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xianqihaotianmi.org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卷 727 超出估计的韩康
    第727章 超出估计的韩康

    “我当过兵,我当过兵,我这样的招么?”

    “上过初中吗?”

    “念到初二没念,算上过不?”

    “那接受文化课培训吗?”

    “啥意思?”

    “就是会把初中的文化课学完。”

    “还得再念完初中啊。”

    “会有集中培训,时间不长的,也鼓励上夜校,文凭跟奖金也挂钩,来去一两百块是起码的。公司总部就是这样的规定。”

    “……”

    在冰城的大型招聘会上,“国庆节”的假期热闹都抵不过这场招聘会,不过主要是面向北林市、油城等城市,所以倒也不影响市中心的交通,都是比较偏僻的地方。

    招聘会组织了大量“摆渡车”,电三轮和低速巡逻车都有,都有“紫金科技”的涂装,如果另有广告,则是再增补。

    针对东北地区的冬季气候特性,重型电三轮有的增加了“柴暖”,有的则是加装保温层。

    成本都不低,不过这年头大物件都没有特别便宜的,可能也就老式大彩电和碟片机比较便宜。

    如今的VCD甚至价格突破到了两百块钱,放以前根本无法想象。

    原本过来碰碰运气的农民,体验过“摆渡车”之后,都是打听这“电驴”到底多少钱。

    听说“新世纪”的普通农用三轮五千来块钱之后,心动的并不少,养殖户、种植户都是能承担得起的。

    而小个体户则是听说可以凭营业证,在村部“农村供销合作社”办分期。

    摊下来十个月四五百块钱,倒也能接受。

    就是怎么修,是个事儿。

    然后在招聘会上,就放心了。

    因为招聘会上有个“紫金科技”售后中心的招聘展位,就是对学历要求高了一些,职高、中专的电机专业、电工专业、机械专业等等优先,高校招聘也多是工程师岗位,黑水工大的就业中心还要搞個技能培训站,就设置在了港区。

    在售后中心完全建成之前,基本还是以维修站、维修点为主,现在搞了一个客服中心,公司地址在冰城,但实际上班地点在西兰县采沙场,为的就是方便北林市客户的需求。

    仅“紫金科技”一家公司的售前、售后服务,总投资就要超过一千两百万元,放冰城绝对是排得上号的大投资。

    当然一代版本一代神,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冰城光改造项目超过一千万五百万的就有四个,“紫金科技”的售后中心根本不算啥。

    还有就是“西兰·大桥养猪场”,这个项目对接的可不是省内那点猪肉供应,“京城菜篮子工程”也需要优质放心肉。

    再有就是蒙兀省农科院有个新型玉米饲料项目要推动,“沙食集团”在广陵的饲料厂产能就有点儿不够用了。

    东北深厚农业技术底蕴,让“沙食集团”在搭建框架的时候,比在两江省还要省时省力。

    因为人才库真的深到让丁永都准备四季度深入考察一下,同样是养殖户,从规模上讲,东北地区的个体户规模就不一样,而规模基本上决定了养殖户、农户在技能上的熟练度。

    有点儿“老中医”的意思,经验丰富有深耕专精领域,在技术结合上,给农科院专家都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思路。

    比如“兽医”,东北有些养殖户对猪的穴位掌握极为精准,因此在小范围管理上,是真正做到了降本增效。

    学习路径也非常复杂,有的是祖上从海岱省、中原省带过来的,有的则是跟早年养殖专家学的,有的则是兽医站本身传授的,有的则是农技员的“偏方”……

    还别说,冰城这里猪的穴位图、经络图,比京城还要齐整一些,让建康农业大学的教授们也十分惊诧,以至于“巧立名目”了一下,打算开个课题,然后水几篇论文,最后发在《长江农业论坛》的技术期刊上。

    因为两江省省内引用量比较高,所以现在也都愿意搞点新花样出来,倘若能提高产值,那更是大大的利好,毕竟能拉来至少三十万的启动经费。

    林健旺搞油棕项目,从张浩南这里也就整了五十万而已,相较起来,在养猪这件事上,竞争极其激烈,能够哪怕提高一个点的存活率、出栏率,都是相当的牛逼。

    在养殖技术、经验上的要求,让不少不想折腾的小养殖户,也想过来碰碰运气,因为按照薪资待遇,混个班组长,这就比自己在家里养猪强多了。

    而且现在虽然北林市的大大小小黑恶势力打了不少,但冰城还是多,各种菜霸、渔霸依然在一些小市场存在,猪肉显然也在其中。

    个体户要屠宰生猪也是个麻烦事儿,需要打点,倘若家里还兼着肉档,还要跟市场管理处打交道,这又是另外一铺。

    两相比较,不是养个几十头猪,还不如直接去找个需要自己的厂子。

    “西兰·大桥养猪场”的宣传是做得很到位的,尤其是北林市还有“三下乡”衍生出来的“农村科技特派员”,都是大中专农技专业的学生,别看学生娃好像只会照本宣科,然而就是这个照本宣科,社会上想要系统性学习,差不多要学生娃四五年的学杂费。

    同时虞龙为了稳住军心,带来的一笔资金,就是跟“科技下乡”有关,而且绕开了乡政府,直接由区县到乡村,只不过这些乡村都有一个特点,跟“沙食集团”的“农村供销合作社”挂钩。

    “科技下乡”的学生会挂个副村长名头,想要管事儿显然不成,老百姓不服,村干部也不服。

    但这个副村长跟“农村科技特派员”是绑定的,也就说,会带着一笔资金。

    会计毫无疑问就是“农村供销合作社”的,由常驻经理、出纳配合“农村科技特派员”的工作。

    总资金不会太多,也就三千块钱到一万块钱,视自然村、建制村的规模而定,当然也要看当地的特产。

    比如西兰县隔壁一个县,号称“牛城”,那不管是奶制品还是种牛的精液,都是有相当不错的效益,哪怕谁家有“大种公”,谁家就能通过“农村科技特派员”或者说副村长,获得起步资金。

    一般就是免息借款的形式,但为了避免扯皮,还是会尽可能地利用好“沙食集团”的市场渠道。

    虞龙的做法就是强化基层但又不能直接替换原有结构,打掉“村霸”之流之后,还是要回归秩序,但是要想把区县的权威传递下去,就不可避免地需要团结更多的人。

    技术手段上来讲,就是“拉一批打一批”,当然也可以说是“团结大多数”,具体工具手段,一是帽子二是票子。

    他既然是北林市事实上的“清汤大老爷”,这种操作可行性极高。

    预备资金从“西兰县开发区”走账,但既然是预备,就是能不用则不用,尽可能还是发动群众,一起赚到实实在在的钞票。

    合作努力的过程,是宝贵经验,虞龙是打算做好深入追踪的,将来也是具备指导性意义的地区经验。

    当然这是跟张浩南比。

    此次“国庆节”的大型招聘会,虞龙亲自坐镇,给本市各区县下岗的技术工人,提供了极大便利,即便是农户,也差不多能有百分之二十五左右的就业岗位总量等着去竞争,可以说从“清汤大老爷”的标准来看,虞龙完全合格。

    至于教师和医生护士拖欠的工资补上了三十个月的,更是让虞龙的“官声”极为响亮。

    因为医护人员和教师各有各的职业生态,他们在舆论传播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连教师都要写感谢信、表扬信,那么基本上学生、学生家长,也早就听说了。

    政务院也没想到虞龙这么顶,快刀斩乱麻之后,还躲了一大堆的明枪暗箭,短短几个月,别人的“新官上任三把火”,跟他一比,简直小巫见大巫。

    他烧的火不是具体哪个部门,而是一个系统一个系统的烧,放以前早被人崩死在政府大门口,要不就是被栽赃各种贪污、嫖娼甚至恶性犯罪。

    但虞龙到现在一个枪子儿都没吃到,反倒是张浩南,来了冰城就是各种大动静,今天挨炸,明天进山被猎户用猎枪瞄,玩的就是心惊肉跳。

    工作小组本来是做好了最坏的准备,结果己方也没见死了谁,反倒是韩茯苓、韩康等等都被一网打尽。

    除了韩康还在抓捕中,剩下的大鱼一条都没跑了。

    此事收官起码也是一两年之后,这个功劳,同样有虞龙的一份。

    所以政务院的人,对虞龙也是相当客气,在招聘会、宣讲会、说明会上,都是邀请了虞龙出席。

    不是不想叫张浩南,而是张浩南赶了两场就不想动弹了,太累。

    “国庆节”假期最后两天,政务院的基本建设短期计划讲解会,张老板就直接翘班跑路了。

    有这闲工夫,还不如去吃“锅包肉”呢。

    他可太喜欢东北这里的伙食了,好吃还管饱,花样儿还多。

    不过他也不是有意放政务院鸽子,而是终于发现了韩康的蛛丝马迹。

    让他感兴趣的是,韩康这老小子攒的“棺材本”,远远超出了他的预估。

    之前在雪城弄了小两千万的现金,他感觉这就是韩康的极限,结果万万没想到,韩康这个精通钻营的家伙,是真的有点东西。

    “查过了?”

    “有活动痕迹,还有吃过的泡面袋。我们在附近的小卖部问过,确定有跟他相仿的男人买过泡面。”

    “这老小子局长也不是白当的,反侦察能力确实可以。”

    张浩南在冰城的一家馆子吃完饭,张浩东因为政务院的人跟虞龙在一起,就撤了出来,只不过就他和助手,“龙盾安保”其他人还是在那儿呆着。

    “昨天守了一晚上,没动静,看来他是隔几天就转移。”

    说话间,张浩南给张浩东端了一篮子“炸茄盒”,那量多得吓死人,茄盒的截面跟大肘子似的。

    有三种口味,用了两种茄子,紫的绿的都有,不过都挺好吃的。

    大概是正常“炸茄盒”量的三倍都不止,个儿大味儿香,而且大概是为了照顾他们这种外地人,厨子还弄了带牛肉馅儿的,本地人不知道爱不爱吃,反正兄弟两个吃得爽死了。

    有一种“生煎”的香味在。

    边吃边聊,张浩东也把发现的东西说了说,“两个卧室都有现金,估计两三千万有的。”

    “这做‘走私’的,就是来钱快啊。不过我估计这些钞票,应该也有‘中间商’的份,不一定全是他贪下来。”

    拿起一根蒜香排骨就是啃,张浩南想了想说道,“现在这里弄‘走私’的都歇火了,抓的抓判的判,韩康应该是想到了这一点,打算把这些钞票带点走。”

    “他有个身份在犹太自治州,会不会走东面的口岸?”

    “不会,他绝对不会走正常渠道,应该还是‘偷渡’,只要出国,他有身份行动,就算是成功了。以他在雪城警察局的地位,搞几本外国护照,不算什么难事。所以我猜测,他应该还是会找民间的渠道,但是现在这里见不得光的都被扫了一遍,他只能去外地想办法。”

    “还在黑水省省内?”

    “有可能还在冰城,但既然他这么灵醒,估计就到了不得不跑的地步。正好现在是‘国庆节’假期,他肯定要找路子。这次黑水省的连环案,只有东极市受到的影响最小……”

    张浩南嗦着排骨,想了想,说道,“我猜他会去东极市。”

    “总不能就这样大海捞针吧?”

    张浩东又吃了一个汁水丰富的茄盒,三口两口下肚,赶紧又夹了一个。

    “地面上的大混混,绑过来拷问一下。”

    “好,正好‘龙盾公司’也有东极市的,熟门熟路。”

    “不要惊动太多人,韩康这个老小子,超出了我的估计。我本来以为他就一两千万的现金,现在看来,弄不好有两三个亿。”

    “啊?!”

    张浩东一口茄盒咬下去,整个人都懵了,“他也不算多大的官吧?”

    “走私生意无上限的,雷州前几年的案子,公开出来的就是三百多亿。黑水省再怎样,人口摆在这里,不会小到哪里去的。而且韩康藏起来的现金,应该不是他一个人的,现在韩茯苓进去了,树倒猢狲散,估计很大一笔黑钱,就只有韩康本人才晓得。”

    “入娘的……”

    现在对钱已经有了清晰概念的张浩东,对两三个亿现金的威力非常清楚,都不需要两三个亿,就两三千万现金,都能搞得一个人口县直接鸡犬不宁。

    两三个亿……

    简直就像是寻宝一样。

    “不要急的,反正我们时间充裕,慢慢来,抄了韩康的老底,正好过年发奖金。”

    “还是你脑子好。”

    “等过两年给你一个偏方,让阿嫂也养双胞胎,养得多总归会出现奇迹的,说不定也会有跟亮亮一样聪明的。”

    “真有‘双胞胎偏方’啊?”

    “你还真相信啊。”

    “……”

    开了个玩笑之后,张浩南也合计一下,自己这趟“黑吃黑”,真要是吃到两三个亿的现金,那在西兰县的前期投资……扯平一下,还有得剩。

    黑金黑装备的感觉,真他娘的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