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xianqihaotianmi.org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85章 倭国局势
    大明济州岛。

    没错,这种天然马场已经属于大明了。

    大明为此付出的代价,仅仅只是给了那朝鲜大王李怿一个合法的身份。

    这就是一场利益交换,偏偏朝鲜方面还没有办法反对。

    因为,弱国无外交,更何况朝鲜内部本身就充满了隐患,再者李怿又只是个傀儡大王,朝政大权全都在朴元宗、成希颜、柳顺汀这三大臣手中,而这三权臣出于自身权势考虑,也不得不屈辱地答应了大明王朝的强盗般索求。

    自此,济州马场乃至整个济州岛彻底易主,归属于大明王朝所有。

    而汤木最开始镇守济州马场,后被汤昊调回辅佐,接替汤木之人乃是锦衣卫一名百户,楚天方。

    楚天方是左一刀的亲信心腹,对皇帝和朝廷忠心耿耿,不过驻守此地的自然不是四卫禁兵和大明战兵,而是一支从山东迁徙过来的卫所。

    汤昊也没有想到,这个卫所的指挥使,反而是老熟人,杀了三個倭寇而且不幸断手的王大宝。

    “大宝,你怎么会来这里?”

    汤昊皱着眉头看向王大宝,后者支支吾吾地半天说不出话来,只是用独臂摸着脑袋发笑。

    见此情形,汤昊顿时脸色沉了下来。

    “说清楚!”

    “谁让你来的?是不是有人趁机排挤打压你?”

    对于王大宝,汤昊还是很有印象的。

    这小子当年在大明战兵第一次出海遭遇海战时,作战异常勇猛,最后险些被倭寇乱刀砍死,临死之前还不忘仰天高呼他是王大宝,他杀了三个倭寇,结果最后被汤昊及时救下来了,可惜断了一只胳膊。

    换句话说,王大宝是因伤退役的功勋将士,汤昊对他们的安排则是全部留在了山东卫所里面,出任中高层军官,这样可以保证他们能养家糊口,甚至在不改动大明军制的情况下,他们还能给子嗣留下一个职位,怎么说都不算是亏待了他们。

    结果在这个节骨眼上,汤昊却在济州岛看到了王大宝。

    正常情况下,这种迁徙到海外的事情,大明百姓都不会同意。

    因为华夏子民安土重迁,如果不是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了,他们都决计不会离开自己的故土,沦为四处流浪的流民。

    那王大宝为何会出现在这儿呢?

    汤昊本能地想到,定是有人趁机排挤打压这些伤残将士!

    正当他快要发飙的时候,王大宝急忙解释道:“侯爷,不是这样的,是我自己主动请求的!”

    王大宝用独臂摸着脑袋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我是听汤木大人提及过,侯爷准备在海外打造商路航线,那么这济州岛肯定是航线之一,现在虽然贫瘠了一点,但是之后肯定会繁荣起来,所以这其实是个好职位……”

    听到这话,所有人全都是一愣,紧接着不约而同地大笑了起来。

    汤昊也是觉得一阵好笑,他都没想到,这小子还有这样的见识。

    不得不承认,王大宝说的没错,济州岛就是未来的航线站点之一,主要负责大明与朝鲜只见的贸易。

    所以这个地方的卫所指挥使,日后绝对会成为一个香饽饽。

    王大宝这小子,有眼光也有胆量,选择为了未来赌一把,汤昊也不介意将这济州岛交给他镇守。

    毕竟,这怎么说都算是自家兄弟,自己人坐镇才是最好的选择。

    “你小子,还挺机灵的!”

    “既然你都来了,那本侯还能说什么呢?”

    汤昊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点了点头。

    “那个崔潭是个聪明人,你以后可以与他多多来往,负责两国贸易的事情!”

    “走之前本侯会修书一封,交给朝鲜方面,让他们任用崔潭为济州商贸使,正式开启两国贸易来往!”

    听到这话,王大宝顿时惊喜不已,对着汤昊千恩万谢。

    他知道自己不但赌对了,而且还赢得了汤侯的认可,这个济州卫指挥使的位置,谁也动不了他了。

    转而汤昊脸色一沉,郑重嘱咐道:“贪腐受贿这些事情,本侯也就不多说了,你心中有数就行了,别做得太过难看!”

    “但是有一点,济州马场绝不能乱,这些战马是朝廷紧要急需的东西,所以你必须把马场看好了,绝不能出现任何乱子!”

    “否则,别怪本侯不念旧情,第一个拿伱治罪!”

    王大宝神情一滞,紧接着拍着胸脯做出了保证。

    他就算是死,这辈子都不会让济州马场出现任何问题。

    得到了王大宝的承诺,汤昊也不再多说什么了,他只能希望王大宝能够守住本心,不然到时候汤昊真会做个恶人。

    船队在济州马场停留了三日,终于等到了锦衣卫传递过来的情报。

    汤昊看罢之后神情顿时变得古怪了起来,将情报递给了汤木、左一刀等将领。

    “本侯还真是小觑了马永和邓伯颜这两个家伙啊!”

    一众将领看过之后,顿时发出了阵阵惊呼。

    原来大明使团离开之后,马永和邓伯颜就率领两千战兵,成了大内义兴的雇佣军。

    足利义稙,也就是足利义材,终于忍耐不住了,想要联合大内氏,立刻反攻京都,夺回他那被夺走的幕府大将军位置。

    事实上,足利义材这个家伙,自从逃亡在外后,就多次凭借自己十代幕府大将军的身份召集追随者,试图反攻京都夺回大位。

    比如足利义材前往越前国受到朝仓贞景的庇护,改名义尹。同时得到了畠山尚顺(畠山政长之子)的支持,一起进军京都,又有延历寺、根来寺和高野山僧兵的呼应,一时进逼近江国,但在近江坂本遭六角高赖的击败,逃往河内国时又为细川政元所败,足利义尹只得逃往周防国,投奔在应仁之乱中曾支持父亲义视的大内氏,寄居大内义兴的门下。

    大内义兴也是个枭雄人物,大内氏通过与大明王朝勘合贸易的利润,早就成长为了本州岛的西部霸主,大内义兴之所以选择收留足利义材这条丧家之犬,也是看中了他曾经幕府十代将军的身份,而且足利义材是被后土御门天皇亲自任命为将军的,所以他这个丧家之犬还是有几分含金量的。

    手握足利义材这个正牌将军,再加上大内氏强横的家族实力,大内义兴未尝不希望进军京都,学一学那细川政元,做幕府的实际掌权者,甚至是开创出一个大内幕府。

    不过大内义兴远比足利义材更具备战略眼光,他敏锐地察觉到现在还不是进攻京都幕府的时机,哪怕有两千大明精锐战兵助阵,可细川氏又不是什么阿猫阿狗,一旦掀起了战争,大内氏只怕会瞬间陷入泥潭。

    再者大内义兴对马永和邓伯颜率领的两千大明战兵,也是心生提防之心,暗中防备有加,并不怎么信任。

    直到一个天赐良机终于出现,那就是废立将军操控幕府的一代枭雄细川政元,竟然被其家臣香西元长给暗中谋杀了!

    其杀人的理由,是关于原本作为嫡子迎来的细川澄之,和细川一族完全无关的细川澄之继承一族的反对论根深蒂固,细川政元自己也逐渐后悔,导致了迎来细川家庶流的细川澄元作为新的嫡子。

    但是辅佐细川澄之的细川元长因此权力扫地,辅佐细川澄元的三好之长在细川家的权势却强大了,而且细川之长还介入起赞岐国的政治,导致赞岐出身的细川元长十分憎恨细川政元,另外细川政元的多问题的倾向也使细川元长对将来不安,这些因素都成为香西元长想拥立细川澄之、自己当权的推手,暗杀事件随之发生。

    细川政元遭到暗杀,细川氏陷入内讧(永正错乱),大内义兴和足利义材立刻就意识到这是个反攻京都的大好机会,所以二人立刻联合中国地方和九州的大名进军京都,并得到细川高国等人的支持,率领大军杀向了京都所在地。

    也就是说,此刻的倭国彻底陷入了内战之中,而且马永和邓伯颜这两个家伙还扮演着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

    一众将领看过情报之后,都是神情古怪。

    这事儿吧……真是让人……无话可说。

    你说那大内义兴是个人物吧,结果他偏偏带着马永和邓伯颜的战兵一起去了,所以这最后真正掌控倭国京都之人,那还真是不太好说了。

    你说是他个蠢货吧,人家知隐忍懂大局,一直都在暗中积蓄实力等待机会,只等机会一到立刻就选择了出手,形势可谓是一片大好!

    说一千道一万,恐怕连大内义兴自己都没有想到,他早有防备的两千大明战兵,会彻底粉碎掉他的宏图霸业!

    “侯爷,当立刻出兵!”

    汤木沉声道:“倭国内战才是我们最好的机会,一旦那大内义兴彻底掌控了京都,到时候可是个不小的麻烦。”

    这句话说得很直白,也很简单。

    现在倭国内战,前代幕府大将军足利义材率领大军反攻京都,进攻现在的幕府足利义澄,其结果就是倭国地方大名要么选择加入战争,要么选择按兵不动坐观局势。

    换句话说,现在的倭国是陷入了内战无序状态,这对明军而言无疑是最好的机会。

    如若继续拖延下去,等到大内义兴杀入了京都,支持那足利义材复辟再次成为幕府将军,然后以幕府之名统管天下,明军这个时候再进攻倭国,难度上升得不只一星半点。

    这些道理,汤昊自然也明白,所以他立刻下令出海,直奔倭国而去。

    从济州岛到倭国,其实路程并不算远。

    汤昊这么急切的原因,除了汤木的分析之外,他更担心马永和邓伯颜这两千将士的安危。

    大内义兴这种枭雄人物,一旦真正杀入了京都,拥立足利义材重新复辟成为幕府将军,那么这个家伙的下一步,绝对就是对马永和邓伯颜这两千战兵动手了!

    大内义兴是想做那细川政元,想将足利义材变成傀儡,废立将军操纵幕府,成为倭国的无冕之主!

    那么,一旦到了那个时候,马永和邓伯颜率领的两千精锐战兵,就会成为大内义兴的眼中钉肉中刺了,因为他们会成为大内义兴踏出那最后一步的阻碍,除非将这个阻碍给彻底抹除了!

    就算马永和邓伯颜选择支持足利义材,与大内义兴分庭抗礼,但是问题在于足利义材就是个废物点心。

    汤昊依稀记得,历史上这足利义材和大内义兴也确实趁着细川政元被暗杀,而立刻举兵杀入京都,重新坐上了幕府将军的位置。

    然而坐上将军位后,足利义稙不得不任命细川高国、大内义兴为管领代,并以大内义兴为军事支持。

    可惜由于足利义稙有很强的亲政倾向,简单来说就是不愿意始终做个傀儡将军,幕府大权被细川高国和大内义兴所掌控,暗中小动作不少,由于与细川氏、大内氏、畠山氏等家族的对立,足利义稙再次逃往甲贺,并在当地生了病,又成了丧家之犬。

    足利义稙再次出奔,到达和泉国的堺,由于同月将举行后柏原天皇即位仪式,将军的出奔可能会使即位仪式推迟,因此天皇大怒,在没有将军参加的情况下照常举行了即位仪式,命令细川高国担任警备事务。

    在后柏原天皇的同意下,细川高国拥立足利义澄的儿子足利义晴为新任将军,而足利义稙失去了朝廷的支持和信赖,逃亡淡路再次举兵试图讨伐高国重新振作,结果却战败了,最后黯然病逝。

    所以不管怎么看,这足利义稙就是个废物中的废物,两次废立成为幕府将军,却两次沦为傀儡受他人操纵,却又不甘心做个傀儡,又被逼得开启逃亡,活脱脱废物一个。

    马永和邓伯颜若是选择支持这足利义稙,那么问题可就麻烦了,他们恐怕不是大内义兴的对手,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这两千战兵可都是初代精锐,汤昊亲自培养训练出来的精锐骁勇,可不能就这样折在了倭国。

    再有马永和邓伯颜这两个家伙,也都是可造之材,更加不能就这么折了。

    船队一路航行,于三日后抵达了对马岛。

    这座昔日三岛倭寇盘踞之地,此刻已经变成了人间炼狱。

    上次汤昊率军屠戮之后,还将所有尸体全部堆积在一起铸成京观,直到今日还矗立在原地,只是显得有些恶心罢了。

    看来这些倭人也确实是被杀破了胆子,连收敛尸体遗骨的勇气都没有,更加没有继续出海劫掠大明朝鲜的勇气了。

    “这些倭寇还真是废物啊!”

    汤木忍不住嘲讽道:“过去这么久了,连这尸体都不收敛一下吗?任由其腐烂发臭?”

    “呵呵。”汤昊冷笑了一声,“倭人是出了名的天性卑劣!”

    “他们最擅长的事情,就是向强者献上膝盖,向弱者露出獠牙!”

    “就比如当年为了帮助百济战胜,倭国不仅援助了百济大量的战备军资,甚至还派出了一百七十艘舰船协助百济征战,这种行为无疑是在挑衅盛唐,结果就是那场大名鼎鼎的白江之战,唐军左右夹船绕战,巧施包抄合击之术,致倭军赴水溺死者众,舻舳不得回旋。”

    “倭国派往百济增援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与此同时,百济政权也宣告终结,存在近七百余年的高句丽政权也随之灭亡,唐朝重新确立了其在朝鲜半岛上的宗主国地位,并同时称霸整个东亚。”

    “倭国这一战被盛唐打怕了之后,认识到了盛唐的强大,所以立刻转变态度放低姿态,向唐朝开始派遣使者,重新恢复自隋末以来几近断绝的使节团,这便是倭国遣唐使的由来!”

    “这些遣唐使自然是带着目的来大唐的,他们疯狂学习大唐的文化,学习大唐的军事,学习大唐的技术,学习大唐的一切,然后再将这些文化技术带回到倭国,以此发展自己。”

    “然后到了元朝忽必烈时期,他们靠着台风的帮助打赢了忽必烈的远征之战,所以觉得自己又行了,觉得倭国是有天神庇佑,因此才会在明初的时候对我大明太祖高皇帝不敬,对我大明一再挑衅有加,甚至还伪装成倭寇肆意劫掠朝鲜大明沿海地区!”

    “说得直白一点,这些倭人骨子里都是些贱骨头,知小礼而无大义,畏威而不怀德,强必寇盗,弱而卑伏,不顾恩义,不慕教化,不知礼义廉耻……都是些披着人皮的畜生禽兽!”

    话音一落,全场皆寂。

    包括汤木和左一刀在内,所有将士全都胆战心惊地看着汤昊。

    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中山侯爷如此评价一个种族,那言语之间的憎恶和仇恨丝毫不加掩饰,甚至都快要凝练成实质的杀气了!

    这是……什么情况?

    侯爷为何对倭人如此痛恨?

    众人惊惧不安,但也不好多问什么。

    他们只是明白了一个道理。

    这场远征倭国的战争,将会无比血腥且残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