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xianqihaotianmi.org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77章 武荣城胥媱被害
    晚宴之后,灯火阑珊,多金掌门又以虚弱之躯,坚持召见孟盈山上几位出类拔萃的精英弟子,同时盛邀太皓作为特别嘉宾出席这场夜深的聚会。厅内烛光摇曳,映照着众位弟子或期待或敬畏的脸庞,氛围显得格外庄重而神秘。

    “诸位徒儿,今夜群英齐聚,不只为庆贺太皓大侠光临此地,更是为了将那未尽之事,交付于尔等肩上。”多金掌门的话语中,既有对未来的期许,也难掩一丝不易察觉的哀愁,“大姐多桂与三妹多玉,已先我一步,羽化登仙,而我这病弱之躯,亦感到了岁月催人,时不我待。故而,有些未了的心愿,需在此时,与尔等细细道来。”

    言毕,一位身姿绰约的女弟子,眼中泛着泪光,急忙打断,声音中带着不可抑制的哽咽:“师父,万望勿出此言,弟子们愿以心香一瓣,祈求上苍,保佑您福寿康宁。”

    多金掌门的笑声中带着几分豁达,几分超然,仿佛是经历过风雨的老树,对世间万物都有着独到的理解:“徒儿们的好意,为师心领了,但为师能预感到自己的寿命将至。今日,在太皓大侠的见证之下,为师宣布,孟盈山第十八代掌门之位,便由伯婉继承。”

    此语一出,如巨石投湖,激起千层浪。在座的孟盈山女弟子们惊讶之余,面面相觑,目光在彼此间流转,似乎在寻找着答案,又或是对未来的无限遐想。

    伯婉闻言,脸色微变,双眸中闪过一抹惊慌与不安,如同春日里突遇寒风的花蕾,颤动不已。“师父,弟子愚钝,掌门之位,万不敢当。师姐们德才兼备,才是掌门的最佳人选,请师父三思。”她的话语虽谦卑,却也透露出一种难以掩饰的真诚与责任感。

    多金掌门目光深邃,语气中满含着岁月赋予的睿智与肯定:“为师此举,实乃深思熟虑之结果。伯婉,你心细如发,智勇双全,于武学之道,既能刻苦钻研,又不乏创新之志;于人情世故,你温柔以待,宽厚仁心,赢得同门敬爱。更重要的是,你心中有丘壑,胸中有沟壑,能审时度势,于危难中寻机遇,这正是孟盈山掌门所需之质。因此,由你来接此重任,实为最合适不过。”

    此言一出,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在场每一位弟子的心田,也让伯婉的忐忑渐渐转化为一种被信任的坚定。她的目光逐渐明亮起来,仿佛是黑夜中的星辰,闪烁着对未来承担责任的勇气与决心。

    多金掌门目光温和如月,话语中蕴含着长者独有的慈爱与洞察,他缓缓道:“为师明白你心中所虑,孟盈山掌门之位,非同小可,重如泰山,你恐虑于师姐不服,乃至行令不畅,是也不是?”伯婉闻言,头微垂,乌发半遮面,未语,心中波澜却已泛起涟漪。

    随后,多金的目光转向在座的其他弟子,语气中多了几分威严,又不失慈祥:“伯婉,乃是我大姐多桂亲手引入孟盈山门墙之内,其才其行,尔等皆亲眼所见,心中有数。自今日起,她便是孟盈山的第十八代掌门。诸位弟子,心中可有异议?”

    在座的众弟子,皆是孟盈山的中流砥柱,武艺超群,智勇双全,她们在武林中赫赫有名,于门派内更是肱骨之选。面对多金掌门的深思熟虑与殷切托付,她们虽心中各有波澜,却也深知武林规矩与门派大义,于是,齐整而庄重,声如松涛合鸣,响彻厅堂:“我等弟子,谨遵师命,无丝毫异议。愿以拳拳之心,追随伯婉掌门,共绘孟盈山新篇章。”

    这不仅是一句简单的应诺,更是孟盈山新一代力量的汇聚与承诺,如同初升的朝阳,预示着光明与希望。伯婉抬首,眼中闪烁着被信任点燃的光芒,她深知,这不仅是责任的传递,更是孟盈山上下一心,共同迈进未来的誓约。

    太皓立于一侧,目睹这番深情厚谊,心中涌动着对武林传承的无尽感慨。他欲言又止,千言万语汇于胸臆,却在舌尖轻转,终化作一缕淡然的笑意。他缓缓走近伯婉,目光中满含岁月的智慧与认可,轻声道:“伯婉姑娘,恭喜你担此重任,武林之路,荆棘丛生亦风景独好,相信你定能以智慧为剑,仁心为盾,引领孟盈山步入新的辉煌。我辈虽为过客,却也愿意在江湖的某个角落,为你与孟盈山的明天,遥祝佳音。”

    伯婉微微欠身,以一种融合了谦逊与坚定的语气,回应太皓的祝愿:“太皓大侠之言,伯婉铭记于心,感激不尽。愿今后的每一步,都能不负您与武林前辈们的期望。”

    而夜幕降临,星辰隐于云后,孟盈山的夜,似乎比往日更添了几分沉寂。烛火在风中摇曳,光影婆娑,多金掌门的房间内,一派宁静,只有轻微的呼吸声与夜的宁静交织。随着时间的缓缓流逝,那呼吸渐渐放缓,直至最终归于无声,如同山间溪流汇入大海,平静而深邃,多金掌门在这宁静的夜,安然离开了尘世,留下了一段传奇与未完的武林故事,等待着后来者续写。

    这一夜,孟盈山的月光格外皎洁,仿佛在为一位伟大灵魂的离去铺就一条光辉之路,也预示着新的开始正在黎明的曙光中酝酿。

    次日清晨,朝露微凉,孟盈山的晨曦尚未完全驱散夜色,弟子们带着对新的一天的希冀步入多金掌门的居室,却意外地迎来了一个沉重的冬日寒潮。发现掌门已安详地步入永恒的长眠,弟子们悲从中来,泪水如断线珍珠,滴滴落在冰冷的地板,汇成哀伤的河流,他们痛心疾首,哀悼着失去的不仅是师尊,更是武林中的一座灯塔。

    七日之后,孟盈山的天空似是知晓世间的悲痛,阴云密布,细雨如诉。多桂与多金两位掌门的葬礼在同一天举行,仪式庄严肃穆,孟盈山中,哀乐低回,武林同悲。他们被安葬在了孟盈山那片风水最佳之地,青松翠柏环抱,如同两位前辈生前的高风亮节,永远守护着这片土地,庇佑着孟盈山的未来。

    葬礼结束,黑白山的两名弟子,怀揣着《黑白经》,带着对前辈的敬意与不舍,踏上了归途,他们的背影在孟盈山的曲折小径中渐行渐远,如同武林中的一段传奇,缓缓落幕。

    又过了两日,晨光初照,太皓也准备启程。他来到伯婉面前,这位新任掌门的眼中有着未脱的稚嫩,却也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宣告着新时代的崛起。太皓深望了她一眼,言语中满是鼓励与信任:“孟盈山在你手中,定能开创更辉煌的篇章。江湖路远,望你稳舵扬帆。”

    麴意,这位年轻而坚毅的弟子,选择留在了孟盈山,他心中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对过往的不舍。在太皓即将离去之际,他紧随其后,眸中闪烁着对未知的好奇与对师父的关切,轻轻启齿问道:“师父,您此行,又是要踏向何方?是否又将涉足江湖的另一番风雨?”

    太皓回身,目光中有着阅尽沧桑的深远,也有着对弟子的慈爱,他轻抚麴意的肩头,言语间带着几分神秘与未尽之意:“世间事,纷繁复杂,总有诸多未了之缘,为师亦不能免俗。此行,确有要务待办,非是外人所能轻易道也。”

    太皓的话语,如同山间飘渺的云雾,让人捉摸不透,却也充满想象。他转身继续踏上旅程,留给麴意的,是一个背影,那背影中藏着太多的故事,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武林老者的无尽追求与责任,也预示着武林的宽广与深邃,等待着像麴意这样的年轻一代去探索,去书写新的传奇。

    太皓心海深处,藏匿着一抹温柔的挂念,如同山间不息的清泉,静静流淌。那是一段情愫,系于武荣城的烟雨中,与娘子胥媱紧紧相连。胥媱,这个名字,每当在太皓心头掠过,便如春风吹过荒芜,带来生机与柔软,又似秋水共长天一色,深邃而不可测。

    她,是武荣城中的一抹亮色,温婉如画,才情并茂,于喧嚣尘世中自成一派清雅。太皓虽身处江湖纷扰,刀光剑影间,但每当夜深人静,那武荣城的轮廓,娘子胥媱的倩影,便在心中缓缓铺开,化作一幅幅动人的画卷,令他心驰神往。

    自那孟盈山葱郁之巅,至武荣城繁华之地,太皓策马徐行,却非一蹴而就。沿途风物变换,心绪起伏,一月光景悄然流逝于蹄下尘埃,仿若命运刻意为之的铺垫,让这段旅途添了几分坎坷与不舍。

    及至武荣城下,城门巍峨,却难掩其内哀鸿遍野之凄凉。昔日繁华,今朝梦碎,武荣城仿佛一夜之间被悲伤淹没,血色残阳映照下的街道,不再是笑语欢声,而是死寂与绝望交织的悲歌。每一砖一瓦,皆诉说着近日的浩劫,城内景象,直教人心如刀绞,泪凝于睫。

    太皓步履沉重,踏入胥府,那曾是他梦回萦绕之处,如今却成了断肠之地。院落之中,落叶无声,唯有一道身影,静卧其间,那是胥媱,他的娘子,曾经笑靥如花,如今却只余香消玉殒的凄美。她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所有的生机与希望,都随着她的离去,化作了虚无。

    望着这幕,太皓心如刀割,万般情绪涌上心头,却无语凝噎。他缓缓跪倒在地,颤抖的指尖轻轻触碰那冰冷的脸颊,试图留住一丝丝尚存的温暖。武荣城的天空,此刻似乎也低垂哭泣,为这段戛然而止的情缘,洒下无尽的哀愁与不舍。

    太皓悲愤交加,仰首向天际发出一声震彻云霄的长啸,那啸声中饱含无尽的愤怒与悲痛,直冲九天,却在那死寂的武荣城池中回荡,得不到一丝回响,仿佛连天地也为之动容,却无言以对。

    他强忍心中剧痛,亲手将胥媱安葬于那满载旧梦的院落,一抔黄土,封存了一段未竟的情深。随后,太皓如孤魂游荡于这死城,每一寸断壁残垣,每一滴血痕,皆是他心中亟欲揭开的谜底,却也是撕裂的伤口。

    夜色渐浓,他行至武荣城的衙门,原以为此处或存一线生机,却只见衙役横陈,死寂中又添哀凉。正当绝望之时,一缕炊烟起,竟有食香,这死城中的一线生机,引他步步追寻。

    那是一处偏僻角落,四位青年围炉而坐,鼎中肉香四溢,互相争抢,仿佛世外之客,对这死城之哀毫无所感。太皓步至,问出声,声中带沉痛与警觉:“尔等何人?”

    四名青年闻声回首,目光如狼,狠厉相向,却带着一抹江湖未见的冷酷意,对这突来的质问,似乎并不在意,却也未有惧色,反倒是添了几分挑衅与不羁。此刻,与太皓四目相对,一场新的风云,已在无声中悄然酝酿。

    那名男子语气中带着几分戏谑,仿佛发现了稀奇珍异兽般说道:“哟,瞧瞧,这儿还有一位活口喘气的。”随之,另一人则跃跃跃欲试,眼中闪着挑战的火花,傲然道:“这家伙,归我了。”

    说罢,他如豹突袭,迅猛向太皓攻来,两人交锋,剑影与拳风相织,斗转星移,约莫十个回合,太皓方以一式凌厉,将对手制于地。太皓细察其招式,分明乃出自《狸猫拜神》,心中暗惊,遂沉声问:“你们是穷两门下弟子?”

    四名青年并肩而立,如松柏环绕,其中一人面露冷笑,言语间透着寒意,如冰凌厉:“看来阁下不仅身手不凡,见识亦颇广,竟能认出我等师承穷两门下,不错,我等正是江湖传言中令人心寒胆战栗的鬼叶、鬼絮、鬼根、鬼节。”

    太皓闻此言,嘴角勾勒起一抹不屑的弧度,眼神深邃如古潭,似是看透了世事变迁:“呵,又是一茬新人换旧人,又换了一批‘四小鬼’。”

    言罢,四周气氛陡然凝重,风中似夹杂着过往恩怨,太皓身姿挺立,仿佛在与岁月并肩,静候着下一场风云再起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