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xianqihaotianmi.org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卷一 第二百四十八章 盗图
    凌寒考虑了两日,然后拍板,给她。但是代表生杀之权的信物却交给了韩王妃保管,也就是说,这份权力,是同时给越国夫人和韩王妃的,越国夫人想把越地变成她的一言堂,就得先搞定韩王妃。

    但韩王妃是有主见的人,放得下私怨,撑得起大局,越国夫人想搞定她,就只有事事从公出发,以越地为重,若想谋私,韩王妃又岂是易与之辈。反过来,韩王妃如果想私下干点什么,越国夫人也必不会让她轻易如愿。

    这就是制衡,顾凤寻教导了凌寒许多为帝之道,制衡二字便是精髓,这一次,凌寒也算是牛刀小试。

    楚国从吴境撤兵了,夺下了吴国两座城后,楚皇见好就收,这个举动引起了西楚上下一致的警惕,如果说之前他们还在怀疑楚国突然攻吴,是不是楚皇发疯,那么现在可以确定,楚皇绝对不是发疯,而是早有预谋。

    于是再没有人反对往两楚边境增兵,重布兵防自然也更加顺理成章,但就在这个时候,兵防图却失窃了。

    意料之中的失窃。

    苏怜自接了假密旨一案,今日一开堂,明日一传讯,差不多朝中近半数的大臣都被他传讯过,其间也不知得罪了多少人,把这案子办得是怨声载道,又人心惶惶,偏凌寒又有话在前头,倒教人不好对他发难,只冷眼旁观他能把这案子审个什么结果出来,若是不尽如人意,只怕弹劾苏怜的奏章能把凌寒整个人都淹没了。

    如是吸引了绝大多数的人的注意力,自然就如了内鬼的意,趁人不备,从弘文阁里盗出了兵防图。

    此事一出,引起的风暴立刻压倒了假密旨案,成了当前最要紧的大事,凌寒冷着脸,力排众议,将追查兵防图失窃真相的权力交到了弘文阁舍人顾凤寻的手,理由倒是现成的,弘文阁在职的官员只有顾凤寻一人,既然是从他手上失窃的,自然要从他手上追回来,同时命西镇抚司全力协助,听任调遣,限期十五日,追回兵防图,成则论赏,败则问罪。

    顾凤寻接到旨意就知道凌寒这是在给他铺路,兵防图的去向,一直都在掌握中,偷图的人,是弘文阁的一名内侍,从他动手开始,就被老仆盯上了,一直盯到了宋阁老的府上。只此一遭,内鬼是谁已成定论,再无疑惑。

    兵防图随时可以拿回来,宋阁老也随时可以拿下,但顾凤寻并不着急,拿下宋阁老不难,难的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宋阁老毕竟是三朝老臣,又是先帝托付的顾命,在朝中根结颇深,所以顾凤寻和凌寒都认为,要么不动,要动,就要连根拔起,将动荡减轻到最弱的程度。

    这十五天,其实是留给苏怜的,明里,他是因为假密旨案而传讯了朝中近半的大臣,暗里,其实是为了找出这些人里面,哪些是宋阁老的人。

    只要苏怜这里尘埃落定,那边,顾凤寻就可以放手收网,请宋阁老请入瓮。

    所以,这十五天里,所有的人都关注着顾凤寻的动作,但他却偏偏没有任何动作,难免教人心生疑窦,这位天子近臣顾舍人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有一些不明其中关窍的人,甚至开始怀疑是不是顾凤寻监守自盗,盗走了兵防图。当这个猜测出现苗头的时候,立刻就被人利用上,暗地里推波助澜,恨不得立刻就把这口黑锅扣死在顾凤寻的头上。

    而这推波助澜的幕后主使,自然就是宋阁老。

    有道是人老成精,从兵防图到手的那一刻,宋阁老就隐约觉得有哪里不对,似乎太顺利了,在他开始打兵防图的主意时起,发生的事情一桩桩一件件都完全按着他的心意来,他需要有一件事来引开朝堂的注意力,于是假密旨案就爆发了,都不用他来出手。

    当他决定动用宫中的暗子去查凌寒把兵防图藏在哪里,凌寒就大大方方的把郑侯召到弘文阁,讨论起兵防调动的事宜来,似乎全然不在意让人知道兵防图就藏在弘文阁里。

    当他启动很久以前就安排在弘文阁的暗子盗图,考虑过种种失手的可能性,连应对的方案都拟出了一二三来,未及启用,兵防图就安安稳稳的摆在了他的书案上。

    一切都顺利得不可思议。

    换了旁人,大概只觉得运气好,天意助他成事,但宋阁老当了多年的内鬼,面上老成持重,内心终日惶惶,早已养成多疑的性子,只觉得事有反常即为妖,将近日发生的事情,桩桩件件在脑中反复揣摩推测,意欲寻出其中的蹊跷来,却又全然无痕无迹,仿佛一切都是顺理成章,自然而然。

    若这背后当真有人在设套儿,那么这手段可谓是天衣无缝,因势利导,使人不知觉间便已入毂。想到那主审假密旨案的苏怜,正是韩察的门生,宋阁老便生出警觉,莫不是韩察在背后布局?

    但这一念头很快又撇开,他与韩察同朝多年,岂能不知韩察的手段,此人有经世治国之能,于大局上高瞻远瞩,眼界开阔,行事四平八稳,走的徐徐图之的风格,而宋阁老眼下的处境,却仿佛是牵线木偶,被人诱导着步步走入陷阱,这其中对细节的拿捏、对人心的掌控、对形势的引导,便仿佛是最高明的弈者,步步为营之中,又有剑走偏锋的犀利,手起刀落的果决,绝对不是韩察的风格。

    如果不是宋阁老人老成精又生性多疑,换个人入此局中,只怕直到死都是个糊涂鬼。

    但如果不是韩察,又有什么人能布下这等缜密精细到全无痕迹的陷阱,让宋阁老这等多疑精明的人,也是直到身入局中,才隐约觉察出不对来。

    西楚朝堂若有这样的人才,又岂会是默默无闻之辈,早该引起宋阁老的警觉才对。

    究竟是谁?

    宋阁老重新开始思量,思绪不再只桎梏于近日,而是推到更早以前,先帝方逝,新皇初登大宝,西楚朝堂上,又多了哪些人,少了哪些人,反复思量,方才想到了弘文阁舍人顾凤寻。

    宋阁老早知道这个人,也知道新皇十分看中于他,但对此人,他却一直没有太过重视,原因嘛,一则,此人年纪太轻,纵然有才,也要在朝堂上历练几年方能显出他的能耐来,而区区一个七品舍人,纵然前途无量,眼下却连立在朝堂上的资格都没有,宋阁老再是多疑,也断无现在就把此人当成对手来看的道理,无非就是让弘文阁里的暗子多加关注,后来暗子传来消息,说顾凤寻在弘文阁无非是做些整理文书的事情,有时候还偷懒,全无特殊之处。

    二则,此人身有顽疾,人在弘文阁当值,倒是累得太医每三日就要来请一回脉,每日里拿当药当饭吃,忌这个,忌那个,便只仗着新皇恩宠罢了。宋阁老自然更不会把这个人放在心上了,纵然是有当重臣的命,却没那个当重臣的身,真要让他站到朝堂上,只怕不出几日就要累得顽疾发作,一命呜呼了。

    但宋阁老最后还是想到了顾凤寻的身上,原因也有二,一则是当初顾凤寻提议刺杀秦国皇子,气魄非常,二则是,苏怜在入大理寺之前,曾经被顾凤寻带到弘文阁待过一段时间,据暗子传来的消息,那段时间,弘文阁的事务几乎都被顾凤寻推给了苏怜,可见这二人之间的关系,非比寻常。

    难道真是这个从没被他放在眼里的年轻人,在背后布了一个让宋阁老不知不觉便一头撞了进去的局?若真相如此,那这个年轻人,又该是怎样可怕的一个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