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xianqihaotianmi.org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87章 赤松氏
    兵库津(神户港)。

    镰仓时代倭国内第一繁华富庶的大港口。

    兵库津是这个时代倭国最大的一个和物资集散地,而且作为日明贸易的据点,离倭国核心的京都地区非常近,此时依然还是属于室町幕府的控制范围之下。

    当明军船队浩浩荡荡地出现在海面上时,整个港口都因此而震动不安,所有倭人全都跑出房门,呆愣愣地看着这海面上的巨大福船和恐怖舰队,脸上写满了惊骇神色。

    “大船!”

    “好大的船!”

    “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大的船?”

    不是倭人没有见识,而是他们一直精造小船,倭人船只与大明福船根本就没办法相提并论。

    眼前这一艘艘高大如城的巨大福船映入眼帘,带给倭人的震撼可想而知。

    很快负责管理港口的大名赤松氏立刻就带着大量家族武士赶了过来,忧心忡忡地看着这些突然出现的大明船队。

    这里属于濑户内海,又是核心的京都地区,属于倭国的关中平原,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再加上这兵库津算是倭国现在最大的港口和物资集散地,这里每年征收的税收是赤松氏重要的财源。

    现在这大明船队不由分说地就出现在海上,而且正朝着兵库津急速的驶来,这很牛逼不让人怀疑这些明人的动机!

    兵库津后面就是京都,而京都是倭国倭王的所在地,室町的核心之地也是在距离京都不远的室町,京都地区同样也是倭国的核心。

    现在可不是以前了,现在室町幕府统治衰弱,对各地影响力和控制力大大降低,各地大明彼此之间不断的征伐,各个大名的内部同样也是争权夺利,家臣谋夺家主的产业,武士暗杀家督等等的事情也是时常发生。

    赤松氏起家于元弘之乱,在元弘之乱和南北朝时期为宗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此外强力的支族还有别所氏、佐用氏、宇野氏和小寺氏四家,并称“赤松四天王”。

    室町时期到战国时代,有依然护庇宗家的,更多的支族则各自割据播磨国的要地,自成一家。但在习惯上而言仍然是一族的,称为赤松三十六家,因此赤松氏的整体实力放在整個倭国那都是数一数二的。

    奈何问题在于,现在倭国陷入了内乱,那被驱逐的十代幕府将军足利义稙得到了大内氏的支持,正召集了大军反攻京都,已经打到京畿地区来了,而且足利义稙的军队里面还隐隐可见大明战兵的影子。

    此刻这些明军突然不告而宣地出现在兵库津的海面上,但凡有点脑子的人,都会觉得此事极其不正常!

    赤松氏一眼就认出了这些战船是大明的船,因为周边国家里面只有大明才有这个实力和财力,打造这等高大如城的恐怖战船。

    而且了船上飘扬的旗帜,明黄色的龙旗,根本就不是倭国这边家族喜欢使用的颜色和旗帜。

    赤松氏家主赤松五郎忧心忡忡地看着眼前这支横冲直撞的大明船队,脸色也逐渐开始发白。

    大明的船不少见,隔三差五都有大明的商船抵达兵库津,但是如此大规模的船队,这绝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此刻整片的海面都被这庞大的船队所笼罩,气势惊人,以至于倭国自己的小船之类的根本就不敢靠近这支庞大的船队,就算有也直接就被强行撞开了。

    明人的霸道蛮横,可见一斑。

    赤松五郎急忙派遣手底下的人乘坐小船迎了上去,想要先弄清楚这些明人前来的真正原因。

    与此同时,福船上面。

    汤昊正好整以暇地看着这些略显慌乱的倭人。

    先前朝廷派遣礼部侍郎、大儒名士谢铎前来倭国,试图以大明宗主国的名义调停倭国的内乱战争,然而根本就起不到效果。

    汤昊当然明白这里面的原因。

    现在的倭王,或者说那劳什子天皇,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权力和影响力,据说倭王连吃饭都成问题。

    比如第一百零三代后土御门天皇驾崩后就因没有葬仪费用,致使后土御门天皇在大奥停尸四十天而无法下葬,最后还是几个大名看不下去了凑钱给了几百贯这才总算是下葬了;即他位的儿子后柏原天皇也是个穷皇帝,他即了穷老爹的位后,正赶上“应仁之乱”之后的朝廷财政困难,因此他践祚二十二年,居然因没钱而一直未能举行继位大典,最后还是幕府这边给了五百贯他才举办了自己的登基大典,那个时候都五六十岁了;他儿子第后奈良天皇亦然,在老爹那儿继承的也是个空架子,致使他也是直到践祚十年未能举行继位大典;后奈良天皇的儿子正亲町天皇同样是个穷货,当了天皇后不仅因没钱无法举行即位大典,甚至连想修缮一下大奥的钱都没有;而因东宫太子去世,正亲町天皇的后任,即他位的皇孙穷掉底儿的后阳成天皇,如果不是在丰臣秀吉的庇护下,根本连登基都是妄想……

    说白了,这所谓得天荒其实就是个笑话,摆在台面上的吉祥物罢了。

    不过在战国时期天皇拥有的一个至为重要的能赚钱的权力就值得一述了,因战国时期是诸侯争霸的实力至上主义时代,一些通过战争最后取得胜利的大名在得胜后突然尴尬的发现,他们虽赢得了胜利夺下了地盘,但却因无官职在身,自己充其量也就是成为了一个拥有武装的地方豪强或庄园主而已,所谓的大名之名只是一个自封的名头而已。

    如此,为了他们所谓的大义名分,就需要天皇授予他们一个相应的官位,以保证他们名正言顺的支配领国,这样天皇赐与的官位就凸显出了重要性。

    比如那个赫赫有名的丰臣秀吉,虽然他凭武力征服了一拨儿大名为他效命,但他最后统一天下还是利用了天皇的这种权力,他从一介草民一路“下克上”做到大名、太政大臣,直到最后以“关白”(相当于中原王朝的丞相,而且是可以监国的垂帘听政式的丞相)一职号令天下,这所有的官职都需要天皇的“官位授与权”,可见在这一点上,天皇的权力在表象上还是体现在实处的。

    事实上,这倭国天皇以及皇室也正是主要靠这个“官位授与权”来换取地方大名们的供奉以维持皇家表面上的威仪的。

    至于室町幕府,自从应仁之乱之后,对各地大名的控制力也是急剧衰弱,在七年前,室町幕府的家臣又发动了政变,废除了室町幕府原先的征夷将军足利义材,扶持了一个傀儡足利义澄上位。

    现在的幕府将军足利义澄就是一个傀儡,真正的大权掌握在细川政元这几个重要的家臣手中,所以倭国各地的大名就更加不理会幕府,更别提此刻幕府还正处于与足利义稙和大内义兴的反攻交战之中。

    所以按照大明那些文臣缙绅的想法,下旨申饬倭国,不管是训斥倭王还是训斥室町幕府的征夷将军,其实都是没有用的,因为各地大名根本就不听天皇还是幕府的号令。

    当然此时还属于战国时代的早期,室町幕府对于倭国依然有很大的控制力和影响力,甚至于还屡屡尝试恢复以前的影响力。

    只有大概再过几十年的时间,各地大名之间互相征伐、吞并之后诞生了一些实力极为强大的大名,这才掀开了战国时代的序幕,比如那什么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等等乱世枭雄的崛起和落幕,上演了倭国历史上最精彩的一段历史,也被倭人自诩为战国时代。

    事实上,因为倭国国土面积狭小,所以人口并不多,那些个大名看似是地方上的诸侯王,其实实力都比较弱,手中根本就没有多少兵力,最多不过几千人罢了,强一点的大内氏满打满算也不过万把人左右。

    所以这些倭国大名他们之间的战争,往往只有几百人,几千人的战争都很少出现,至于几万人的战争,纵观整个历史也没几场,那都是足以决定倭国命运的国运之战了。

    那什么劳什子“战国时代”,其实也是倭人给自己脸上贴金罢了,跟华夏历史上的战国时代根本就没法比,就好似是一个州府里面的村镇械斗,几百号人拿着简陋武器一起斗殴罢了。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此时汤昊知道,室町幕府因为应仁之乱对倭国各地的控制力大降,各地大名在不断的崛起,恰恰大内义兴和足利义稙等到了细川政元被暗杀的大好机会,所以立刻选择了进攻京都。

    而这,也同样给了大明机会。

    陷入混乱的倭国,即便得知明军来攻,也是没办法团结起来一致对外的。

    怎么对外?

    听天皇吉祥物的,还是听幕府将军的?

    又该听哪个幕府将军的呢,是即将杀入京都的足利义稙,还是本身就是傀儡的足利义澄?

    所以不管怎么说,哪怕明军此刻攻占了这个兵津库,倭人也只有眼睁睁的看着。

    那个大内义兴虽然称得上是个人物,不过也就那么样罢了,按照汤昊的预测,这家伙就算得知明军开攻了,也肯定不会放弃即将到手的京都,反而他会不惜一切代价地继续进军,试图率先抢占京都,然后立刻拥立足利义稙上位,这才以幕府名义号召天下大名抵御明军入侵。

    不过,别忘了他的部队里面,可是还有着马永和邓伯颜率领的两千京军战兵,所以这一步自然是不可能成功的。

    汤昊现在要做的,就是立刻占领这兵津库,留下一支战兵守护船队确保后路,再马不停蹄地进军倭国京都!

    只要拿下了倭国京都,那么剩下的事情就简单多了。

    大内义兴可以拥立一个傀儡,汤昊自然也可以这样做,而且他早就为此选定好了人选,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足利义维!

    正思索间,汤木忽然来报。

    “侯爷,这兵津库管事的赤松家族差人来了。”

    “挺快的嘛~”汤昊一听,顿时就笑了起来,接着想了想说道:“你负责接洽,就说我们是来通商的,拿一些货物出来迷惑他们,然后派遣一些兄弟搬运货物上岸暂时迷惑倭人,另外让将士休整饱餐一顿,等到深夜开始登陆作战,务必在天亮之前攻占这个兵津库!”

    之所以要发动夜袭,自然是为了减少将士伤亡。

    不得不承认,这倭国长弓确实厉害。

    虽然汤昊担心马永和邓伯颜那两千将士的安危,但是他也不能因为心急,就置麾下儿郎的性命于不顾,所以夜袭才是最好的选择。

    听到这话,汤木嘴角微微上扬。

    谁不喜欢爱惜将士的主帅呢?

    所以他立刻躬身领命而去。

    半个时辰之后,赤松五郎还在跟心腹交流。

    他实在是静不下心来,因为眼前这些大明船队目的不明,那股压迫感足以让人心神失守。

    “这些确实是大明的福船。”

    “不过这样样大的福船,而且一次性还是十艘大福船还是从来没有见过的,旁边还有那些密密麻麻的轻式战船,只怕是来者不善啊!”

    心腹闻言点了点头,他年纪比较大,隐约之间还是记得以前看过一次大明的福船。

    不过大明存在海禁国策他们是知道的,所以福船基本上都不可能会出海贸易,更别提这么一支拥有十艘福船和上百艘其余战船的庞大船队了。

    所以,这支大明船队前来经商的可能性……很低!

    “你说这大明的船如此兴师动众的来我们倭国干什么?”

    赤松五郎想了想又问道,希冀着心腹可以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这我就不知道了,大明乃是上国,有万里江山、物阜民丰,自然不是我们倭国能够相比的。”

    心腹微微摇头说道,关于大明他更多的是从书上去了解的,还从来没有去过大明,也没有接触过任何一个大明人。

    不过因为永乐年间兴起的勘合贸易,大明的货物成为了倭国境内的抢手货,更是受到了追捧,所以连带着倭国子民也清晰明确地认识到了大明王朝的强盛与繁华。

    除了少数如松浦氏这些畜生故意伪装成倭寇前往大明劫掠外,其余地方大名还是多多少少对大明王朝保持着敬畏之心的,毕竟这可是倭国的天朝宗主国。

    听到他这话,赤松五郎没有任何的反对,因为这是事实,这个时代的大明在周围这些国家的眼中那就是上国,是需要仰视的存在,不是什么倭国一个地方大名可以招惹的。

    正当他们揣测的时候,先前靠上福船前去询问的小船急速的划回港口这边,对赤松五郎恭敬禀报道:“家主,他们来自大明的船队,据说这是大明中山侯的船队,所以规模宏大。”

    “这一次他们是过来做生意的,希望在我们这里买卖货物,补充物资,先前他们就与朝鲜完成了贸易,现在轮到我们倭国了。”

    说这些话的时候,这个赤松氏小伙还兴奋得面红耳赤。

    没办法,大明货物那可是出了名的硬通货,只要买下来随便倒卖一下,就可以赚取丰厚的利润!

    “什么?竟然真是商船?我还以为是大明朝廷的使船呢。”

    听到这话,赤松五郎顿时就皱了皱眉头。

    如此大规模的船队竟然只是商船,这有点不正常。

    “那个大明中山侯是什么来头?”

    “不是说大明有海禁国策吗?他的船队怎么就可以出海贸易了?”

    这件事情透露着大量不寻常的地方,所以赤松五郎一时间不敢让这支大明船队靠近。

    然而他心腹听见中山侯这个名头,却是神情一振。

    “家主,这可是大喜事啊!”

    心腹激动地解释道:“这个中山侯是大明王朝最新崛起的朝堂新贵,传闻他在猛虎口中救下了大明皇帝,深受大明皇帝器重信任,执掌大明王朝的京军战兵,是不折不扣的大明重臣。”

    “此外这个中山侯贪财好色,还曾亲自率领船队出海,直接强夺了朝鲜的济州马场,逼迫朝鲜将济州马场献给了大明,这些事情都是我听一名朝鲜商贾提及的,现在那济州马场已经是大明的了!”

    此话一出,赤松五郎也回过了神来。

    好像确实有这么一回事。

    当时济州马场被朝鲜献给了大明,这件事情在倭国内也引起了不少震动。

    毕竟朝鲜距离倭国很近,两国算是最近的邻国了,朝鲜这么做还引起了倭国权贵的嘲笑。

    然而赤松五郎没有想到,里面还有这一层原因。

    那么这样看起来,倒是可以理解了。

    这个大明中山侯贪财好色,加上位高权重,所以才能派遣自己的船队出海贸易,直接绕过大明朝廷,以此赚取利润。

    一想到这儿,赤松五郎就开始兴奋了起来。

    他可不管那中山侯能赚多少,重要的是赤松家族可以赚多少。

    那大内氏凭什么如此强横?

    还不是靠着参与了与大明王朝的勘合贸易,所以赚得盆满钵满,这才发展成了西部霸主吗?

    要是赤松氏可以凭借兵津库,直接与大明中山侯搭上线,那还不用跟其他大名或者幕府分润利益!

    这是何等大的利润?

    一时间,赤松五郎兴奋到了极点!

    “快!”

    “迎接大明船队入港!”

    “准备好美酒佳肴还有美人,一定要做好这一次的买卖!”

    赤松五郎兴奋地看向自己家族众人,意气风发地高喝道。

    “我赤松氏能不能彻底崛起,就全看这一次能否搭上中山侯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