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xianqihaotianmi.org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15章 太皓攻入苍云城
    少灵皇帝立于宫殿之中,他的目光扫过众臣,声音坚定而深沉:“朕明白你们的担忧,你们认为苍斋尚有生机,朕便暂且饶他一命。”

    然而,他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寒芒:“但朕的宽容并非没有底线。苍斋的行为已经触及了朝廷的底线,不可不惩。”

    他深吸了一口气,继续道:“朕决定,调派精锐卫队,将苍府严密监视起来。白日里,卫队将在府外巡逻,确保无人能够接近;夜晚,他们将深入府内,防止任何不轨之举。”

    宰相毅正此刻面色凝重,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沉稳而坚定:“陛下,老臣斗胆进言,反贼青鸾的狼烟已逼近城下,烽火连天,局势危急。陛下当早作定夺,率领文武百官,暂且撤离这危城,以图后计。”

    少灵眼中闪烁着不屈的光芒,声音中透出一股豪情:“朕武艺高强,岂会畏惧那些叛贼之流?”

    毅正深深叹息,他知道少灵英勇,但此刻却非比武之时。他缓缓道:“陛下,这皇城之内,非江湖武林。武功再高,也只能护住陛下龙体,却护不住这万里江山。若叛军真的破城而入,还望陛下以大局为重,保住江山血脉,前往安全之地,再图复国大计。”

    少灵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他沉默片刻,然后缓缓道:“让朕弃城而逃,又能逃往何处呢?”他望着那漆黑的夜空,仿佛在寻找着答案。

    毅正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这是说服少灵帝的关键时刻,他沉声道:“陛下,天下之大,何处不可安身?只要陛下在,江山就在,人心就在。陛下可率众前往南方边陲,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足以暂时安顿。待来日重振旗鼓,再挥师北上,收复失地,重振我大国之威!”

    少灵轻叹一声,眼眸深处泛起一丝沉思之色,他缓缓开口,声音如同山涧清泉,悠远而深沉:“让朕在这乱世烽烟中,静心寻觅那一丝决断的灵光。”

    就在此刻,战鼓如雷霆般在远方轰然响起,震撼着苍穹。太皓的铁骑如同狂风暴雨般席卷而来,向着苍云城发起了那势不可当的第一波进攻。

    苍云城头,旌旗猎猎,战意滔天。士兵们紧握兵刃,目光坚定,他们的心跳与战鼓的节奏同步,共同谱写着这首悲壮而激昂的战歌。

    在苍云城的城门之下,一道英勇的身影巍然屹立,那便是少灵的义子——叶耷。他背负着义父的荣耀,肩负着少氏王朝的希望,誓死捍卫着这座城市的每一寸土地。

    城门之上,战鼓震天,叶耷眼中闪烁着不屈的光芒。他紧握手中长剑,剑身反射着冷冽的寒光,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血战。

    随着太皓大军的逼近,一名身披金甲的校尉策马而出,正是金奎。他手持一杆长枪,气势如虹,直逼叶耷而来。

    他们交锋的瞬间,剑光与枪影交织在一起,发出震耳欲聋的碰撞声。叶耷身手矫健,剑法精妙,但金奎亦非泛泛之辈,枪法如龙,招招致命。

    激战二十回合后,叶耷渐渐感到力不从心。他的剑招虽然凌厉,但步伐已略显凌乱。金奎见状,眼中闪过一丝冷冽的光芒,长枪如龙出海,直刺叶耷咽喉。

    叶耷奋力挥剑抵挡,但已无力回天。金奎的长枪穿透他的剑势,直刺其胸。叶耷闷哼一声,身形摇晃,最终倒在了血泊之中。

    金奎冷冷地拔出长枪,看着叶耷的尸体,嘴角勾起一抹残忍的笑意。他挥枪一斩,将叶耷的头颅砍下,高高举起,向后方大军展示着自己的战功。

    这一幕令苍云城的守军悲愤交加,他们纷纷怒吼着冲向金奎,誓要为叶耷报仇雪恨。然而,金奎凭借着高强的武艺和后方大军的支援,一次次将守军击退。

    在苍云城深邃的城墙后,这个消息如暗流般悄然涌动,最终传至了少灵的耳中。少灵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他微微颔首,下令全军暂且按兵不动,固守城门。

    城墙上,战旗猎猎作响,却不见一兵一卒的身影。苍云城内的士兵们,虽手握利刃,却都按捺住了心中的热血与冲动,听从少灵的命令,默默等待着。

    太皓的军队在城外集结,如潮水般汹涌澎湃。他们望着紧闭的城门,心中充满了疑惑与不安。太皓此刻也陷入了沉思,他望着苍云城高耸的城墙,心中明白,这座城池并非轻易能够攻破的。

    太皓命令部队向城门发起冲锋,但城墙之上却没有任何反应。箭矢如飞蝗般从城墙上射出,将冲锋的士兵一一击倒。太皓见状,心中一惊,连忙下令撤退。

    回到营中,太皓面色凝重。他明白,苍云城内的守军并非没有战斗力,而是选择了固守城门,等待时机。

    到了晚上,苍云城的风,似乎都屏住了呼吸,只留下一丝细微的颤抖。在这无声的压抑中,一名身着夜行衣的密探,如同鬼魅般闪现,他的眼神中闪烁着肃杀与坚定。

    他脚步匆匆,穿过层层阴影,终于抵达了太皓的营帐。喘息未定,他便急切地开口,声音虽低,却如重锤击心:“将军,有紧急消息!”

    “何事如此慌张?”营帐内,太皓正端坐着,目光如电,仿佛能洞穿一切黑暗。

    密探深吸一口气,稳了稳心神,才低声说道:“苍云城中,苍斋与将军之间的联络,已然被泄露。少灵皇帝震怒,已下令将苍府团团围住,府内之人,无论男女老幼,皆不得出入。”

    太皓闻言,眉头紧锁,仿佛听到了江湖上最刺耳的警钟。他站起身,望着窗外那漆黑如墨的夜空,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情绪。

    “真是连累苍斋前辈了。”太皓喃喃自语。

    这句话如寒风般刺入他的心扉,太皓的眼中闪过一丝愧疚与忧虑。他深知,自己与苍斋前辈的联络一旦暴露,必将给前辈带来无尽的麻烦与危险。

    就在此时,太皓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个画面——那是昔日他前往天山北麓的庭川城,拜访那位神秘而深邃的岚行前辈时的情景。岚行前辈那如深渊般深邃的眼神,仿佛能洞察一切。他赠予太皓一个锦囊,并告诫太皓大军到达城下时再打开。

    太皓猛地站起,手不由自主地探入怀中,那个锦囊依旧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也在等待着某个重要的时刻。他颤抖着双手,缓缓打开锦囊,只见上面用苍劲有力的笔迹写着一个字——“围!”

    这个字,如同夜空中的彗星,突然划破太皓心中的宁静,激起千层波澜。他双眸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仿佛能够洞穿一切迷雾。

    太皓紧握着那个锦囊,心中的决断如磐石般坚定。他站起身来,目光如炬,扫视着身旁的士兵们,那眼神中充满了威严与不容置疑的命令。

    “听我号令!”太皓的声音铿锵有力,如同山间的巨石滚落,震撼着每一个士兵的心灵。“立刻将苍云城团团围住,不得让一兵一骑逃出!同时,截断水源,让苍云城陷入无水可用的境地!”

    士兵们齐声应诺,声震四野。他们迅速行动起来,如同一张巨大的网,将苍云城牢牢地包裹在其中。城墙上,原本还抱有侥幸心理的守军,此刻也露出了惊恐的神色。

    在长达半个月的围困中,苍云城仿佛被无形的巨手紧紧扼住咽喉,城内粮草告急,人心惶惶。然而,在这生死存亡之际,城内却杀出一支勇猛的军队,他们如同猛虎下山,势不可当。

    太皓见状,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与警惕。他迅速调整战术,组织起麾下的精兵强将,与这股突围的军队展开激战。一时间,苍云城下战火纷飞,刀光剑影交织成一幅惊心动魄的画卷。

    这场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双方你来我往,互有攻守。太皓凭借着丰富的战斗经验和卓越的指挥能力,终于将这股突围的军队击败。他们如同被狂风吹散的沙粒,四散而逃,败得溃不成军。

    随着这股军队的溃败,苍云城的防御也彻底崩溃。太皓乘胜追击,带领着大军浩浩荡荡地进城。城内的百姓和守军见状,无不惊慌失措,纷纷投降。自此,苍云城被太皓彻底攻下,成为了他的囊中之物。

    太皓率领着铁骑踏入苍云城的皇宫,却发现那里早已空空如也,只有风吹过空旷的殿堂,带来一片凄凉。少灵,那个曾经权倾朝野的帝王,竟然在他到来之际,携带着满朝的文武百官悄然逃离,留下一座空城,仿佛在嘲笑他的到来。

    太皓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愤怒与不甘,他眼中闪烁着冷冽的光芒,仿佛能穿透一切虚伪与背叛。他深知,少灵的逃离并非简单的逃避,而是预示着更大的阴谋与挑战。

    他迅速下令,一支精锐的军队被派遣出去,深入山川湖海,寻找少灵的下落,务必要将其追回,以解心头之恨。

    同时,太皓又向身边的手下郑重地吩咐道:“即刻派人前往千风城,向青鸾女皇传递捷报。告诉她,苍云城已破,东方帝国的天下,已重归玄氏王朝。”

    手下们齐声应诺,声音中充满了坚定与信心。

    太皓站在空荡的皇宫中,眼神锐利如刀,扫视着这座宫殿。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能嗅到空气中弥漫的淡淡血腥与阴谋的气息。他下令士兵们:“全面搜索这座皇宫,每一个角落都不得遗漏!查看这里有无可疑之处。”

    士兵们应声而动,如同猛虎下山,纷纷涌入宫殿的深处。他们的脚步坚定有力,将寂静的皇宫搅得风起云涌。太皓站在大殿中央,眼神冷冽,不放过任何一丝细微的线索。

    宫殿内的每一个角落都被仔细搜索,从精致的屏风到隐秘的暗道,从华丽的龙椅到庄严的祭坛,都未能逃过士兵们的眼睛。他们或攀爬或挖掘,或搜寻或询问,只为寻找那隐藏在暗处的秘密。

    随着时间的推移,士兵们纷纷回来汇报,却都一无所获。太皓的眉头紧锁,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他知道,少灵既然能够在此刻逃离,必定在这皇宫中留下了什么重要的线索或后手。

    然而,无论他们如何努力,却始终无法找到那关键的线索。太皓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挫败感,但他知道,此刻绝不能放弃。他深吸一口气,重新振作精神,再次命令士兵们:“继续搜索!不要放过任何一丝可能!”

    太皓独自深入宫殿的腹地,他的脚步在空旷的回廊上回荡,每一步都显得异常沉重。他推开一扇尘封已久的门,一座庄严的佛堂出现在眼前。

    佛堂内,香烟缭绕,烛火明灭。太皓的目光在佛像和供品间流转,最终定格在了一块牌位上。牌位上刻着“仁圣贤德皇后念雨之灵位”,字迹清晰而庄重。

    念雨的名字让太皓心中一震,他记得那个与他一同去往平河城的师妹,他曾经爱过的女子。他从未想过,她会成为皇后,更未料到她会离世。

    “我的师妹,你是何时登上皇位,又何时离世?”太皓低声自问,声音在佛堂内回荡。他伸出手,轻轻抚摸着那块牌位,仿佛能从中感受到师妹的存在。

    佛堂内灯火摇曳,光影斑驳。太皓站立于供桌前,心绪不宁。突然,他听到一阵细微的响动,似乎是从供桌之下传来的。

    他蓦地站起,眼神锐利如鹰,沉声喝道:“何方宵小,竟敢在此藏匿?”

    片刻后,只见供桌边缘缓缓探出一颗满是皱纹的头颅,随之,一个颤颤巍巍的老太监挣扎着爬了出来。他面色惨白,眼中满是惊恐,仿佛刚从一场惊魂未定中解脱。

    太皓紧锁眉头,冷声问道:“你这老奴,藏身于此,究竟有何企图?”

    太监身子一颤,连忙跪地叩首,颤声道:“大人息怒,奴才是这佛堂的看守,外面混乱不堪,奴才害怕,才躲到了桌下。”

    太皓眉头稍松,但并未完全放下戒心,他继续追问:“那你可知少灵如今身在何处?”

    太监犹豫片刻,低声道:“少灵皇帝的行踪,奴才并不知晓。但昨夜,奴才见到皇上独自来此,跪在佛像前,口中不断唤着‘念雨’的名字,神情哀伤,说自己马上要离开了……”

    太皓凝视着牌位,缓缓开口:“念雨,她生前是否常伴少灵左右?”

    太监长叹一声,语气中带着一丝缅怀:“念雨娘娘,确实是皇上喜欢的女子。她美丽又聪明,深受皇上喜爱。可惜,几十年前因病离世,皇上为此悲痛欲绝,追封她为皇后,并常来此地祭拜。”

    太皓沉默片刻,心中五味杂陈。他轻声自语:“少灵……他究竟有多少事未曾向我透露?我一直在寻找念雨,没想到她早已……”

    他的话语中断,声音中透露出深深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