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xianqihaotianmi.org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卷 401 出兵河东(二)
    桓熙的目光扫过台下那些熟悉的面孔,这其中,也混杂着许多生脸,都是在去年年底被新征入伍的将士。

    不仅近卫义从招了新人,此前在守卫黄土塬的时候,关陇突骑遭受了一定程度的伤亡,如今同样补足了缺额。

    桓熙不可能叫得出每一个人的名字,但他还是会努力的将这一张张陌生面孔记刻在脑海中。

    “你们之中虽有许多新入伍的将士,但,想必我也不需要再向诸位介绍自己。”

    桓熙用汉话与鲜卑语说了两遍,台下适时响起哄笑声。

    然而后排的将士却是一头雾水,不知道前面的人在笑什么,直到郎卫们接力传话,他们才后知后觉。

    桓熙喊话道:

    “不错!就这样,诸位都放轻松些,把与家人离别时的眼泪擦干净,这并非生离死别,不要忘了,你们是谁!”

    台下众人齐声应和:

    “大梁战兵!”

    桓熙再问:

    “我又是谁!”

    众将士回道:

    “梁公!”

    “大单于!”

    喊梁公的是近卫义从与关陇突骑,喊大单于的则是百保鲜卑。

    虽然近卫义从组建之初,只有一千人是桓熙从汉中带来的精骑,其余都是在击败石苞、麻秋之后,收编的后赵降卒,里面堪称是大杂烩,羯人、氐人、羌人、鲜卑、匈奴应有尽有。

    但这些人如今基本完成了汉化,除了五官还带着胡人特征,其余诸如语言,以及生活习性已经与汉人无异。

    桓熙继续调动将士们的情绪:

    “自永和五年(公元349年),桓某北伐关中以来,十年间,石苞、麻秋、王擢、张重华、苻雄、张遇、张祚、乞伏鲜卑、李威、慕容恪等人先后败于我手,我军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而今我本欲休养生息,奈何苻坚、慕容儁不自量力,跳梁小丑竟也敢犯我疆域!

    “诸位,你们说,我们应该怎么做!”

    台下,以谢艾为首的一众将领率先振臂高呼:

    “摧锋陷阵!生擒苻坚、慕容儁!”

    余下众人大声附和,声势震天。

    虽然桓熙特别叮嘱让司马兴男不要来送自己,但她还是出现在了宣城门的城楼上。

    儿子即将远行,又是去往前线打仗,哪个做母亲的能在家里坐得住,如果不是条件不允许,司马兴男都想跟着桓熙前往河东,就近照顾他。

    阿满站在祖母的身旁,他的年纪小,身高矮,需要踮起脚尖,才能在城楼上看到城外的情况。

    “阿爷可真威风。”

    阿满难掩羡慕地说道,这不是他第一次旁观父亲在将士们面前喊话,但每一次给到他的冲击都很强烈。

    司马兴男闻言,低头看着孙儿笑道:

    “小阿满一定要健健康康的长大,这份威风迟早也是你的。”

    阿满却反驳道:

    “大晋开国,虽然很快就灭吴,统一天下,但因为胡人南迁而危机四伏,世祖皇帝(司马炎)驾崩以后,国家所托非人,致使天下分崩离析。

    “祖父、父亲创业艰辛,孙儿不仅是要健康长大,还得刻苦用功,学有所成,不能败坏了家业。”

    阿满言语之间,对晋惠帝并不怎么尊敬,但司马兴男并不恼怒,严格来说,她与晋惠帝的血缘关系其实算比较远了。

    司马兴男的高祖父司马伷是司马懿的庶子,与晋惠帝的祖父司马昭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按辈分来说,司马兴男要唤晋惠帝为族叔祖,但是已经不是五胡内的亲戚了。

    当然,司马兴男没有生气,主要也是因为这个时代,一般都是把胡人乱华的锅甩给选错继承人的司马炎,以及懦弱无能的晋惠帝、乱政的贾南风等人。

    司马兴男见阿满踮着脚尖实在辛苦,于是弯腰将他抱起,笑道:

    “别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他们父子说是创业艰辛,实则一路上顺风顺水,并没有遇到什么挫折。”

    司马兴男这番话倒也没错,实际上,桓家创业遇到的最大的困难,便是桓温伐蜀时的筰桥之战。

    彼时桓温领着一万精锐步卒轻兵疾进,靠着两条腿,从江陵一路打到了成都,面对成汉的优势兵力,己方又是疲兵,最终却是险之又险的顶住了压力,一举收复蜀地。

    从此仿佛是天命加身,当桓熙出镇梁州的时候,又正巧撞上了后赵内乱,各方势力争夺河北,让他轻易袭取了关中。

    司马兴男继续说道:

    “你不用以你的父亲作为目标,他不是世祖皇帝,不会遗留祸患给后人,阿满,相信祖母,你父亲在将权柄交给你之前,一定会替伱拔光棘刺。

    “而你,只需要安心做好一个守成之主便可。

    “况且,你父亲年少的时候,老身也不曾见他像你这般的刻苦努力,总之,你年纪还小,凡事都要适可而止,不能将身子累垮了。”

    司马兴男来到长安也有很长一段时间了,阿满每天的辛苦,她都看在眼里,故而今日才特意与阿满说了这番话。

    阿满知道祖母是为了自己好,哪怕心底坚持自己的看法,嘴上也没再反驳。

    祖孙二人站在城楼上,安静的注视着桓熙的马车在三万精骑的护卫下,驶向灞桥,直至远方的灰尘散尽,再也看不见人马的踪迹,司马兴男才放下了阿满,牵着他离开。

    王猛按照桓熙的吩咐,三更生火,五更造饭,在全军用过早膳后,便率军出营,兵发灞桥。

    此时已经临近午时,王猛早已领着十万胡人驻扎在灞桥北端,静候桓熙的到来。

    事实证明,桓熙与王猛的担心都是多余的,从河西、河套将士来到长安以后,除了极少数人在城中喝酒闹事以外,军中并未发生任何的骚乱。

    主要也是桓熙对这些胡人足够大方,同时,接连不断的胜利让他在军中积累了崇高的威望。

    无论是铁弗匈奴,还是鲜卑人,都愿意拥护他,听从他的号令。

    当王猛看到灞桥南端尘土飞扬的时候,他知道,这是桓熙领兵前来汇合了,王猛如释重负。

    梁公交给了他十万胡人,今日,他终于可以完璧归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