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xianqihaotianmi.org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80章 十三王爷的阴谋
    “伟大的汗,您可曾思疑,这三万守军是否不过是一出幻影戏?或者背后的那位汉人十三王爷,才是真正的威胁?”一旁的谋士眉头紧蹙,掷地有声的质疑声中透着深深的忧虑。

    “他麾下十几万大军若是斩断我们的退路,那我们岂不陷入绝地?”谋士的话语里,满是对未知的恐惧和对变局的猜疑。

    随着传令兵的急匆脚步声渐行渐远,另一位谋士却是低声反驳着,他的焦虑显然并非杞人忧天。

    “汉人往往心思深沉,这十三王爷若是暗中参与了策划,也并非不可能。”他的话像是冬日里的寒风,透着刺骨的冷意。

    然而,大汗听后,却是轻轻摇头,声音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自信,“这是不可能的,他人或许会与敌共谋,但那十三王爷,绝不可能。”

    “不要忘了,那珍贵的七星草,乃是我亲手所赠。”大汗语气坚定,似是说出了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

    在这语重心长的话语之后,那位谋士也是沉吟片刻,似乎被说服,点头认同,心中之疑云似乎也因此而消散了一些。

    “但仍不可轻敌。继续加派人手,严密监控敌人每一个动作。若他们真有什么诡计,我们必须迅速调兵应对。”大汗的话语中流露出层层的谨慎与深沉的智谋。

    他心中虽明白对方不会轻举妄动,但依旧选择了警惕,他深知,唯有谨慎,方能驾驭风云变幻的战局。

    在嘉峪关的那一端,随着敌方斥候的悄然接近,一位信使沿着城墙的绳索攀登而上,急促地来到了李安的面前。

    “将军,敌军已向我关口进发,他们浩浩荡荡,据说有三十万之众。”

    “即使扣除后勤与辎重兵,真正的战士亦不下二十万。而且,他们气势如虹,士气未损,似是全力以赴。”信使的话如同石破天惊,每个字都是那么沉重。

    李安的眉头紧锁,他的心中一片冰凉——对方的壮举,正如他与梁青云所预料的。

    十三王爷的信件,不过是一纸空文。然而,这也并不妨碍,敌人的大军越多,战场的混乱也就越大,这正中下怀。

    “随时汇报敌军动态。”他的声音坚定而冷静,传领兵深鞠一躬,迅速离去。

    而李安,则沉稳地走上城墙,目光如炬,凝视着远方尘土飞扬的地平线。

    时间缓缓流逝,五个时辰后,李安立于城垛之上,忽地感到脚下大地颤动,一股强烈的预感油然而生。

    紧接着,急促的马蹄声如惊雷贯耳,战鼓的声音在天地间回响,一场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高耸的城墙之巅,李安的目光犹如猎鹰,尽管仅凭肉眼,他已能辨识出那遥远天际线上渐渐成形的漆黑波澜。

    无需多言,那密集的阴影预示着何物,尽人皆知。

    实不相瞒,面对此番壮阔之景,李安的掌心不禁生出细密的汗珠,他的心跳随着战鼓般跃动。紧张?谁能不紧张?

    哪怕他自豪为现代之人,犹未历经如斯盛况。记起曾在京城之外的演武,不过区区千人规模。

    而眼前,却是数以三十万计的铁骑。想那三十万何其轰动,所至之地,草木尽摧,一望无垠的绿野,转瞬间化作了黄土之域,马蹄之下的土地,被踏得比辗压机还要光滑平实。

    这绝非夸张,而是事实的真实写照。

    尤其是那些骑兵,他们的铁蹄翻滚,令李安脚下的城墙都似随之颤栗,他们的接近便似天摇地动。

    这等场面,非亲历者难以凭空想象,唯有身临其境,方能深刻体会那刻骨铭心的惊悚。

    而此刻的李安,目送着远方骑兵的渐进,毅然命人擂响战鼓。

    战鼓的轰鸣,并非即刻发起攻势,而是承载特定的讯息——告知城中每一位守军,敌人正逼近。

    实际上,无需鼓声,那些经验老练的士兵已凭震动之微妙,预测敌军骑兵的数量,并且他们已在有条不紊地备战。

    然而,那些初涉战场的新兵,他们的紧张之情明显映入李安的眼帘,尤其那些火枪兵,握枪之手已泛出苍白。

    这不足为奇,初登战场之人,自有其惧意。他们之所以能保持相对镇定,皆因李安的铁血训练,否则,恐怕已惊惧失色。

    毕竟,初战之兵往往伴有种种不适,悍勇善战者,往往出自那些身经百战的老军。

    这亦是为何一旅老兵能击退十旅新军的缘故——他们心中无畏,视敌如无,方能爆发出真正的战力。

    随着骑兵的不断逼近,传令兵在李安与城墙监视点之间奔走传递,不断地更新敌人的距离信息。

    “李将军,敌军已于三里外止步。”传令兵的声音清晰传入耳中,李安轻轻颔首,心中的筹算如棋手移子,一一落定。

    他的视线转向身旁的副将,尤其是当目光掠过石柱时,便见这壮硕的汉子浑身是劲,嘴角的笑意几欲溢于言表。

    目睹史情此等兴奋模样,李安内心的紧绷也不由舒展了些许,却还是忍不住斜了他一眼,语气中带了几分戏谑:“瞧你这模样,竟是兴奋得像个孩童见了糖。难道这铁浪涌来,你竟一丝惧意也无?”

    石柱闻言,嘿嘿一笑,露出如狼一般的白牙,用那似雷的嗓音豪迈回应:“将军何出此言?以将军之谋,这些蛮夷如羔羊入虎口。他们不过是送上门来的功名,俺只担心他们太少,不够俺的刀剑喝饱而已。”

    副手之勇,让李安心中涌起战火。他笑了笑,肃然点头:“说得好!我等岂是贪生怕死之辈?以我军火铳之利,这蛮夷纵有万众,也不过是炮灰。”

    他高声下令:“传我将令,全军备战,防敌偷袭。”

    四周的守军纪律严明,立刻响应。火枪兵们手中的火铳装填着火药与铅球,火把子静置一旁,随时待命点燃引火索。

    敌或远或近,未可知其来意,故未急于点火,以免火把子徒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