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xianqihaotianmi.org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卷 465人逢喜事精神爽啊
    陈中时跟随方明华,将装满的蛇皮口袋放在小车的后备箱,然后上了车。

    小车向玉祥门方向驶去,方明华边开车边和陈中时闲聊。

    “陈老师,你的写完没有?”

    “写完了。”

    “完了?这么快?”方明华感到惊讶。

    他依稀记得,《白鹿原》初次发表应该是在1993年,现在才89年,就写完了?

    陈中时却说道:“是写完了,才是初稿,其实还是个架子,距离正式完稿还早呢,等过完年我准备修改,开始第二稿。”

    原来如此!

    方明华明白了,他顿时来了兴趣:“陈老师,能不能让我欣赏你的初稿?”

    没想到陈中时一口拒绝。

    “明华,我不是不给你看,没写好之前,我不给任何人看。为啥呢?这就好像咱们关中人蒸馍,馍蒸到一半,最怕啥?最害怕揭锅盖!因为锅盖一揭,气就放了,所以馍就生了”。

    陈中时这个比喻一下子把方明华逗笑了。

    “还挺有道理,我就是好奇,行,等你写好我再拜读。”

    今天陈中时心情好,说到自己的,他笑着说:“我不说内容,可以给你说说我写这本的趣事。”

    “啥趣事?”

    “我为了收集素材,走访了蓝田、长安、咸宁等地方做人文调查,今天夏天,大概是四月份,我专门去了一趟蓝田三里镇的牛兆廉墓祭拜.牛兆廉你知道不?”

    “听说过,是清末民初的“关中学派”最后一位大家,被尊为“关中大儒”和“横渠以后关中一人”。”

    “对,就是他!”

    “我非常佩服他的学问。祭奠过他之后,我回到我的老家,开始正式写作,稿纸上写下了的第一句话:白嘉轩后来引以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

    “你这个开头,是不是借鉴了马尔克斯写的《百年孤独》的第一句话: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看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方明华问道。

    “对,就是滴。”陈中时没有否认。

    “我喜欢这本书,不瞒你说,我在中也借用得了他的一些写作技巧。”

    “魔幻现实主义?”

    “对,就是伱前几年说的那個魔幻现实主义,我也开始赶时髦了哈哈。”

    “巧了,陆遥最近写的一个中篇,投稿《延河》也运用了魔幻现实主义写作手法。”方明华说道。

    “哎呀他那个犟人,也不固执了?哈哈哈。”陈中时听了大笑。

    两人说说笑笑,小车很快到了玉祥门汽车站,方明华将陈中时送上发往白鹿原的中巴,招招手。

    “陈老师,给你拜个早年.赶紧写完,等开春了我们去找你打牌喝酒。”

    “好咧.”

    果然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

    或许,完成了《白鹿原》的初稿,陈中时一身感到轻松吧。

    方明华这样想着。

    1989年春节到来,这天方明华和媳妇带着两个孩子早早回到父母家,一起蒸馍、包饺子,做“关中八大碗”,家里一片欢声笑语。

    吃完年夜饭之后,除了要看春晚,今晚还多了一个活动,带着孩子到楼下院子里放炮。

    这年头没有什么禁放政策,整个西京城现在都是噼里啪啦的声音,两个孩子才满两岁,但对这玩意也是充满兴趣。

    方明华发现,身为哥哥的天天,竟然不如他妹妹蕊蕊胆子大,小女孩拿着一根香勇敢点燃地上的爆竹,而当哥哥的两手捂着耳朵远远站在一边。

    哎.

    这女娃简直随她妈妈了。

    方明华结婚后才知道宋棠棠小的时候调皮捣蛋的很,绝不像现在一副高雅清冷的模样。

    1989年的春晚是80年代最后一个春晚,内地流行文化已经起步,港台乐坛迎来大家“黄金十年”,电视节目的全面发展时期也缓缓而至。

    而1989年的春晚正是把这些80年代的文化现象进行了一次集中回顾,在年末之时叩响了时代的脉搏,迎接新十年的到来。

    但是对于这个春晚的歌曲,方明华觉得没有前几届那么亮眼,《明月千里寄相思》《心恋》《外婆的澎湖湾》与《跟着感觉走》。

    似乎没有87年费翔唱的《冬天里的一把火》那么红透半边天,毕竟现在大街小巷放的都是港台音乐,见怪不怪了。

    初一带一家四口又带着父母开着车到城里乱逛了一天,初二是媳妇回娘家日,由于小妹方明丽和女婿李建军是第一次回门,所以方明华和宋棠棠商量后,初二也留在家里,初三再回老丈人家里。

    这可是件大事,方明华一家还有姐姐方明梅一家都回来了,显得分外热闹。

    妹妹方明丽穿着一件红色的呢子大衣,和以前相比少了少女的青涩多了少妇的成熟,刘建军则穿着一件蓝色西装,还打着领带。

    这年头时兴这个。

    当然,两人手里都提着大包小包的礼品。

    “回来就回来嘛,还提着这么多东西,花这钱干嘛?你们的工资又不高。”老妈张凤兰边数落边开心接过女婿女儿提来的礼品。

    两个女儿还有儿媳妇宋棠棠去厨房帮忙做饭,几个男人就坐在客厅沙发上闲聊,小孩子们盯着电视——正放着《西游记》。

    “建军,你们工作忙吧?”方明华随意问道。

    “不忙。”

    “不忙?不加班?”方明华记得,妹妹结婚前不是经常在单位加班吗?

    “现在军工企业效益都不行,国家拨的经费有限,好多科研项目没法开展,上班时间就足够了,还用加班?”刘建军解释道。

    “喂,建军,你一月工资能领多少?”大女婿有些好奇问小女婿。

    “183元。”

    “有奖金吗?”

    “没有。”

    “那你们单位工资可真低,还不如车间我带的徒弟工资高呢你说你还是研究生,咋这么低的工资?”

    “没办法,单位效益不行呗。”刘建军一脸苦笑。

    “国家也真是的,好不容易培养出你们这么高学历的人才,又不给高工资”大女婿不禁摇摇头。

    大女婿叫陈耀明,是国棉六厂的工人,现在是车间的班长。

    方明华没有说话。

    你们棉纺厂现在最辉煌的时刻啊,可是马上就要走下坡路了!

    但军工企业效益也太低了吧?

    不过好像还没到最惨的时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