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xianqihaotianmi.org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卷 403 西甲购物狂欢节!这就是顶级战术大师的实力!【万字大章跪求订阅】
    6月30日晚,巴西里约热内卢马拉卡纳球场。

    联合会杯决赛,巴西对阵西班牙。

    这是一场举世瞩目的焦点战。

    两支巨星云集的球队,都是惊险地跨过半决赛。

    西班牙是凭借着替补小将伊斯科上场后的闪光,托雷斯的一锤定音,1比0险胜葡萄牙。

    巴西队则是到了比赛的压轴阶段,才由卡卡接内马尔的助攻,攻入制胜一球,2比1击败了乌拉圭。

    可以说,两队都踢得非常凶险。

    这也体现出了联合会杯的技战术强度和含金量,并不像很多球迷赛前所认为的那么鸡肋。

    至少,这也是一座世界级的冠军奖杯!

    而在这场决赛之前,巴西国家队的主教练斯科拉里就在新闻发布会上,高调地表示,“这场决战将是西班牙走下神坛的开端!”

    言下之意就是,巴西要在这场决赛中,将西班牙打回原形,赶下王者宝座。

    这体现出了斯科拉里的雄心壮志。

    在对阵葡萄牙之前,绝大多数人都是非常看好西班牙的,尤其是小组赛的那一波狂胜,更是让全世界球迷都叹为观止。

    可到了半决赛,西班牙就暴露出了自身非常大的问题。

    年龄!

    别小看这个词,它才是足球场上最具决定性的关键因素!

    哈维已经33岁了。

    哈维·阿隆索也已经31岁了。

    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赛季,踢了五十场比赛之后,到了夏季,他们还要再应付短短半个月内的连续高强度比赛,这对那些年过三旬的球员来说,真的是非常要命的。

    年龄,决定着球员的恢复速度。

    这对于西班牙这样的球队来说,更为要命。

    因为在过去,西班牙可以凭借着出色的体能,在球场上不惜体力的奔跑、覆盖,利用技术和传控球能力,来弥补身体方面的短板和软肋。

    可如果身体老去,体能不行,对抗下滑,以西班牙球员那种瘦弱的身板,怎么去对抗?

    过去这些年,从08年的欧洲杯到10年的世界杯到12年的欧洲杯,西班牙可谓是横扫世界足坛,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丰功伟绩。

    但所有的球队也都逐渐摸索出了一套怎么去克制西班牙,而且行之有效的办法。

    法国队0比0逼平了西班牙。

    德尚在这场比赛里的战术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法国队在比赛中表现出了比西班牙更强壮的身体,更加迅捷的速度,以及能够通过缜密防线整场比赛持续压迫对手的体能。

    在拥有这些优势的情况下,只要技术不输给西班牙太多,是有可能击败对手的。

    当然,就算技术差得太多,就靠这些优势,也是有机会挡住西班牙的进攻。

    斯科拉里在赛前就反复研究了那场比赛不下于十次,他几乎把比赛的每一个小细节,每一個问题都放大出来反复研究。

    也许有人会说,那场比赛只是世界杯预选赛,强度还是不够。

    那本届联合会杯半决赛,葡萄牙就几乎复刻了法国队的战术。

    如果不是杨浩在后来安排了伊斯科替补出场,这名小将打出了令人惊艳的状态,拯救了西班牙,那现在进入决赛的是谁,还真说不准。

    斯科拉里不得不承认,杨浩确实是一名战术大师,甚至堪称伟大。

    因为他帮助西班牙摸索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战术道路。

    但问题是,杨浩再强,他也改变不了事实。

    哈维等老将在老去,西班牙目前人才储备出现了一定的下滑,尤其是他们的身体对抗依旧羸弱,速度依旧不快。

    甚至就连他们过去赖以生存的体能,现在都有些力有不逮。

    这就是巴西队的机会!

    “我们拥有比西班牙更为强壮的身体,更快的速度,更具个人实力的巨星,我们还有不输给任何人的传控球技术!”

    “现在,我们的体能也比西班牙更为出色,我们几乎在所有的方面,在所有的技战术层面,都比西班牙占优!”

    “我想象不到,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拿下这场决赛!”

    “我们有什么理由,让这座冠军从巴西的国土上被带走?”

    斯科拉里在赛前更衣室里,慷慨激昂的一席动员,让所有的巴西球员都跟着热血沸腾。

    这让他们上了球场后,每一个人都跟打了鸡血一样亢奋。

    门将:塞萨尔;

    后防:马塞洛、大卫·路易斯、蒂亚戈·席尔瓦和阿尔维斯;

    中场:保利尼奥和古斯塔沃组成双后腰,前面是内马尔、卡卡跟胡尔克;

    前锋:阿德里亚诺。

    首发11名球员里,有5名来自马竞,包括上赛季效力于西甲的保利尼奥,足足有9名球员来自西甲。

    所以双方非常熟悉。

    ……

    西班牙的问题,杨浩知道吗?

    答案很明显,他知道,而且比谁都清楚。

    所以,在战平法国队之后,他在联合会杯之前,就毅然决然地招入了伊斯科和科克。

    很多西班牙媒体都在抨击他,骂他是在用人唯亲。

    凭什么卡索拉等一批实力出众,年龄合适的球员不能入选,反而是两名在马竞都踢不上主力的小将进了?

    甚至有很多媒体都唯恐天下不乱地造谣,认为杨浩是想要用自己最后的两届大赛,为马竞的小将们铺路,公器私用。

    在联合会杯的比赛之前,杨浩背负上了非常沉重的负担和压力。

    很多人都替他担心,如果西班牙拿不到好成绩,他可能会因此名誉受损,严重的甚至可能身败名裂。

    但在半决赛踢葡萄牙后,所有人都幡然醒悟了过来。

    没有伊斯科,西班牙拿什么进决赛?

    伊斯科做得到的事情,卡索拉做得到吗?

    在西班牙国内,舆论已经开始反转。

    之前,媒体和球迷对杨浩的质疑和担忧有多大,现在反转的力度要比他们大上十倍、百倍。

    但身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杨浩心里头非常清楚。

    踢葡萄牙,西班牙已经有点强弩之末的迹象了。

    这还多亏了他在小组赛踢塔拉提时全员轮换,否则怕是撑不到半决赛。

    所以,这场决赛里,杨浩果断变阵,拿出了自己早就准备已久的另外一套战术打法。

    更稳妥更具实用性的一套战术。

    还是433。

    门将:卡西利亚斯;

    后防:阿尔巴、皮克、佩佩和拉莫斯;

    中场:哈维·阿隆索、布斯克茨跟哈维·马丁内斯;

    前锋:伊涅斯塔、托雷斯和大卫·席尔瓦。

    当所有人看到西班牙的这套首发阵容的时候,第一反应都是震惊。

    杨浩彻底打散了中场配置。

    哈维·马丁内斯虽然也叫哈维,但他跟巴萨的哈维可完全不同啊。

    如果说,之前在右路表现出色的小将卡瓦哈尔被皮克顶替,拉莫斯重新回到右边路,这是出于防守C罗和内马尔的稳妥考虑,那哈维为什么坐在替补席?

    哈维·马丁内斯为什么首发?

    带着种种的疑惑,这场举世瞩目的焦点战正式拉开帷幕。

    ……

    斯科拉里作为世界杯冠军教练,绝不是浪得虚名。

    过去这些年,他又一直都在欧洲执教,对西班牙足球并不陌生。

    这场比赛他采取了4231打法,保利尼奥和古斯塔沃的双后腰,就是最好的证明。

    比赛开始之后,巴西队采取了一种非常凶狠的高位逼抢战术。

    在凶狠之余,他们又带有无数拉丁美洲风格的小动作,扰得西班牙球员是不胜其烦。

    例如巴西球员保利尼奥对大卫·席尔瓦的犯规。

    大卫·席尔瓦在肋部带球推进,保利尼奥冲过去防守,先是用力踢出一脚,也确实是奔着球去的,但在大卫·席尔瓦已经抢先一步护住球时,保利尼奥没有收脚,而是直接一脚踢在了大卫·席尔瓦的小腿肚上。

    这一脚肯定很疼,但大卫·席尔瓦没有倒地。

    因为他不想错过这次的进球机会。

    保利尼奥呢?

    眼看着没拦住大卫·席尔瓦,一咬牙,再追上去,直接一个剪刀脚,将大卫·席尔瓦连人带球“剪”倒在了大禁区外围。

    主裁判这才鸣哨,判罚犯规,给了一张黄牌。

    严格意义上来说,保利尼奥的第一脚就属于很脏的防守小动作。

    如果大卫·席尔瓦要去较真,或者主裁判鸣哨,他一定会非常委屈地辩解,自己不是故意的,是收不住脚。

    可除了保利尼奥自己,谁能知道他是收不住?还是故意的?

    至于说第二脚,那意图就更加明显了。

    整场比赛,在巴西球员里面,尤其是古斯塔沃、保利尼奥和胡尔克等球员,基本都是这样。

    而其他一些球员的动作或许没这么脏,但干扰性的小动作也绝对不少。

    双后腰的存在,确保巴西队的防守强度,也保证了巴西队的高位逼抢的硬度。

    内马尔说是左边锋,实际上他更靠近中路,位置也更靠后一些,更多是在支援老将卡卡,把左边路交出来给马塞洛。

    右边锋胡尔克也一样是如此,他不像内马尔技术细腻,个人能力强,他更多是以横冲直撞来压制西班牙的左路,甚至回撤得更深。

    保利尼奥、古斯塔沃和胡尔克,这就组成了巴西中场的钢铁丛林。

    只要西班牙的球一进入这块区域,立马就陷入了贴身肉搏战。

    而不用想都知道,西班牙球员在这种身体对抗当中,基本都是处在绝对劣势,再加上巴西人那无数的小动作,严重打乱了西班牙球员的传控球。

    种种针对性战术,再加上斯科拉里那一点都不巴西的欧式防守体系,真的让西班牙踢得非常不舒服。

    按照斯科拉里赛前的想法,通过这套战术,压制住了西班牙后,利用前场的阿德里亚诺做支点,内马尔、卡卡和胡尔克等人的后插上,打西班牙的快速反击。

    以巴西球员的技术和个人能力,这是非常有威胁的打法。

    可真正到了比赛里,斯科拉里惊讶地发现,事情似乎并没有如自己所预料的那样去发展。

    身高1米9,魁梧而又强壮的哈维·马丁内斯就像是一辆重型坦克,拦截在西班牙的中场。

    很多人对哈维·马丁内斯的印象是后腰,他在毕尔巴鄂竞技就是踢后腰成名的,后来让贝尔萨改造成了中卫,声名大噪。

    但这场比赛杨浩对他的使用非常特别。

    在三名中场球员里面,他的位置非但不是最靠后,反而是最靠前的。

    他几乎可以在中场不受限制地满场飞奔,无所顾忌地出击。

    哈维·阿隆索从旁协助,布斯克茨依旧是拖在中场最靠后位置,甚至时不时退到了后卫线。

    不仅如此,在巴西队主动压出来抢的时候,杨浩也让西班牙整体回撤,防守阵势收紧,这让巴西队的进攻也同样受到了影响。

    斯科拉里的排兵布阵确实非常有针对性,但杨浩也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丝毫不让。

    巴西队缺乏中场组织球员,更多都是走快速通过中线的路线,甚至频频长传找阿德里亚诺或胡尔克。

    西班牙也同样不痴迷于控球,抢下球后就连续的一脚传递,将球转移到前场。

    哈维·阿隆索也是频频发动长传转移。

    球员速度不快?

    没事,我们传球准,而且有长传,有大范围转移。

    通过这种传球和大范围的左右拉扯,迫使巴西疲于奔命。

    所以,整个上半场踢成了0比0。

    双方几乎是把针对性战术做到了极致。

    下半场易边再战后,还是没有起色,还是继续僵持。

    比赛非常激烈,球员消耗是肉眼可见的。

    甚至,这样的对决已经没有半点优雅、从容可言,就像是两个角斗场里的角斗士,满是泥污,一心就想着要杀死对手。

    ……

    “真不愧是杨浩啊!”

    在巴西教练席前,斯科拉里不无感慨地摇头叹道。

    球迷们看到这场比赛,估计都会觉得,这场比赛是激烈有余,精彩不足。

    但作为球队的主教练,斯科拉里必须得承认,杨浩已经做到了一名主教练所能够做到的全部,尤其是在未雨绸缪方面。

    “在欧洲足坛有一句话,不要轻易打乱一套取胜的阵容。”助理教练弗拉维奥·特谢拉也很认同地点头。

    “杨浩能在西班牙势如破竹的时候,就提前做好准备,应对今天的这种局面,真的不简单!”

    斯科拉里点头,“但这也很不容易,毕竟要做到这些,就必须要多走一步,而多走出来的这一步,往往都是比较激进,会带有巨大的争议。”

    “有多少主教练就是倒在这一步上?而只有像杨浩这个级别的主教练,才有这样的实力去走好这一步,这一点,连我都做不到。”斯科拉里说到最后,自己都苦笑了起来。

    为啥?

    看看目前巴西队的阵容就知道了。

    卡卡和阿德里亚诺这两名老将还在发挥着余热。

    这固然是因为他们的重要性不可或缺,可反过来,也确实没有给其他球员腾出机会。

    斯科拉里转过头去,看了一眼西班牙教练席和替补席。

    哈维还坐在替补席上。

    还有半决赛替补上场后表现出色的伊斯科,西班牙队内速度最快的右边锋纳瓦斯。

    这些球员都是威胁。

    斯科拉里觉得,杨浩真的已经把西班牙目前所能够踢出来的阵容和实力,发挥到了极致。

    不管换了谁来,都做不到像杨浩这样。

    而斯科拉里自己也在掂量着巴西队替补阵容,奥斯卡、迭戈、费尔南多、卢卡斯·莫拉等球员,都是他手中的重要替补。

    谁上?

    ……

    进入60分钟,杨浩率先进行了第一次换人。

    哈维换下了哈维·阿隆索。

    中场配置变成了哈维搭档哈维·马丁内斯,布斯克茨依旧拖后。

    很显然,这次换人的目的就是要保证中场的稳定性,不让球队的表现因为体能消耗而有所下滑,哈维·马丁内斯依旧位置靠前。

    这也是杨浩从前世得到的启发。

    在12/13赛季,拜仁拿下三冠王的时候,哈维·马丁内斯跟施魏因斯泰格组成的双后腰是关键,但其实很多人都误解,以为是哈维·马丁内斯拖后,施魏因斯泰格靠前。

    毕竟两人一攻一守嘛。

    可实际上呢?

    哈维·马丁内斯更加积极往前覆盖和上抢,这让他在比赛里,往往能给对手制造巨大的破坏力,尤其是踢巴萨的两回合比赛,效果尤其明显。

    杨浩在这场比赛的策略也差不多是如此。

    但这样还不足以保证球队能够稳操胜券。

    所以,杨浩还要再继续等。

    第70分钟,巴西队也率先做出了换人。

    中锋弗雷德换下了老将阿德里亚诺。

    这场比赛,阿德里亚诺被佩佩盯得没什么脾气,毕竟年纪摆在那里了。

    而仅仅5分钟后,斯科拉里率先做出第2次换人,用卢卡斯·莫拉换下了胡尔克。

    这就是一次加强边路进攻的信号。

    杨浩等的就是这次机会。

    因为这里是巴西的地盘!

    巴西队志在夺冠,他们的战术打法消耗更大,他们愿意把比赛拖进加时赛,甚至点球大战?

    杨浩马上就做出了第二次换人。

    但这次他没上伊斯科,而是换上了科克,用科克换下了哈维·马丁内斯。

    西班牙中场满功率输出了75分钟,以他的身高和体重,也差不多是接近体能极限了。

    继续待在球场上,技术动作会走形,失误在所难免。

    科克上去之后,西班牙的阵型也跟着做出了调整。

    布斯克茨依旧拖后,伊涅斯塔从左侧回到了中路,跟哈维搭档,组成了经典的哈白布中场。

    大卫·席尔瓦去到了左路,科克出任右边锋。

    但实际上,两人都靠近中路,而且相对比较靠近中场,保护肋部。

    科克攻守兼备,体能充沛的特点,在这时候就发挥出作用了。

    他既能跟中前场的队友形成传控球配合,又能快速前插参与进攻,后撤积极防守,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球队中场的平衡。

    而且,年轻球员,身强力壮,很有冲劲。

    双方都是两次换人,手头上都压着最后一个换人名额,在等待着比赛的走势。

    而就在比赛进行到第84分钟的时候,内马尔回撤接球时,被拉莫斯从身后抢断。

    巴西人倒在了地上,但主裁判并没有鸣哨,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防守。

    现场顿时嘘声震天。

    巴西球员立即投入反抢。

    拉莫斯将球传给了哈维。

    哈维背身停球,转身往左,像是要走中路,但实际上突然转了一圈,又转了回来,传球的空间也就在这一瞬间出现了。

    就看到转过来之后,哈维立马就送出了一记直传。

    刚刚替补上场的科克沿着右肋快速往前冲刺,抢在马塞洛之前,追上了哈维的直传,一脚就把球往前踢,自己又猛然加速追了上去。

    科克再大禁区前沿右侧再度追上球后,抢在蒂亚戈·席尔瓦之前,一脚斜传,将球传向了大禁区点球点左侧区域。

    大卫·路易斯被托雷斯带着往前,这时候正拼命回追,但怎么也没有球快。

    左肋的大卫·席尔瓦向来对肋部空间的嗅觉极其敏锐,早就在后点埋伏等着了。

    球越过了蒂亚戈·席尔瓦,滑向点球点左侧时,他就已经拍马赶到。

    阿尔维斯、大卫·路易斯和古斯塔沃都在身后追着,但大卫·席尔瓦根本就不停球,追上了科克的斜传后,左脚打出了一记推射。

    球以贴着草皮,以极快速度钻进了巴西球门左下角。

    门将塞萨尔鞭长莫及,无能为力。

    “球进啦!!!!”

    “1比0!!”

    “西班牙率先破门得分!”

    “在第84分钟,西班牙终于攻破了巴西队的球门!”

    “这是全场比赛,两支球队所创造出来的最有威胁的一次进攻。”

    “大卫·席尔瓦在关键时刻,把握住了绝对的机会!”

    “小将科克的这次快速后插上非常有冲击力,而且十分及时,传球也非常到位。”

    “半决赛里,小将伊斯科的上场令人惊艳,而决赛中,科克同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次换人都发挥出了关键的作用。”

    “不得不说,这就是顶级战术大师的执教水平!”

    ……

    当西班牙好不容易攻破了巴西队的球门,斯科拉里和巴西的球员已经坐不住了。

    他们开始疯狂地发起了猛攻。

    甚至已经到了一种不顾一切的架势。

    这是他们的主场,这是世界杯前的联合会杯决赛,他们绝不能输!

    但西班牙马上收缩防线,采取稳妥战术。

    科克也在随后的几次防守当中,表现出了攻守兼备的一面。

    而西班牙也硬是靠着防守,撑过了最后最艰难的一段时间。

    当比赛结束哨声响起的那一瞬间,西班牙所有的球员都大大松了一口气,然后才是疯狂的欢呼。

    1比0!

    凭借着大卫·席尔瓦关键时刻的绝杀,西班牙1比0击败了巴西,成功卫冕了联合会杯!

    巴西所有人都显得格外沮丧。

    斯科拉里过来跟杨浩握手时,脸上的表情是非常难看。

    杨浩则是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第二次换人的时候,他是犹豫的。

    科克还是纳瓦斯?

    纳瓦斯速度更快,边路突破更强,但他的问题也非常明显,典型的西班牙边锋。

    什么意思呢?

    其实就跟维森特是差不多意思,他们更擅长的是走外线,下底传中。

    试想一下,如果刚才西班牙的那次进攻,纳瓦斯被蒂亚戈·席尔瓦稍微一逼,立马就改走外线,而不是走肋部,斜传到左侧的话,这次进攻能打得成?

    相比于纳瓦斯,科克最大的短板就是年龄,但他的优势是全面。

    甚至在最后十分钟,面对巴西的狂攻,科克的防守都是干得不错的。

    “这一下你估计可以睡一个好觉了。”

    当球员们在场上疯狂庆祝的时候,瓜迪奥拉笑呵呵地朝着杨浩说道。

    两名联合会杯之前,受到外界质疑的球员,在最关键的半决赛和决赛,先后替补出场,都改变了比赛走势,这就是对杨浩执教水平和用人的最好的诠释。

    杨浩也跟着笑了起来,“以后就该是你头疼了!”

    瓜迪奥拉不置可否。

    “你们发现没有,最后十来分钟,巴西的心态非常糟糕。”胡安马·利略在一旁提醒道。

    瓜迪奥拉点头,“主场作战,求胜心切。”

    “没错。”杨浩点头,“回去之后,好好研究这场比赛,要是明年碰到巴西,我们就想办法先偷他一个进球,再慢慢收拾他们!”

    瓜迪奥拉和利略都不约而同的点头,纷纷笑了出来。

    ……

    果然如瓜迪奥拉所料。

    杨浩带队在巴西拿下联合会杯,在西班牙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赛前对他用人的种种质疑,赛后都被狠狠地打脸。

    杨浩彻底扬眉吐气,受到了西班牙媒体铺天盖地的赞誉。

    包括马卡报、阿斯报和国家报在内的众多媒体,都纷纷马后炮地分析起了杨浩之前的选人和用人的标准,都在高声赞美杨浩对伊斯科和科克的使用。

    同时,对于哈维·马丁内斯,杨浩的用法得到了皇马主教练温格的极高赞誉。

    在法国电视台解说联合会杯的决赛时,温格表示,杨浩对哈维·马丁内斯的用法给了他极大的触动,“他彻底用活了哈维·马丁内斯。”

    而在联合会杯结束后,国际足联也立即宣布了各奖项的名单。

    西班牙成功卫冕了冠军,巴西拿下了亚军,乌拉圭则是拿到了季军,葡萄牙拿下第四。

    在个人奖项方面,最佳门将给了卡西利亚斯。

    托雷斯拿到了金靴奖。

    在最佳球员的评选当中,大卫·席尔瓦拿下了金球奖,伊涅斯塔拿下了银球奖,内马尔则是拿到了铜球奖。

    这也是对西班牙拿下冠军的最好的赞赏。

    当西班牙从巴西凯旋回国,在马德里首都机场就受到了球迷的夹道欢迎。

    之后在西班牙王宫、首相府等地也都受到了最高规格的接待。

    在接受西班牙国家电视台现场采访时,国脚们都纷纷表达了对明年世界杯的期待。

    “我们很有信心,一定能够拿下明年的世界杯!”

    西班牙国脚们展现出了昂扬的斗志。

    而所有人都知道,这将是杨浩执教生涯的最后一届大赛。

    ……

    国家队解散后,时间已经是7月。

    杨浩还没有办法休息。

    瓜迪奥拉也是如此。

    因为最近两个赛季,杨浩都开始让他参与到球队的转会决策当中。

    首当其冲的就是博格巴。

    这名法国中场似乎是铁了心要走。

    拉伊奥拉明确告诉马竞,除非许诺给核心主力,否则博格巴非走不可。

    想要得到博格巴的球队很多,包括像西甲的几支球队,还有意甲的尤文图斯和国际米兰,德甲的拜仁慕尼黑,英超的曼联和切尔西等。

    马竞在口头上放行了,但采取的策略时,所有想要得到博格巴的球队都来竞价。

    谁开出的转会更高,谁就能带走他。

    这是总部办公室负责的事情,杨浩和瓜迪奥拉则是在考虑博格巴离队之后的问题。

    随着伊斯科和科克的出色表现,瓜迪奥拉明确表示,他觉得球队现在的中场已经足够出色,不需要再进行引援了。

    但杨浩留意到,切尔西的比利时中场小将凯文·德布劳内流入了转会市场。

    于是,杨浩就征求了瓜迪奥拉的意见。

    要知道,德布劳内可是瓜迪奥拉前世在曼城的肱骨大将。

    可让杨浩感到非常意外的是,瓜迪奥拉竟然告诉杨浩,他不需要德布劳内。

    “为什么?”杨浩真的很吃惊。

    瓜迪奥拉打开平板,登陆了马竞的球探系统,打开了德布劳内的数据列表,指着里面的其中一项数据,答案不言而喻。

    德布劳内在2012/13赛季,租借到云达不莱梅期间,出场33次,踢了2966分钟,贡献了10个进球和9次助攻,表现确实是非常出彩。

    但他的传球成功率只有区区76.5%。

    云达不莱梅的实力在德甲不如拜仁和多特蒙德等球队,但也不算差。

    这样的传球成功率,实在是太过差强人意了。

    这让杨浩想起了前世瓜迪奥拉曾经对大卫·席尔瓦和德布劳内两名中场大将的评价。

    “我之所以能在曼彻斯特和巴塞罗那取得那么大的成功,中场球员功不可没。”

    “哈维是一名控制能力出色,活力十足的球员,球到他的脚下基本不会丢失,他能够控制比赛节奏,通过完美的比赛阅读能力来决定合适加速。”

    “小白跟哈维相似,但他总是在改变比赛的节奏。”

    “大卫是两人的混合,他一个人就能决定比赛,无时无刻都清楚什么时候该控制节奏,什么时候该加速。”

    “凯文体能充沛,但他不是一个控制比赛节奏的球员,他更有活力,后插上、射门和传中样样精通,他能够出线在球场上的每一个角落,参与进攻和防守。”

    “他是一名全能型球员,但很少控球,当他慢下来的时候,无法做到像哈维、伊涅斯塔和席尔瓦那样高效和精准。”

    来自瓜迪奥拉的评价,无疑非常好的诠释了这四名中场球员的特点。

    在比利时连续大赛失利后,杨浩就听到过一种声音。

    如果坐镇比利时中场的不是德布劳内,而是莫德里奇,那欧洲红魔的实力会更上一个台阶。

    这样说没有贬低德布劳内的意思。

    球员都是有自己的优势和短板,德布劳内是长处很长,短板很短,把他放在一个合适他的战术环境下,是能够发挥出极高水准的球员。

    但莫德里奇、大卫·席尔瓦等球员更加全面。

    杨浩之所以突然间回想起这句话,最主要的原因是,如果他还打算继续执教马竞,德布劳内会对他的胃口,在传切战术体系里面,德布劳内会如鱼得水。

    但接下来,执掌马竞的是瓜迪奥拉。

    瓜迪奥拉明显更喜欢控球技术出色的球员。

    托尼·克罗斯这种稳定传球成功率在9成以上的就不用说了,莫德里奇也基本在90%左右。

    大卫·席尔瓦尽管更加靠前,但也稳定在85%以上,接近90%。

    瓜迪奥拉很欣赏的巴萨小将蒂亚戈也基本在90%以上。

    科克和伊斯科都在85%以上。

    要知道,伊斯科的位置可是很靠前的。

    博格巴身材高大,但他在西甲的传球成功率也都在85%上下。

    甚至就连哈维·马丁内斯,在毕尔巴鄂竞技的传球成功率是84.3%,在皇马的传球成功率达到了87.7%。

    从这一些就能看出,德布劳内的传球成功率真的是偏低了。

    只靠传球成功率肯定无法代表德布劳内的真实水平,毕竟比利时人最擅长的就是最后一传,这才是他最有价值的地方。

    但在是否引进德布劳内这件事情上,瓜迪奥拉选择了反对。

    因为他觉得,现在马竞拥有比德布劳内更适合他战术的球员。

    杨浩只能选择尊重。

    ……

    经过了多轮谈判,以及多方的接触之后,马竞的要价逐渐吓退了其他的球队。

    虽说有杨浩钦点的光环加持,但也不是所有的球队都愿意开出天价的。

    杀入“决赛”的是求才若渴的两支英超球队,曼联和切尔西。

    博格巴的身体素质,出色的脚下技术,都让他们对这名年轻的法国中场垂涎三尺。

    更何况,马竞青训,杨浩钦点,博格巴将来铁定能成为世界级中场。

    所以,曼联和切尔西争相开出高价。

    最终是曼联更胜一筹,以保底4500万欧元,根据未来两年表现,再追加最高1500万欧元的报价,成功拿下了法国天才中场。

    顶替弗格森执教曼联的莫耶斯,对球队以总价6000欧元签下博格巴,感到非常满意。

    他坚信,这名法国天才中场是曼联所需要的球员。

    ……

    博格巴的转会只不过是今年夏季西甲购物狂欢节上的其中一道风景线。

    2013年欧洲足坛夏季转会市场上,最劲爆的新闻莫过于皇马。

    银河战舰宣布以惊人的1亿欧元的天价,从托特纳姆热刺签下了垂涎已久的加雷斯·贝尔。

    这名威尔士球星已经被皇马追了两个夏季,今年终于来到了伯纳乌。

    C罗、本泽马和加雷斯·贝尔,BBC组合终于在西甲登场了!

    杨浩绝对有理由相信,以现如今西甲的医疗水平,以及对球员身体的重视,加雷斯·贝尔肯定不会再像前世那样脆弱了。

    除了皇马外,西甲的其他球队也都在纷纷加强引援,而且转会力度都很大。

    瓦伦西亚先是以4500万欧元,从葡超波尔图签下了哥伦比亚前腰哈梅斯·罗德里格斯。

    安切洛蒂对这名中场球员非常看好,相信他能够加强瓦伦西亚的中前场进攻。

    紧接着,蝙蝠军团又以3000万欧元的高价,从罗马签下了阿根廷边锋拉梅拉。

    以2600万欧元从意甲佛罗伦萨签下了斯特凡·约维蒂奇。

    马拉加则是以2500万欧元从波尔图签下了葡萄牙国脚穆蒂尼奥,同时又以4000万欧元,从乌克兰的顿涅茨克矿工,签下了费尔南迪尼奥。

    佩莱格里尼的球队雄心勃勃,想要在新赛季的西甲联赛中大展拳脚。

    同样野心勃勃的还有赫塔菲。

    这支球队甚至在转会市场上,击败了皇家马德里,以3500万欧元的总花费,签下了皇家社会的主力后腰伊利亚拉门迪。

    贝尼特斯对伊利亚拉门迪非常欣赏,认为他是哈维·阿隆索之后,西班牙新生代球员里最好的组织后腰,他相信伊利亚拉门迪跟马斯切拉诺能组成西甲最强的双后腰。

    不仅如此,赫塔菲还以4000万欧元的高价,从格拉纳达签下了中卫贝纳蒂亚,希望这名中卫能跟戈丁一起,组成赫塔菲新赛季的中卫组合。

    巴列卡诺则是在库珀的策划下,从安郅签下了巴西国脚边路球员威廉,这笔转会花费了巴列卡诺足足4000万欧元,但也击败了切尔西等竞争对手。

    除了这些动辄数千万欧元的高价转会外,西甲其他球队也都在陆续引援。

    例如像拜仁中锋戈麦斯、荷兰中场国脚斯特鲁曼、阿根廷中卫德米凯利斯、德国边锋许尔勒、丹麦中场埃里克森、法国中卫小将玛玛杜·萨科等等。

    西甲球队强大的购买力在这个夏季转会市场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几乎所有的球队都在疯狂地买买买。

    哪怕是像比利亚雷尔这样的升班马,在重返西甲赛场后,也一口气签下了像斯特鲁曼、奥巴梅扬、马科斯·阿隆索、伊卡尔迪等一批实力不俗的青年才俊。

    带队冲甲成功的主教练马塞利诺是西班牙本土年轻少帅,对新赛季西甲保级也是信心满满,坚信能够凭借着球队内的一批年轻球员,以及夏季转会的这批强援,在新赛季实现复兴。

    不管是豪门强队,还是保级弱旅,都在四处招兵买马。

    这不仅让全世界都看到了西甲的繁荣,同时也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西甲那近乎地狱般的残酷竞争。

    马竞的新赛季,杨浩执教生涯的最后一个赛季,就是在这种氛围中开始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