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xianqihaotianmi.org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七三六章 一线生路
    牛山是瓦剌中庭海拔最高、连绵最长的山脉。

    叶子湖瓦剌中庭第二大湖泊、最大的内湖。

    牛山似牛屈膝卧草。

    叶子湖湖形如片叶,跨严冬难冰封。

    漫长岁月前,牛山裂开了道口子。

    历经千百年之久,裂口深入万仞山腹,长近十二里,唯宽不及半丈。

    裂口以西有百丈高崖与千亩之广的叶子湖相接。

    以东则同六七处山路相交相连。

    牛山戴石、林木瘦耸、鸟兽少见、人迹罕至,唯裂口如一线横贯东西,遂得名一线峡谷。

    中州有华山自古一条道,登顶之路蜿蜒曲折,悬崖峭壁长达二十四里,奇险奇绝!

    长十二里的一线峡谷,可称为一线天奇绝之景,却难言险地。

    除非醉着酒还攀上那万仞崖临渊而行,方能谓步步惊心、凶险异常。

    如果给足冷魅和姜逸尘一天两天的时间,二人尚能靠相护扶持及万仞崖间可能出现的歇步小洞登顶,彻底甩脱开身后千百追兵。

    但二人顶多能甩脱开追兵一两个时辰,这点功夫单把一身气力放在征服高崖上已是勉强,待得万箭齐至,恐怕会变成被钉在峭壁上的刺猬!

    所以二人的一线生机不在于爬上一线峡谷,而在于穿过一线峡谷。

    只有在一线峡谷里,冷魅和姜逸尘同一时间里需要面对的敌人才会少于二十之数,才能让瓦剌人最引以为傲的骑兵战力无从发挥,并将瓦剌人的人海优势削减到最小。

    冷、姜二人的行刺计划很简单。

    而瓦剌人为报凌霄渡相阻、***被刺、战马被毒之仇,不惜投入五千来人铺展开一张天罗地网以围猎二人。

    冷、姜二人进入牛山等同于入网入彀,瓦剌人的围猎进展已达八成。

    正有十数名瓦剌勇士及千百名瓦剌兵卒提前一日埋伏于牛山之中。

    瓦剌人更料定冷、姜二人不敢在山中他处过多逗留等来山外追兵,是而仅留百名兵卒散布于牛山各处充当眼线关注二人去向,由十名瓦剌勇士于山间骑行游曳盯人留人拖延时间。

    其余人等尽数候于一线峡谷之中,只待二人自投罗网。

    瓦剌人相信纵然冷、姜二人是雌雄双虎,可在他们这千百条群狼的围攻之下也当渐渐不支、被生吞活剥!

    所以当冷魅和姜逸尘来到一线峡谷东面入口时,瓦剌人自认他们的围猎进展已达九成。

    只要二人敢进来,那便是踏上了中州人所谓的黄泉路,一入无返!

    冷魅和姜逸尘却没有选择余地,一线生机只在眼前。

    穿过一线峡谷便意味着要杀穿这十二里路!从东杀到西!

    ……

    ……

    辰时过半。

    冷魅和姜逸尘终于到来。

    却没有梗着脖子愣是要从峡谷入口正面堂堂正正杀进去。

    而是从峡谷左右两侧岩壁上飞掠着闯进去。

    事实上,因为十名瓦剌勇士在峡谷外的干预,二人来到峡谷之前已耗费了不少体力。

    入峡谷面对这千人阵势,自然是能留一分力是一分力。

    瓦剌人尽管不相信二人能凭借卓绝轻功一路飞掠过十二里路,所来兵卒却还是配备了足够的硬弩防范未然。

    在平地上,冷魅和姜逸尘只要内息不干涸,来多少箭矢,休门风遁就能挡下多少箭矢。

    飞檐走壁间再布施不能随身而动的休门,则是徒费内息。

    是故,入谷三十余丈以来,二人全凭身法在躲避一簇簇箭型灌木,实有危急情况再挥击兵刃相

    挡相拦。

    直至一名瓦剌勇士心急气恼地高高跃起将巨斧抡砸在冷魅身前,敲落下一大块岩壁,最终以自身后颈被暗哑剑贯穿为代价暂阻去路,这才将两条滑不溜秋的壁虎给剥离了岩壁。

    ……

    ……

    杀人如刈麦是个比喻。

    就算是收割麦子,也不是单纯地挥动镰刀五百下、一千下。

    需要将麦子拢成能够被一刀割断的一捆夹于臂弯间。

    镰刃环裹于成捆麦子的麦根处。

    一手紧抱掰扯,一手逆向划拉,即割下一捆麦子。

    简单说来也需拢麦、抱麦、割麦三步。

    如此步骤重复五百回、一千回,手会酸、腰会酸、脖子也会酸。

    更何况有些麦子麦根生硬,不是两刀、三刀就能割断的。

    杀人,说起来倒仿佛要比刈麦简单许多。

    或穿心、或割喉、或斩首、或碎脑、或断脉、或喂毒等等,都只需一步。

    同样一个动作要完成五百次、一千次,听来比刈麦简单许多,但总应不会太累。

    问题是,只要那五百人、一千人没有毛病,不是木头人、不是麦子、不是死人就不会呆在那等着别人来完成那一步。

    所以,杀人并没有刈麦来得简单。

    除非杀人者是黄青玄、何雷这等对于兵卒而言远超刈麦者之于麦的非人存在,别说只是一千人,便是三千、五千、上万人,不到日落即可尽数收割。

    冷魅和姜逸尘不是非人存在。

    二人便没想着要杀尽峡谷里现有的千名瓦剌人,以及个把时辰后也将赶入峡谷的更多瓦剌人。

    二人的目的仅是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以尽可能少的伤损穿过一线峡谷。

    那名瓦剌勇士虽将二人从岩壁上截落,却也让那块巨石轧死三名瓦剌兵卒,并且为后来者增添了个不易逾越的障碍。

    一定程度上帮二人实现了截流。

    只不过三十余丈之于十二里相当微不足道。

    二人这十二里一线峡谷之路才刚刚开始。

    那二人一定要用最省力的方式开始快速向前。

    姜逸尘反握着暗哑剑剑柄,剑柄朝上,剑锋在下,就像握着匕首。

    暗哑剑不属于短剑,可长不及三尺,到底还是短了些。

    也因此,暗哑剑才便于藏身。

    姜逸尘扮成小影混入红衣教染坊时藏过,第一次扮成瓦剌人在北地探听情报时藏过,这回再扮成瓦剌人深入瓦剌行刺,自然还是带着暗哑剑。

    从这方面来说,暗哑剑与匕首无异,杀手和刺客都会藏着匕首行刺。

    这时候姜逸尘也把暗哑剑当匕首。

    因为从理论上来说,匕首的出招收招速度要比剑快。

    姜逸尘和冷魅倾身疾行。

    暗哑剑锋朝右斜向刺出,便戳穿一人咽喉!

    横收而回,又划破一人脖颈!

    反手朝前捅去,即戳毁一人胸甲、扎入心脏!

    往左后侧回撩,拦下后方之人追身枪眼,反让对手破肚!

    每次出剑收剑都刚刚好能让敌手受创见血。

    刚刚好能以些许霜雪真气侵入敌手脏腑,促之生机迅速凋敝。

    刚刚好能靠些许阴风功的凶煞之气冲垮敌手心智,进而摧心毁脉!

    十步杀四人。

    姜逸尘将力道与真元的把控运用都妙到毫巅、点到为止,没有浪费分毫。

    姜逸尘有暗哑剑当藏身匕首,冷魅也有两把匕首可藏靴中。

    墨色双刺和匕首

    一般长短,使唤起来也当如真匕首般疾而险。

    冷魅与姜逸尘并行而出,同一时间里却比姜逸尘多跑出一步,多杀了两人。

    她的身后不可避免地出现空档,这才有姜逸尘回剑补牢。

    两人在十一步间杀了十人。

    听来似乎要比刈麦简单。

    但这终究还只是开始。

    总有些麦根生硬的刺头不是那么好收拾的。

    遑论还有那些介于一流与顶尖江湖高手间的瓦剌勇士伺机而动。

    下一个十一步,冷、姜二人杀了八人。

    再下一个十一步,二人只杀了一人。

    三名瓦剌勇士缠住了二人,除了没法阻住二人前行,已让二人无法从容施展。

    接下来一炷香时间里,姜、冷二人甚至没能再前行三十丈。

    所幸在第四第五名瓦剌勇士围杀过来前,二人总算默契了断了两名瓦剌勇士,得以往前再窜出个数十步才再次被拖住前行步伐。

    从一线峡谷的东侧到西侧。

    十二里路的缠斗与突围,就是这么枯燥地重复着。

    可对冷、姜二人而言,他们没有退路,唯有一直前行。

    生路就在前方。

    生路就在夜幕降临时。

    峡谷过窄,天上星月的亮光鲜少能洒入当中。

    在冷魅和姜逸尘每次出招收招都逐现迟缓、渐现僵硬时,夜色助他们能够更快遁逃。

    最后的两里路,他们一百步间也杀不了三五人,可身前敌手已渐趋稀少,身后追兵也逐步被甩远。

    十二里路,从东到西,他们不知道杀伤多少人,只知道已来到悬崖断口。

    瓦剌人不是没有想过这悬崖断口会是两位中州武者的生路,却怎么也无法想象区区两人要怎么杀穿千人镇守的十二里路,只认为这十二里路就当是二人的断头路。

    然则,断头路前,路断无人。

    断头路下,湖面如叶形镜面,反射着嘲人月光,却照不出二人半点行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