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xianqihaotianmi.org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067 会跑的包块(三)
    梅芬芳走后不久,便秘的老爷爷就骑着自行车来了。

    “老人家,快坐!”陈瑾热情地给老人家搬了一张椅子。

    由于不是正规地看病,开方用的也不是处方签,陈瑾也懒得写上名字。所以到现在陈瑾还不知道老人家的姓名。

    “老人家,药喝完了?有什么感觉?”陈瑾有些忐忑地问道,就怕老人给她不好的反馈。

    “这两副药效果挺不错的,喝上后能正常解大便。”老人家说道。

    陈瑾这才略略安心些,就算不完全对症,至少也是有效的。

    “大便是正常的,还是拉稀?”陈瑾接着问道。

    “没有拉稀。”老人说道。

    “那肚子还胀不胀?还有没有肠子发热的感觉?”

    “能正常解大便,肚子都不会胀,也不热。”老人说道,“我想问一下你,这个小药方是不是可以多喝几天?”

    用承气汤属于攻下法,理应“中病即止”,不能长时间持续使用,恐怕伤了人体正气。

    但陈瑾现在并不清楚两剂小承气汤是否算是“中病”了,老人的病是否已经好了。

    他之前一直吃芦荟胶囊也是正常排便。如果小承气汤只是替代了芦荟胶囊的作用,那他依旧是靠“泻药”通便,并不值得高兴。

    而最大的问题在于,陈瑾弄不清楚究竟是不是这么回事。

    陈瑾没有直接回答老人的问题,而是给他把过脉,看过舌头后,思索片刻才说道:“要不你再喝两天,然后停药两天试试。”

    他的脉象和舌象,与初诊时相比,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陈瑾想知道如果他不吃药,大便究竟是什么样的。

    便秘的老人走后,陈崇义扛着一把锄头回来了。

    这几天,在陈瑾的建议下,他早晨吃完饭就到地里干点农活,多接触自然环境,亲近土地。

    由于陈瑾要求他不能干太长时间,他一次最多干一个小时左右就回来了。

    等到下午四五点钟,他再到地里干一个小时左右。

    这样以一种全身的自然的状态,适当地劳其筋骨,替代了局部的康复训练,更有利于恢复到之前的身心状态。

    这几天,陈崇义干活的时候出了不少汗,陈瑾一开始有些担心,怕他出太多汗会虚。

    但是陈崇义告诉她,出汗后身体很轻快。

    他出了两三天大汗后,接下来的两天虽然干着差不多的活,气温也差不多,但出汗却少了。

    陈瑾这才放心了,前几天出大汗应该是身体在自己调节,通过出汗排出湿浊之气。

    原本送给屋后邻居家种的地,已经荒废一年多了,野草疯狂地生长蔓延,很快就和旁边其他家荒废的土地连在一起,真跟荒山野岭一般。

    陈崇义废了几天功夫,才收拾出来七八分地,已经翻好,准备种点荷兰豆和红薯。

    回到家里休息了差不多一刻钟,抽了一根烟,他才老老实实躺在理疗床上,让陈瑾扎针。

    十点多以后,一个住在镇上的妇女来找陈瑾看病。她三十岁左右,身穿一件厚外套,中等身高,形体微胖,面白无华。

    “阿妹,我想找你给我治治月经不调,还有手脚冰凉。”这青年妇女说道,“现在才刚入秋,好多人还穿短袖呢,我不穿外套不行啊,要不然全身都不暖和,手脚更是冰冷冰冷的。”

    她说着将手搭在脉枕上,只见双手白皙中透着微微的紫暗。

    陈瑾给她把脉,指腹触到她的手腕皮肤,就像碰到了刚从冰箱拿出来的东西一样,虽算不上冰冷,也是凉意袭人。

    再摸一摸她的手指,就是真的冰冷了。

    “手脚冰凉多久了?”陈瑾一边把脉,一边问道。

    “十几年了,小时候就有。”

    “月经呢?多久一次,量怎么样?”

    “别人都是一个月一次,我是三个月来两次。而且量很少,一般两天就干净了,最多也不超过三天?”

    “量多吗?什么颜色?”

    “量也很少,颜色比较淡。”

    陈瑾又问了问她的饮食、二便和睡眠情况,这几样都基本正常。

    把完脉后,陈瑾又看了看她的舌头。

    她的脉象沉细无力,舌淡苔白。

    “以前有人跟我说可以吃桂附地黄丸,我就吃了一个月左右,也没见好转。”青年妇女补充道。

    “你这是血虚寒凝引起的月经延迟,经量少,还有手脚冰凉,不是肾阳虚引起的,吃桂附地黄丸不对症。”陈瑾说道。

    “那你给我开中药吧!”

    陈瑾就给她开了5剂当归四逆汤合温经汤的方子。

    临走前,这妇女还加了陈瑾的微信。写备注的时候,陈瑾才问了她的名字,叫做王如意。

    这个人的情况并不复杂,辨证比较简单,所以陈瑾看得也快,这份诊费赚得比较轻松。

    脑子都费在了二叔婆和那个八十岁的老爷爷身上了。

    二叔婆梅芬芳的病症也算得上疑难怪症了,但是由于性别优势,陈瑾得以亲眼目睹了她后背的肌肉抽搐,总算抓住了要点,治起来也比较有信心。

    梅芬芳也没让她失望,两天之后,一大早她就自己来到陈瑾家,报喜讯。

    “陈瑾啊,哟,才刚吃早饭啊?”

    正在吃早饭的陈瑾,看到喜上眉梢的梅芬芳,就猜到她的怪症有好转了。

    “二婶,这么早!吃早饭没?一起吃点?”

    陈崇义先和梅芬芳打了个招呼。

    “我吃过了,你们吃!”梅芬芳自己坐在了沙发上。

    “叔婆,这两天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好点儿?”

    陈瑾快速地将碗里的饭菜吃完,放下碗筷后问道。

    “我感觉那个包块没那么硬了,跑的范围也变小了,发作的时间也短了,才起来一会儿就消了。”梅芬芳说道,“那到底是什么东西啊?还真被你给治服了?”

    陈瑾笑了笑,“你说它是个包,那就是个包吧,肌肉痉挛的时候鼓起来的包。”

    又问道:“对了,血压怎么样?还高吗?”

    “血压今儿早晨量的,164,86。”梅芬芳说道。

    “和前天差不多,没怎么降啊。”陈瑾说道。

    “这个不要紧,反正头也不怎么晕了,先把后背的毛病去掉,再降血压吧!血压都高那么多年了,不着急降压。”梅芬芳笑着说,显然对这次的疗效很满意。

    她虽然不着急降血压,但陈瑾却不得不考虑血压问题。

    一是快七十的人了,血压高,还不稳定,容易出现脑血管意外。

    二是上次的药方,陈瑾明明有将血压考虑在内,开了针对血压的药,但血压却没降,肯定是治疗方案还不够完善。

    给梅芬芳把过脉看过舌头后,陈瑾在上次的药方基础上调整了一下。

    她的鼻梁上的青色变淡了,陈瑾将吴茱萸由6克减到3克。

    她的脉还是很弱,舌色偏淡。陈瑾加上了15克丹参和10克当归补血。

    还是口干,陈瑾加了10克知母。

    她膝盖不太好,陈瑾加了10克怀牛膝,补肝肾壮腰膝。

    接下来的两天,梅芬芳的血压总算在稳中下降,其他症状也在逐渐减轻。

    陈瑾后来又给她调了两次药方,每次都是只开两剂,她总共喝了10天的中药,高压就稳在了140-146之间,低压一直都是八十几,其他症状也都基本消失了。

    对于这个年纪,血压调成这样,如果能不吃降压药也能稳住,就挺理想的了。

    哥哥的朋友杨晨也曾回来复诊,带来好消息,吃了几副药脚就不怎么疼了。陈瑾给他调整了一下药方,继续服药一周,以巩固疗效。

    在这期间,来陈瑾家里找她看病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每天都有三四个到六七个不等。

    虽然远远比不上许承跃那样每天看二三十个,但在家里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至少比在仁泽堂强!

    仁泽堂的老板贺敬松当然没忘打电话关心一下陈瑾父亲的情况,并问她什么时候能回到仁泽堂工作。

    只是陈瑾一想起自己在城南区的情况,想起在仁泽堂煎熬的日子,说什么也不想再回到之前那种状态了,所以坚决地表明了不会再回去的态度,并建议贺敬松尽早招人……

    最大的遗憾就是那个八十岁的老爷爷,虽然大部分病人的疗效都比较不错,但这老人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

    他遵循陈瑾的医嘱,再喝两天小承气汤后,就开始尝试停药。

    可是在停药的第一天晚上,他的所有症状又原原本本地回来了。

    他再次找陈瑾调理,可是在不能准确诊断,也没想明白他便秘的病因病机之前,陈瑾说什么也不愿意再让他轻易试药了。

    也许是陈瑾谨慎而负责的态度打动了他,没想到几天后,他竟然将自己的小孙子带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