿子也奈何不了,说出去丢人,就是他自己心里这关也过不去。

    “建军,你带你个人立刻下乡,直接把周明愈给我抓过来!”

    他侄子崔建军看了看天色,“达达,快半夜了!”

    “半夜正好抓人!”崔公源双眼慢慢地变红,越发显得刚愎自用起来,“正好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

    日前,省军区大院杨司令办公室来了一个年轻人。

    杨司令看着站在面前的年轻军官,他身材修长笔挺,容貌俊美表情冷峻,一身迷彩服军装包裹着他年轻健美的身体,让他看起来如同丛林中的野兽一样犀利。尤其那双漆黑的眼睛剑芒一样锋利、深沉,即便是对上他这个司令官都没有分毫退缩。

    不愧是战场上洗炼出来的!

    这个年轻人当年从他的军区出去,十年磨一剑,没给他丢脸!

    哈哈,再也不是十年前那个因为漂亮而被人欺负的小兵了嘛,杨司令一副丈母娘看女婿一样的表情看着莫应棠,神态越发温和。

    莫应棠心里犯嘀咕,却依然站得笔挺,纹丝不动。

    看了一会儿,杨司令满意地点点头,拍出一纸调令,“新任务,前往X地区负责协助谭澄宇重新改组地区和各县的革委会。”

    莫应棠“啪”的一声,行了一个军礼,“是!”

    “放松,这次回你老家把以前的假期全补上,他们不给你放假,我给你放!”说这话的时候,笑眯眯的就和莫应棠的自家长辈一样。

    莫应棠知道在七大军区中,杨司令是最温和的一个司令员……或者说最绵软没有煞威的也可以,这在几年前他也领教过的。

    那是他第一次执行危险任务,死里逃生以后受到了杨司令如沐春风的关怀。

    当然,如果不是他太软,估计也不会被某头子压制取而代之了。

    想到这里,莫应熠的眼睛里漾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

    杨司令起身,拍拍他的肩膀,“小同志啊,好好干!”

    ……

    离开军区大院以后,莫应棠反复看了一下自己的调令,确认那上面的确写着XX地区,正是他的家乡。

    这一次,终于可以回家过年了!

    只是想到沈淑君每次写信都是催婚,莫应棠突然觉得脚步有点沉重啊。

    结婚什么的,似乎有点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