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xianqihaotianmi.org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四十六章 儿臣就是内心肮脏了一下
    宣室殿。

    “这个卫右渠,身为大汉之藩属外臣,竟敢如此胆大妄为!”

    当着辰国使者的面,刘彻拍案而起。

    辰国位于朝鲜半岛南部,也就是后世南韩的那片区域,主要由马韩、辰韩和弁韩三部组成,其中因马韩势力最大,因此其余两韩奉马韩首领为辰王,都城设在目支国。

    此时的大汉,通常将辰国所在的那片区域,称作三韩之地。

    而刘彻提到的卫右渠,则是位于朝鲜半岛北部的卫满朝鲜当前的国王。

    卫满朝鲜由一个名为卫满的燕人建立,此人在汉高祖刘邦时期与燕王一同背叛,逃到了朝鲜半岛,随后得到了当时的箕子朝鲜国王礼遇,还赐予了一片临近大汉边境的土地供起安置部下。

    后来卫满不断招引汉人流民,积聚了更多的力量,待羽翼丰满之际,再次背叛箕子朝鲜国王,率军攻下王城王俭城,遂自立为王,一家独大。

    彼时正值汉惠帝执政时期,天下初定不便再起兵戈。

    于是大汉与卫满约定将其封作大汉藩属外臣,为大汉保卫塞外边境,而作为回报,大汉亦会给卫满提供大量的援助。

    有了大汉藩属外臣的身份,又有了大汉在军事、物资上的支持。

    卫满朝鲜的日益强大,很快就开始了扩张之路,先后强迫临近的真番、临屯等小国归附,在朝鲜半岛北部一家独大。

    如今卫满朝鲜轮到卫满的孙子卫右渠为王。

    因刘彻穷兵黩武,虽然前些年命卫青、霍去病征伐匈奴大获全胜,但无论胜败百姓的日子都不会好过,于是便有大量的大汉流民涌入卫满朝鲜。

    在这个过程中,卫满朝鲜的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卫右渠逐渐狂妄起来,非但自己不肯再向汉朝通商朝贡,还阻断道路,禁制邻近真番、临屯等小国向汉朝朝贡。

    而位于朝鲜半岛南部的辰国三韩更是不得路径,无法与大汉来往。

    直到如今,辰国使者冒险走了海路,才绕过卫满朝鲜抵达齐地,随后受到齐地官员的接待,并由齐地官员派官吏一路护送才总算来到了长安。

    如今好不容易见到刘彻,辰国使者自是大吐苦水,控诉卫满朝鲜和卫右渠。

    祈求刘彻给卫右渠一些颜色瞧瞧,重新打通大汉与辰国之间的陆路通道,恢复通商与朝贡。

    毕竟,辰国三面环海,物资匮乏。

    唯有与地大物博的大汉开展通商才能维持的了生活这样子,要是再被卫满朝鲜这么困下去,迟早有一天不是被其吞并,就只能俯首称臣。

    而这是辰国万万不能接受的事情。

    因为辰国之中势力最大的马韩首领,也就是三韩共举的“辰王”不是旁人,正是当年被卫满窃国之后逃去南边的箕子朝鲜王后裔,箕氏与卫氏可谓是世仇。

    就算如今的辰王箕芭愿意谅解卫氏,卫右渠八成也不会放过箕芭与箕氏王族的人……

    这种情况下,辰国唯一的生机就是跑来向大汉求救。

    “天子陛下,我们辰王与辰国一心向汉,奈何那卫右渠从中作梗,恳请天子陛下为我们做主啊!”

    “天子陛下,卫右渠已经不承认大汉藩属外臣的身份,狼子野心啊陛下!”

    “求天子陛下惩治卫右渠……”

    几名辰国使者见刘彻已经来了情绪,当即跪在地上哭嚎起来烘托气氛。

    “大汉自有法度规矩,怎会任由一个藩属外臣胡作非为,朕心中自有计较!”

    刘彻瞟了几名使者一眼,面色随即变得和善,张开双臂命其免礼,

    “你们舟车劳顿也辛苦了,先由大行令安置下来歇息几日,好好领略一番我大汉的丰饶富强,不可虚度此行。”

    如此待这些使者退出去之后,刘彻脸上的笑容逐渐收敛,看向一旁的苏文问道:

    “这些使者这回带来了多少贡物?”

    “回禀陛下,据大行令所报,只有各式咸鱼五百余斤,奴隶不足百人,据他们自己说,本来该有咸鱼三千斤,奴隶两百人,怎奈漂洋过海时迷失了方向,多漂了一個月,不得不吃掉了一些咸鱼,奴隶也在海上因饥饿疾病死了大半。”

    哪怕苏文训练有素,回答的时候嘴角亦是忍不住微微抽动,

    “因此等好不容易到达齐地的时候,就只剩下了这些……”

    刘彻闻言也随之抽了一下嘴角,有些不满的碎碎念道:

    “这些小国送来的往往都是这些毫无价值的破烂,朕为了显示大国风度,却总要拿出千倍万倍的赏赐还赠,倒像是朕在向他们朝贡!”

    “……”

    苏文微微躬身,不敢接话。

    “罢了罢了,穷苦小国,王室都食不果腹,朕与他们计较什么。”

    刘彻沉吟了片刻,又道,

    “这个卫右渠,朕此前懒得与他计较,他非但不知感恩,竟还越来越不将朕放在眼中,朕也是时候给他一些敲打了。”

    “你拟个诏,命大行令选个精干强硬的使者,持朕节杖前往朝鲜斥谕卫右渠。”

    “若他迷途知返,愿派王子来长安为质,朕便给他留一条生路。”

    “若他执迷不悟,待朕大军压境之时,休怪朕没有给过他机会!”

    他倒不怀疑那几个辰国使者说谎,因为卫满朝鲜和朝鲜半岛那面的几个小国的确已经有数年未来长安朝贡,商路也的确是已经断了。

    至于卫满朝鲜近些年做了什么,他也早就收到了辽东郡方向的奏报。

    只不过这地方并非什么战略要地,又是个没多少前景与油水的苦寒半岛,路途也十分遥远,大举兵事成本极高,付出与回报完全不成正比,因此他才优先将目光放在南边和西边,实在不愿在这种地方兴师动众。

    不过若有人敢蹬鼻子上脸,那就另当别论了……

    “诺。”

    苏文刚躬身答应下来,就听外面传来一声报道:

    “太子刘据前来向陛下问安!”

    “如今吉日已定,这个逆子不在博望苑好生准备自己的婚事,跑朕这里来做什么?”

    刘彻嘀咕了一句,最终还是淡淡的点了下头:

    “宣他进来吧。”

    ……

    其实刘据早就到了,他是为卫伉的事情而来。

    只不过听殿外的郎官说刘彻正在殿内接见辰国使者,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国事,刘据自然不会胡来,于是就老老实实等在了殿外。

    这个过程中,刘据也顺便向郎官打听了一下辰国的情况。

    得知辰国就是三韩之地之后,他立刻就知道即将发生什么事情了……

    接下来,刘彻将会派出一个名为“涉何”的使者出使卫满朝鲜,要求卫右渠对大汉俯首称臣,重新开始每年的朝贡,不得继续阻塞商路,更不得阻塞朝鲜半岛南部的小国朝贡。

    而结果则是卫右渠不给面子,于是恼怒的涉何在返回的途中擅自杀了护送他出境的卫满朝鲜王公,并将此事飞报刘彻。

    刘彻得知之后非但不怪罪,还觉得涉何给他长了脸,将涉何封作了辽东郡守。

    随后卫右渠又率军突袭辽东,杀了涉何泄愤,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涉何事件”,也是刘彻下决心发兵攻打卫满朝鲜的导火索。

    再之后。

    这场战争虽然以卫满朝鲜灭国,大汉在朝鲜半岛设立乐浪、临屯、玄菟和真番四郡结束。

    但其中的过程却十分曲折,且不说五万汉军在这场战争中死伤近半、楼船尽毁的难以估量的损失,就是来回传令的使者,刘彻都杀了两个。

    领兵的两个将军回去之后也都判了死罪,左将军荀彘直接处死,楼船将军杨仆使钱赎命,贬为庶民。

    就这么说吧。

    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这场战争就是标准的惨胜,甚至可以说是险胜,对于大汉来说,付出的代价和统治成本,根本就不可能收回本,永远都收不回来。

    对于刘彻来说,攻打这样一个小国都打成这个德行,丢了里子的同时也没挣到面子,简直是血亏中的血亏。

    而卫满朝鲜呢?

    他们只是发挥了一下和许多西域小国一样的传统艺能,等到形势不妙的时候,国内王公贵族就杀王投降,里外里都不亏,无非是城头换个旗罢了……此战之后,四个卫满朝鲜的贵族因此被封侯。

    所以既然赶上了这事,刘据觉得很有必要和刘彻好好说道说道。

    如此进到殿内。

    刘据先是恭敬的施了一礼,然后才低眉顺眼的道:

    “父皇,儿臣听闻刚才那几个人是辰国的使者,近些年卫满朝鲜那边似乎不太安分,他们应该是为此事而来吧?”

    “此事朕自有计较,不需你来多嘴……你今日进宫所为何事,不会只是来向朕问安吧?”

    刘彻显然并未将卫满朝鲜放在心上,也不愿与刘据多谈。

    刘据却又死皮赖脸的笑了起来,自顾自的道:

    “儿臣觉得吧,父皇必须给这个卫满朝鲜一个深刻的教训,否则四夷便缺少了对我大汉,对父皇你的敬畏。”

    “你又懂了?”

    刘彻眉头蹙了起来。

    虽然他此前曾派刘据随军征伐西羌,但其实并不希望他过多参与军事。

    “在父皇这样的雄主面前,儿臣怎敢称懂。”

    刘据谦虚的躬下身子,

    “儿臣就是内心肮脏了一下,临时想到了一个比较肮脏的手段,忍不住想说给父皇听,哪怕能搏父皇一笑也是儿臣的一片孝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