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xianqihaotianmi.org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维斯特敏 第三百零六章 巨人台阶
    无声的默契中,人员先后落座完毕抓稳船舷。

    仿佛是某种心照不宣的竞赛开场,两支队伍的桨手几乎同时发力,将船身缓缓推离湖岸,沉重地滑向湖面,朝不同方向驶去。

    对方船只的形体在浓雾中模糊隐没,桨片划开水面的动静也消失了。

    虽说平时的关系好不到哪去,但这种孤立感还是令人相当不适,像是切断与人类社会的唯一联系,断线鱼漂似的被抛进不可预测的诡谲领域。

    灯塔在身后缩成孔洞般大小,失去船只位置后朝上拉高,左右盲目摇摆。

    直到那个指引返程的光源也成为一个忽明忽暗的噪点,最后能用来判断位置的对比物也消失了,他们开始产生在水里空划的错觉。

    不断拨动水波,却感觉船只被粘在原地,没有离那些湖中的轮廓更近,也没有离灯塔的光点更远。

    格林拦住不自觉加快动作的桨手,指向清澈黑暗的湖水——他们最好不要引起任何注意。

    连那些幽咽的波浪拍击声都随着湖岸消失在感知中,只余船桨的轻微搅动声,以及偶尔从极远处传来,疑似洞顶松动的钟乳石掉落、或某些东西入水的空寂响动。

    照明也受到了严格限制,除一盏保持最低限度光照的油灯外,所有的明火都在出发前熄灭。

    紧绷的脸、不安的脸、无表情的脸,聚在不足同时照亮船体头尾的灯光内,等待湖对探索者的回答。

    湖沉默着。

    “你有跟他们说过可能的情况吗?”克拉夫特用近乎耳语的声音询问道。

    “这里都是有经验的人。”格林与每一双眼睛对视,目前情况让他还算满意,在知道可能要面对什么的情况下能保持安静,算是不错了。

    恐惧不是问题,适当的恐惧会激发精神,使人保持相对兴奋状态,和考试前的紧张是一个道理。

    “不,我不是说这个。”以克拉夫特的记忆,当然记得清船上几人都是之前的老面孔,“我是说那边,那个西奥多,他们清楚情况吗?”

    神父的态度很坦然:“我告知过这里的情况,包括任何有必要知道的内容、有必要做的准备。”

    “正如之前所说,西奥多神父是个聪明人,多少能听进去些。至于剩下部分,信仰和智慧会助他克服困难,就像我们曾做到的那样。我已经尽了应尽义务。”

    听起来告知过程不是那么顺利,格林神父也不是完全没有脾气的圣人。

    似乎有低微的笑声,但或许是联想到自己未卜的命运,消失得就像从来没出现过。

    船只继续前进。

    时间已经不短,两名桨手感到臂膀发酸,将位置交给了其他人接替,缩回船腹。

    水域表现得比想象中平静,他们逐渐习惯在雾中行进,开始敢于探出舷外观察水面,以及更远处的东西。

    一成不变的航行改变了时间和距离感,骤然抬头下,那些仅有黑影的轮廓像是在不知不觉间突然拉近了一截,视觉上愈发庞大、不可思议。

    只要不改变方向,他们应该会刚好从其中一个附近经过。

    它们大致呈中段稍细的柱形,或许托举着地底世界顶部,下端基座宽阔结实,近乎是湖底升起的岛屿,看起来多有人工特征的部分也集中于这块,像白蚁在废弃神殿巨柱下搭建起的泥巢。

    随着距离接近,船只进入了较浅的水域,湖床向水面靠拢,将礁石抬起、脱出水面。

    形态各异的石块戳破雾气,在意想不到的位置突然显现,有时正处航向前方,险些正面撞上。

    队伍不得不燃起火把增加可视范围。加厚的船只应该可以承受撞击,但他们不想真去试试。

    几次与之擦肩而过后,大部分人发现石块呈一种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形态,未在他们所知的自然界中出现过、又不太能用人类造物解释。

    这些礁岩由形状粗糙、彼此间又贴合紧密的棱柱组成,像被打造好后一根根插入水中,在不同高度折断,断面皆有六棱六角。

    很容易联想到刻画在下水道里的密集六边形图案,提醒他们自己正身处其难以理解的原型中,接近噩梦根源。

    “特殊地貌罢了。”再次经过时,教授眼疾手快地抓住其中松动的一块,把它掰了下来。

    “确实很少见,在部分有过火山活动的地方才存在,我有位做海上生意的朋友,说在冰原的滨海火山附近有幸见过这类地形。”

    不知道威廉船长有没有见过,但现在必须见过。

    他把石块递给其他人传阅,让他们观察它的裂面,与普通开裂、受风化的石头没什么不同。

    “有学者认为,这需要岩浆遇水快速冷却形成,和通过火烧、泼水碎石是一个道理,只不过因为特殊条件开裂得更为规则。”

    解释,一个听起来挺合理的解释。

    修士们得到了些安抚,对未知的敬畏转化为新奇感。

    他们好像暂时没想明白,得知形成原理并没有改变处境,反而更加说明了那些用利器在下水道中刻下图案的人,陷入癫狂前看到的可能正是此类场景。

    高温、熔化、凝固。

    能造成这种效果的有时不止地质运动,这更像在王室陵墓壁画里的内容,坠落之物从天而降,所到之处大地熔融坍陷、化为火海。

    【这就全说得通了】

    规模大到宛如城市倒影的遗迹,强度大到引起地震的深层活动。

    但还有些问题,为什么非得是六边形?他能理解那些消逝的先民,将坠落之地岩石上天然形成的裂纹图形作为神启的符号、新的图腾。

    可为什么那些回归的人也如此痴迷地刻画这种大片几何图案,就因为他们曾抵达这里见证了什么?

    那也该刻画他们所见证的东西吧?比如某种被月骸或黑液扭曲而成的怪形怪状生物。

    克拉夫特仍存有疑惑,不过思考没持续太久。

    前方的礁石越来越密集,牵动一条船上每个人的心神,操控船只的桨手精神紧绷,努力减慢速度、避开迎面撞来的障碍物。

    不时有粗粝刮蹭感从下方传来,这意味着岸边已经很近。可以透过清澈的水体,向下望见水底景象。

    无数紧密拼接的六边形节理岩,阶梯般地层层向上抬升,直至高出湖水,在他们面前托起一片样式陌生的建筑群。

    它匍匐于巨柱脚下,倾塌颓败,与它的建造者一般畸形扭曲。

    浓雾在空洞的建筑门窗间自由出入。没有任何居住者、甚至是任何生命迹象,像是退潮后海滩上的螺壳,内容物已弃之而去。