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xianqihaotianmi.org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0章 这玩意是怎么搞到的?
    因此,老李就很爽快的把这个位置拿了出来,既然这个机会是高振东带来的,那就由高振东来决定。

    还别说,李副厂长用得上人的时候,那是真的舍得下本钱。

    高振东想了想,好像没有什么人能用得上这个机会。

    傻柱明显当厨子更合适,傻柱自己也不愿意干这个活儿。

    丁永年正琢磨着读书呢,也不见得有这個心思。

    秦怀茹?别闹了,这个年头的放映员,是要起早摸黑,进村下乡,走街串巷的,女的明显安全上有问题。

    闫解成?这个倒是合适,不过高振东可就不乐意了,要自己上赶着?老闫家上辈子拯救世界了?

    唉,要是王德柱有个叫王德发的兄弟就好了.

    诶?对了,王德柱!

    他人面广,也许能拿来做点儿人情,对他有好处,他介绍来的人,天生和自己也是亲近的。

    既然老李都把这个人情送给自己了,不收下好像就有点儿傻了,这个缺,在这个时候可是一份不折不扣的超级大礼。

    如果自己不收下,那真是李副厂长人情也得了,实惠也拿了,这么一想,那岂不是亏得慌。

    高振东想到这里,马上应了下来:“嗯,我挑一挑,这个工作很重要,得慎重一点。”

    对于高振东来说,这个工作不重要,重要的是干这个工作的人。

    放映员毕竟属于宣传口的,有时候他们收到消息,比报纸还快,这在风向变化比较大的日子里,未尝不是一种优势。

    能放一个自己人进宣传口,不是坏事。

    李副厂长对这个结果很满意,对于他来说,这个机会远没有高振东的人情来得重要,光是他侄子叫的那声“老师”,就比这个放映员的位置重要多了。

    笑着和高振东道了别,李副厂长回自己办公室了。

    ——

    与此同时,北边老毛子家,伊万诺夫正对着当时要求进口尿素钢并进行仿制的相关工业负责人喷射着毒液:“久加诺夫同志,我们按照你的要求,进口了南边的尿素钢。你如愿拿到了你想‘改进’的样品,但是现在,你改进的成果在哪里?”

    久加诺夫辩解道:“伊万诺夫同志,钢材不是伏特加,不能喝一口就知道它用的是高加索的黑麦还是第聂伯河的玉米,它是技术产品,我需要时间!”

    伊万诺夫丝毫没有听进去:“久加诺夫同志,他们的技术是落后的,面对落后的技术,你不应该需要这么长时间才能‘改进’出成果来,那是在丢我们的脸。”

    看着久加诺夫愤愤不平的脸,伊万诺夫换了个话题:“好吧,也许这个东西的到来的确有些晚,可是那种用在发动机上的高温合金呢?”

    说到这里,伊万诺夫甚至展开双臂,嘴里发出了发动机“呜呜”的声音,然后继续问道。

    “这个东西的时间够长了吧,你们已经像伏特加一样,知道它里面有多少高加索黑麦和第聂伯玉米,但是,你还是没有完成它的‘改进’!”

    久加诺夫觉得伊万诺夫同志简直就是在刁难自己:“伊万诺夫同志,就算我知道了它用了多少黑麦和玉米,但是我需要工艺.”

    说到这里,久加诺夫看着伊万诺夫涨红的脸,明智的停下了自己的话,再说下去,也许就要古拉格大酒店男宾一位了。

    看见久加诺夫的退缩,伊万诺夫很满意他的态度,于是也放缓了自己语气:“好吧好吧,我知道你需要工艺,久加诺夫,我们是不是该请卢比扬卡广场的同志们帮帮忙?”

    久加诺夫面露喜色:“如果这样,那就太好了,我亲爱的达瓦里氏。”

    伊万诺夫摇了摇头:“如果这样,那我们的时间可就不多了,我们在那边的达瓦里氏越来越少,都快要全部回来了。”

    这个时候,由于形势的变化,北边撤走专家同志的举动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只是还没有全部完成。

    说完,他看着久加诺夫:“这个事情,我去处理,久加诺夫同志,伱需要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尽量让卢比扬卡广场的同志少花点心思。”

    差点儿拿到古拉格大酒店房卡的久加诺夫一边答应,一边离开伊万诺夫的办公室,这个鬼地方,能不来就别来。

    ——

    高振东并不知道自己的成果已经快惊动到卢比扬卡了,送走李副厂长之后,他重新投入了工作。

    刚把一条漆包线焊接到铜箔线上去,“叮铃铃铃~~~~”,电话铃响了。

    高振东还是不太习惯这时候嘹亮到有些刺耳的电话铃声,手一抖,差一点儿在自己手上烫出一个燎泡来。

    接起电话,是防工委领导通信员打来的,防工委的部队习惯要明显一些,一般还是习惯称通信员多一点。

    通知高振东第二天早上去防工委开会,照例没有在电话里说会议内容。

    高振东应了下来,挂断电话,高振东理了一下时间,幸亏明天是星期五,要是星期六的话,自己给《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答疑解惑的事情就要开天窗了。

    这个时代,防工委的事情一般来说都是放在第一位的,其他工作不是特殊情况的话,一般都会为它的事情让路。

    估计又是什么装备论证的事情,防工委就好这一口。

    第二天早上,高振东轻车熟路的来到会议室,里面的人,认识一部分。

    认识的人,都是参与坦克、步兵战车相关工作的时候认识的,有设计人员,也有使用方代表。

    看见高振东过来,认识的人都很热情的打招呼,会议参加得多了,名声也传出去了,都知道别看这一位看着年轻,但却是会战术、懂技术、有成果,不折不扣的大拿。

    不认识的人听见人们和高振东打招呼,纷纷和身边的人交头接耳。

    “这就是高大炮?看起来好年轻啊。”

    “年轻?当心他呲你一跟头。”

    “只要说得在理,呲一跟头我也愿意啊,就怕找不着方向摸不着门儿啊。”

    高振东坐下来,会议也很快开始。

    会议的议题有一点出乎高振东的意料,居然是反坦克导弹的相关规划论证。

    前世作为资深军迷,高振东很清楚国产反坦克导弹的研制历程,虽然在58年就开展工作了,但是直到这个时候,那个研制了10来年,但基本没有装备部队的第一代反坦克导弹都还没正式提上日程,那个型号是这一年的10月才上马的。

    和一般人想象中不同的是,我们的第一代反坦克导弹并不是师从北方老毛子,我们第二代的赤剑-73才是。

    我们的第一代参考的对象,据传是汉斯猫与钟表匠合作,于1955年研制的BO810“眼镜蛇”。

    至于为什么一开始没参考北方老毛子的东西?原因很简单,老毛子自己也拉垮啊。

    它的第一代反坦克导弹,巧了,也参考了这条眼镜蛇。

    不过由于研制过程长,在研制过程中,还是机缘巧合得到一些老毛子参考成功后的第一代反坦克导弹的资料,也作为参考。

    说是参考,其实也很可怜,参考的资料是说明书,磕磕绊绊搞了10多年,定型后也没有装备,因为本来就是在60年代参考50年代的落后产品,等10多年后搞好,性能早已极度落后。

    那个时候,难呐。

    随着情况介绍,高振东发现情况与自己印象中的历程,有了很大的不同。

    这一次拿到的仿制对象,SS.11,来自高卢鸡。

    作为S2之中,吃尽了坦克苦头的高卢鸡,对于反坦克装备是有情节的,坦克?打!反坦克?好!

    SS.11的前身SS.10应该是S2赛季之后,最早实用的反坦克导弹,于1954年研制成功,性能嘛,大哥不说二哥,那一代导弹,哪个都差不多,一样的菜。

    然后SS.11是在两年后,在SS.10的基础上改进出来的,算是高卢鸡这个时候最新的反坦克导弹了。

    至于SS.11的性能嘛,参数看起来不错,射程3000米,破甲600mm,能在这个时候绝大部分坦克的射程之外击穿它们。

    然而,实际情况是空射版本AS.11还行,地面版本SS.11就拉垮了,由于设计缺陷,高卢鸡在北非用来打游击队的时候,AS.11打中了,SS.11没打中。

    然后在中东参战的时候,创下过10发0中的“好成绩”,以至于作战部队拒绝使用这玩意。

    怎么现在就搞到这玩意了?

    高振东能猜到肯定是自己这只蝴蝶带来的蝴蝶效应,但是是怎么发生的就不知道了。

    其实倒也不复杂,给高卢鸡出口DJS-59,总要换点技术回来嘛,不出口搞不到技术,出口了还是搞不到技术,那特么不是白出口了?

    而这个SS.11,就在换回来的东西里面。

    现在在高振东面前,就有一份SS.11的说明材料,甚至在会议室里的一个箱子里,一枚丑丑的导弹就躺在里面。

    这次会议,就是想结合前面已经做过的预研工作,决定第一代反坦克导弹的发展方向。

    说穿了,就是仿制谁的问题。

    毕竟BO810只有一份语焉不详的使用说明,而SS.11,却是有实物的,条件要好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