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xianqihaotianmi.org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十八章 出海
    广鹿岛上的船只都是普通的渔船,这种岛上百姓自行建造的船只根本无法前往深海区域航行,最多也就是沿着海岸线前往皮岛,要想乘坐岛上的渔船前往登州府,时间上的花费暂且不说,安全上也没有任何保证,刘山君估计坐渔船去登州府,基本上是十死无生的下场。

    此时李德顺看着笑呵呵的刘山君,犹豫了一下,说道:“看来刘总旗也有事情要办?也好,那刘总旗就跟着我一起走吧。”

    刘山君大喜,当即招呼小旗官田毅,让其带人收拾一下,先安顿李德顺在海盐工坊内住下,同时派人给海面上停靠的几艘海船送去一些吃食。

    当晚,刘山君将田毅、包天顺、李傲三人叫到跟前,几人在一处屋子里商议着。

    “这次我带手下的十五名兵丁去登州府,岛上的事情,你们几个分头负责。”

    刘山君说道:“海盐工坊的生产和守卫事宜,田小旗负责。南台山营垒的防务由黄小旗负责,各处村落的巡视警戒,由李小旗、包小旗轮流带人负责。”

    “我不在岛上的这段时间,诸位要紧密配合,各队兵丁的日常操练也不要耽搁。眼下秋收已经结束,咱们也有更多的时间操练兵丁,抓住机会强军练兵!”

    众人纷纷领命。

    不过田毅担心的说道:“大人,此番前往登州府是不是太仓促了?那边是什么情况,咱们是一无所知,而且咱们手中只有几千两银子,用来招募铁匠、采购物资,说实话根本不算多。”

    “而且返回广鹿岛的时候,大人是不是还要搭乘李参将的船队?到时候如何跟李参将分说?”

    在田毅看来,刘山君前往登州府办事,肯定是要向东江镇的人隐瞒,所以返程的时候自然不能搭乘李德顺的海船。

    刘山君也是这样想的,虽然李德顺几次暗中相助,但是毕竟他是东江镇的中军参将,与自己这个“投靠”过来的总旗官立场不同,还是要多留一份心眼。

    于是刘山君说道:“这也不是什么难事,大不了租船回来。”

    刘山君曾看过一些后世的史料,在明末崇祯年间,山东登州府、北直隶天津卫等地,许多民间商贾都经营着“海运”生意,说白了就是走私,将一些物资向辽东各地进行走私。

    有的是辽东各地的明军自行采购的物资,有的是辽东各地的商贾在倒卖,甚至也有人在向鞑子走私物资。刘山君便准备用这个办法将招募的工匠、采购的物资运回来。

    转眼到了次日清晨,刘山君和张明德、孔四海、赵楚、许老三、左余等十五名老兵队的兵丁准备妥当,众人只带了一些简单的行囊。

    幸好刘山君在赶来海盐工坊的时候多了一个心眼,将手中的几千两银钱都带了过来,本来的打算用来贿赂东江镇将领的,没想到来的是李德顺,这些银钱反而派上了更大的用处。

    此时刘山君将携带的七千两银钱分装在几个大木箱子里,吩咐张明德、孔四海、赵楚、许老三、左余日夜看守,然后便带着众人上船。

    田毅、李傲、包天顺三人前来送行,目送刘山君等人乘坐小船过去,跟李德顺上了同一条福船。

    从广鹿岛到登州府,顺风顺水的话,需要航行四到五天时间,刘山君等人在船上安顿下来之后,刘山君也有机会近距离观察福船,这种后世闻名的海船。

    所谓福船,又称福建船、白艚,嘉靖年间胡宗宪所著的《筹海图编》,就有对福船的描述:有"高大如楼,其底尖,其上阔,其首昂而口"、"矢石火炮皆俯瞰而发"、"敌舟小者相遇,即犁沉之"、"而敌又难于仰攻"、"诚海战之利器也"、"能行于顺风顺潮回翔"、"不便亦不能逼岸而泊,须假哨船接渡而后可。

    而嘉靖年间戚继光所著的《纪效新书》,也描述福船"高大如城,吃水一丈一二尺"、"福船城风下压,如车辗螳螂,斗船力而不斗人力,是以每每取胜"、"惟利大洋,不然多胶于浅"、"非人力可驱,全仗风势"和"无风不可使"等优缺点。

    福建船可分六号。一号二号俱名福船,势力雄大,便于冲犁。三号哨船,又称草撇船;四号冬船,又称海沧船。哨船与冬船比福船小,便于攻战追击,海沧船吃水七、八尺,风小亦可动。五号鸟船,六号快船,鸟船与快船又称开浪船,开浪船又更小,吃水三、四尺,容纳三、五十人,便于哨探。

    不过在刘山君看过一番之后,觉得福船虽然性能优良,但是却也有一些弊端。

    那就是在以火炮为主力的海战之中,福船能够搭载的火炮数量其实很有限,在火力上受到很大的限制。另外福船的甲板也普遍只有上下两层,如此在炮战中也会吃很大的亏。

    至于后世许多网络上传言的:福船使用硬船帆,比不上欧洲的软船帆机动灵活,其实是不对的。

    大明的海船的确都是硬船帆,但是却发展出一整套完善的航行技术,以主帆、副帆、三角帆等相互配合,将风力利用率最大化,明代的海船在机动性和航速上丝毫不比同时期的欧洲盖伦船逊色。

    “也许将来有实力了,可以对福船进行改良,增加炮甲板,以增强福船的火力。”

    刘山君站在船头上暗暗想着,这时李德顺走了过来,笑着说道:“刘总旗在看海景?真是好兴致啊。”

    刘山君行礼说道:“属下也是兴奋难耐,毕竟也是第一次扬帆远航。”

    李德顺笑了笑,指着前方的海面与刘山君寒暄了一阵,然后说道:“此番前往登州府,不知刘总旗有什么打算?”

    刘山君顿了顿,说道:“属下准备招募些工匠。我广鹿岛上没有工匠,以至于将士们的兵备损坏后,都无从修补,实在是艰难。”

    “嗯。”

    李德顺说道:“刘总旗这也是明智之举,要是去皮岛,恐怕是一个人也要不到的。”

    随后李德顺又问道:“除了工匠呢?光是雇佣一些工匠,刘总旗也用不着亲自跑一趟吧?”

    刘山君笑了笑,毕竟李德顺帮过自己,此时也不好遮掩,于是说道:“属下还想在登州府见识一下,最好能采购一些物资带回去,只是不知道能否遇到合适的商家。”

    李德顺说道:“刘总旗一心壮大广鹿岛是好事,只是以目前刘总旗的兵力和身份,其实是最合适的。以总旗官的官衔再继续发展下去,不管是一心为公还是略有私心,都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刘总旗可曾想过?”

    刘山君点头说道:“属下想过。只是当今局势如此,属下如果不分发图强,广鹿岛还能存在多久?属下总要有个自保的实力才行。”

    “难道刘总旗以为,凭借一己之力就可以挡住鞑子的进攻?在我看来,不管是广鹿岛还是皮岛,结局都是一样的,现在你我也只不过是垂死挣扎而已!”

    李德顺的语气非常落寞,刘山君则是傲然说道:“事在人为!属下即便不能改变结果,也要让鞑子知道,我华夏并非无人。哪怕广鹿岛最终失守,我也要让鞑子付出惨重的代价!”

    李德顺诧异的看向刘山君,眼神不断闪烁,仿佛看到了当年自己跟着毛帅开辟东江镇的情形,那时候东江镇上下也是这般昂扬奋进,只是如今......

    “唉!”

    最终,李德顺只是长叹一声。

    四天之后,船队抵达登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