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xianqihaotianmi.org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卷 第四百五十一章 陈仙授法刘海蟾,太宗二顾老君观
    老君观之中。

    刘海蟾诚恳不已跪拜在地,祈求陈云收他当门人。

    陈云望着跪倒在地磕首的刘海蟾心中一动,在琢磨要不要收作弟子。

    根据自己了解的信息,刘海蟾虽然年事已高,但其天资无比的惊人,哪怕七十岁始入道门,可依旧修炼获得正果。

    根据道门记载,刘海蟾丹成,尸解,有白气自顶门出,化为鹤,飞冲天。

    这句话听上去很矛盾,因为正常修炼内丹术的修士,应该是孕育出圣胎金丹,出阳神,方能真正的得道成仙。

    然而道门记载刘海蟾却是丹成以后尸解成仙。

    陈云大致明白为什么,想必是刘海蟾的确修炼出了金丹,但是入道太晚,未能做到形神俱妙,所以在人仙或者地仙的境界选择尸解成仙。

    当然,按照后续有白气自顶门出化为鹤分析,其也可能是羽化登仙。

    毕竟古籍记载羽化登仙与尸解经常混为一谈。

    不管刘海蟾是丹成尸解,还是羽化登仙,都足以证明其天资多优异。

    陈云真的对这种天资优异之人感到怦然心动,想着是否能够收作徒,从而光耀自己的门庭。

    只是按照道门记载看,刘海蟾本该是吕洞宾的徒弟。

    如果自己这时候收刘海蟾当徒弟的话,等于在抢吕师兄门人。

    陈云蓦然想到西王母和自己曾经说过的一番话,所谓天道大势,犹如竹片,曲折亦会反弹,回归到原先的轨道上。

    由此可见,刘海蟾命中注定是吕洞宾的徒弟。

    那么,自己不该收对方为徒。

    一念至此,陈云没再强求,只是摇着头道:“刘道兄,你日后的确有成仙的机缘,只是你机缘不在贫道。”

    刘海蟾好不容易遇到了陈云这种丹道大宗师,哪里肯错过拜师机会?

    他继续苦苦哀求道:“刘某当真诚心向道,仰慕先生你无上大法,还请老师收我为徒吧。”

    陈云知道对方未来会成为吕洞宾的徒弟,又生怕其因为受到自己的影响,从而发生什么变故。

    眼看对方如此哀求,他稍加思索过后,道:“我暂且收你当门人,但不会收作为徒弟,我呢,待会可以传你一门服气术,未来几年,你前往青城山修习之,若是能达到贫道要求,我就将你正式收为徒,如何?”

    刘海蟾大喜,连忙再次重重磕了三个头,“多谢老师垂怜。”

    陈云没再说什么,朝着里面走去,“我可能会在老君观住上几天,正好,你跟我进来,我现在就传伱服气术。”

    刘海蟾连滚带爬跟上前,执弟子礼道:“多谢老师传承吾智慧。”

    ……

    来到内院,里面厢房。

    一进来,刘海蟾就将陈云奉到了上座,他则是恭敬不已弯腰聆听着。

    陈云坐在那边品茶道:“论曰神仙服气之术,古方不载,黄庭内景,玉函隐书,虽有于世,而学人莫得其要,故服气之法,率多口传心授,或食从子至巳,或饮玉池之津,或吐故纳新,导引按跷,或餐日月,或闭所通,大抵气以形载,形以气充,气形充符,自然长久,所谓保其委和,合彼大和者也。今日你与贫道有缘,特传你一服气术,望你能珍重此法,日后每日每夜勤勉修习之。”

    刘海蟾连忙跪地道:“老师传道,弟子当以最隆重礼仪学习之。”

    陈云没有阻止对方举动,缓缓道:“我传你一门赤松子服气术,如何?”

    在内丹术创造以前,道教主要修炼方法有服气、存神、引导等法。

    而内丹术包罗万象,几乎将所有的修炼法门,几乎融合进了修炼中。

    这门赤松子服气术,乃是陈云曾经在传道观跟随恩师初步修炼时观得。

    因为不如内丹术,故而他一直没有重视过。

    如今要传刘海蟾秘法,陈云觉得这门服气术比较合适,就拿来用了。

    刘海蟾好不容易有幸能学得神仙服气术,哪里还敢有半点的异议啊?

    他一边磕首一边说道:“弟子定当勤勉修行,不负老师传功之恩。”

    陈云嗯了一嗓子,道:“赤松子服气序曰∶天道悠长,万品不齐,人生为贵,阴阳同阶,天道坦坦,修之不迷,世何专愚,相随徘徊,生不及踵,性命殒颓,存亡相感,哭泣悲哀,何不服气,与仙同栖……”

    这边刚刚说完序言。

    刘海蟾正在仔细牢记,准备听闻接下来秘法。

    忽然,陈云停止了授道,目光朝着正门方向望去。

    刘海蟾不明所以,询问道:“老师,怎么了?”

    陈云端坐在那边,淡淡道:“你去门外,告知来人,贫道今日身体有些不适,不便见客,让他莫要等候。”

    刘海蟾忙道:“善。”

    他乖巧的从地上爬起,朝着老君观门口走去。

    这会儿刘海蟾还以为是方才观战的哪个民众,又或者警巡院某位衙役,看见陈云大法惊人,所以过来求仙问道呢。

    结果当他打开大门后,望见门外旗帜鲜明,锣鼓喧天,前后有十二个仪仗队,包括文武官员、各色随从,禁军护卫,围绕着中间的玉辂。

    刘海蟾不由心中咯噔,立刻知晓来人非凡夫,而是契丹的真龙天子。

    他如今还是普通道士心态,并没有了解到拜入陈云门下已是玄门正宗。

    这不,刘海蟾吓得连忙跪倒在地上,高声道:“老君观住持……青城山陈仙门人刘玄英,叩见陛下。”

    嗯,他话说了一半,回想起自己刚才拜入了陈云门下,故而才因此改变口风。

    此时,一位头戴金冠、身着五爪龙绛纱袍中年贵人从玉辂缓缓下来。

    他龙行虎步走到门口,笑容满面伸手将刘海蟾扶起,“刘先生既是陈仙门人,朕当不得如此大礼,快快请起也。”

    刘海蟾整个人都蒙了,他怎么都没有想到,自身不过一凡间老道士,只是因为拜入陈云门下,竟然能让契丹皇帝亲手从地上扶起。

    他有些受宠若惊,爬起来的同时询问道:“敢问陛下,来我老君观有何要事?”

    辽太宗脸上堆满笑容道:“听闻有仙家降临老君观,朕来拜会也,还请先生传报之?”

    刘海蟾蓦然回想到陈云刚才说的话,心中不由暗暗感叹,老师果然大法无边,原来早就算到契丹皇帝要前来拜访。

    他按照陈云所说回答道:“禀报陛下,老师言其舟车劳顿略感疲惫,身体有些不舒服,故而,今天谢绝了拜访,要不……你下次再来?”

    说这话的时候,刘海蟾心中有一些紧张。

    毕竟眼前可是契丹皇帝啊。

    在世俗的认知当中,皇帝就是至高无上的存在。

    如今这位至高无上的存在前来登门拜访,他却说出了拒绝让人家入内的话,能不胆颤吗?

    跟在辽太宗后边的一群官员面面相觑,很显然,他们压根不相信陈云这种拥有无边大法的神人,会因为赶路抱恙。

    这很明显是推脱之言。

    可即便如此,这些心知肚明的官员亦不敢有任何不满,他们刚才可是听说过陈云此人有多厉害。

    辽太宗亦是如此,他并没有因此显得有任何不高兴,甚至还很关切道:“陈仙抱恙在身,朕的确不便打扰,如此,我让御医留在此,若是陈仙相召,便进内替仙人诊断下,另外,朕此番前来带了一些名贵的药材和吃食,劳烦先生转赠给陈仙。”

    刘海蟾不敢替陈云答应,“待我询问下老师?”

    辽太宗笑道:“不必如此繁琐,陈仙身体不适,朕不打扰便是了,东西,想必他会收之,若是陈仙当真不肯收,先生自行处理,即可,朕,就此告辞了。”

    刘海蟾只好恭送辽太宗离开。

    而后,他再次关闭老君观大门,回去聆听大法去了。

    谁知,刘海蟾没听陈云传承多久道法,门外又有耶律阮求见。

    陈云态度一如之前,依旧让刘海蟾打发了。

    ……

    翌日,下午时分。

    陈云正在教刘海蟾修炼赤松子的服气术。

    “经曰∶福莫大生,祸莫大死,子欲长生,腹中当清,长生不死,肠中无滓,是以食谷者智,食气者神,故曰休粮绝食为生道,阴阳还精为重宝,能常行之永寿考,何为恣欲自使老,神仙食气,常以春二月三月,九日十八日二十七日,若甲辰乙巳丙辰丁巳王相成满日行之,佳。”

    外面院子里,陈云坐在凳子上传道受业解惑,“夫行气,欲于山林中幽寂处,近东流之泉,向阳之地,沐浴兰汤,以丹书玉房为丹田方一寸,精念玉房,内视丹田,纳气致之于丹田,又先去鼻中毛,偃卧,两足相去五寸,两臂去身亦五寸,瞑目握固蒲为枕,高三寸,若胸中有病,枕高七寸,病在脐下,可去枕,既行气,不复食生菜辛臭物。”

    刘海蟾认真记载,不时还询问一些问题。

    陈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一替对方解答。

    等到解答完这两段,他继续讲解第三段道:“绝谷行气法,当食日减一口,十日后可不食,不食二日,腹中或苦饥,取好枣九枚,方寸术饼九枚食之,一日一夜,不过此也,不念食,即勿啖也,饮水日可五升,亦可三升,勿绝也,口中常含枣核,令人爱气,且生津液……”

    和昨天一样,刘海蟾正听得眉飞色舞不已呢。

    突然,陈云再次停住,目光朝着门外看过去,喊了一声,“海蟾。”

    跪在地上聆听大法的刘海蟾连忙抬起头问道:“老师,有何吩咐?”

    陈云道:“契丹皇帝又来了,你替我挡住他,就说贫道今日不在,不知何时才返回观中,要去要留,随他己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